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2章 湯望河邊上的一戶人家

我們浩良河村過了鐵路專業線的南邊。大片的土地幾乎都是六隊的。在我們二隊居住的六隊社員,他們每家分到的土地,都在鐵道南側的多些。而靠南大河沿就住著一戶二隊的社員,老徐頭家。他們在那里住著有幾十個年頭了。老徐頭的兒女們都勸說他們搬進村里住,可這老兩口已經習慣了那里的環境,對那里都有感情了,喜歡那里了。

提起老徐頭這對老兩口,他本是從綏化來我們村做漏粉條的師傅。剛開始來我們村里時,也沒有房子住,那南河沿有兩間看地的小破草房,老徐頭與老伴就在那里安頓下來了。我們村里那些年建的粉房是很出名的。十里八鄉的人都會來村上買粉條。鎮上的人也來我們村買粉條。那土豆粉可好吃了。過年的時候,家里還能分到粉條吃呢。在我們村,粉條是我們每家每戶的家常菜。

在我的記憶中,幾乎家里每頓菜都有粉條可吃的。

老徐頭家的幾個兒子都來到了我們浩良河村。也都在村里安置上了房子。都干著粉房里的活。

可從生產隊解體后,粉房也就不干了。就連做粉條的大缸都分到了個人家里。村上的土地也都分到了個人手里。

老徐頭的幾個兒子也都靠種地為生活。而老徐頭與老伴住在大河沿附近。老兩口把地都讓兒子們種著,他們兩口子就到街上撿破爛為生活。

剛開始搬到那兩間破草房時,那里沒有電燈,連個鍋罩都沒有,都是他們一點一點把家里的器具辦齊全的。后來,又接上了電燈。這間小草房,有那些種地的人家也常去那里歇歇腳。帶的飯菜也常放到他們那里用鍋熱一熱,他們兩口子住在那里后,給六隊社員種地也帶來了很多方便的。時常有打魚的人也愛去他們那間小屋里歇歇腳,抽袋煙的。老兩口與那些人都相處的很好。

春天的時候,老兩口就去樹林邊挖野菜,采野菜拿到菜市場上去賣錢花。老兩口很勤儉,生活和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了,他們還是穿得儉樸,愛吃粗糧,在他們的住處,老兩口開墾了些小片的荒地,也種點菜,種些玉米和大豆。

老兩口每天早上一起來,就能看見那湯望河的水,遠處的山,附近的土地,樹林,那里的空氣很清晰,環境空曠了些,可在他們眼里,那是世外桃源。

夏天,秋天的時候,莊稼都長起來了,他們家的小屋都被莊稼復蓋著了。從大道邊望去,看見的只有莊稼地。看不見那河流了,也看不見他們的那個家,那個草屋了。

由于,他們住的偏遠,離鎮上遠些,他們老兩口年齡又大了些,村長和他的兒女都讓他們搬回村里住,可他們就是不同意搬家。

這幾年,他的老兒子不放心他們,就領著媳婦和孩子也搬到了那里住,陪伴著他們,家里又喂養了一只狗,還買了一臺小三輪車,為了賣破爛費鐵方便些。我們住村里,有時也能聽到那河沿老徐頭家的狗叫喚聲的。特別是到了晚上,偶爾聽見遠處傳來的一聲兩聲的狗叫喚聲,那立刻就能劃破了深夜里的寂靜的。

老徐頭兩口子過著與世無憂的生活。我們有時也能看見老徐頭來村里看他的兒子的。

老徐頭,他的眼睛有一只不好使,聽他的親戚說,他的眼睛有一只是換的狗眼睛。村里有人都叫他是徐巴眼。可我幾乎都不敢去看他的眼睛的。他個頭不太高,走路很快,腳步急又快。說話也快又舌頭打卷。有時真的聽不太清晰。不過他的腦袋很好使,很鬼很尖很靈,走路愛低頭,村里人都說綏化人聰明,腦袋夠用,他的幾個兒女都很有心眼。在村里都是過日子的好手。

老徐頭的老伴,也不高,有一只手沒有手指頭,只是個小拳頭,他們家人說,她的手是小時候燙的。可老太太干活還行。那只拳頭的手也能幫著出點力氣的。

老徐太太和老徐頭活了一大把年齡了。老太太身體這幾年不太好。多虧了有她老兒子在身邊伺候著。老兩口感到很滿足。在他們眼里,兒女雖然很多,五個兒子,一個女兒。能有一個兒子在身邊就行了。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和兒女,他們也得生活啊。他真的不想麻煩兒女們的。自己在能動彈一天,他們老兩口都不會去兒女身邊,給兒女添亂的。

這二位老人十分想得開,看得開。他們眼里,只要兒女們有飯吃有衣穿,懂得去生活就是讓他們最自豪和興奮的事情。

老兩口也存了些錢,他們都商量好了,這是自己的發喪費,他們不想難為兒女,他們把自己的后事都安排好了。

這就是我們村里的老徐頭,徐粉匠老兩口的生活。他們喝著湯望河里的水,住在與世隔絕的大河沿旁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與土地,山水為伴。他們的生活雖然看著很單調和孤獨。可在他們眼里,就是最好的最幸福的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昭平县| 涡阳县| 渑池县| 内江市| 乌鲁木齐县| 商洛市| 隆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布拖县| 石景山区| 铁力市| 潍坊市| 阳山县| 竹溪县| 邵东县| 阳江市| 惠水县| 增城市| 龙陵县| 内黄县| 建平县| 正定县| 砚山县| 农安县| 乌审旗| 九龙城区| 册亨县| 平远县| 麦盖提县| 六枝特区| 湛江市| 米脂县| 保德县| 凤阳县| 乳源| 克东县| 乐业县| 青海省| 右玉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