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浩良河村里,活得年齡最大的老人,那就屬我的李奶奶了,李奶奶活到九十二歲才去世的。
李奶奶,我不知道她叫她啥名字,熟悉她的人都叫她李奶奶,她的家里人說李奶奶一輩子很能干又知辛苦,勤勞持家,只是她這一生嫁過兩個男人,先后兩個男人都離她而去了。只有她活的年齡最大了。
李奶奶去世三周年了。在燒三周年的時候,我們也隨他的兒子,媳婦一起去拜祭的。
李奶奶活到九十二歲才去世的,這在東北來講那是個老壽星轉世了。她去世時,家里都放鞭炮送她一程呢,村里人都說是喜喪,小孩子們都等著分供果吃,說是會長壽的。
她走時,頭腦還不糊涂的,聽她的兒子兒媳婦說,她在臨走時,把后世都安排好了,還讓兒子在哪個飯店辦席都安置妥當的,她才放心的離開這個世界的。
在我的記憶里,在我的童的年的時候,我與父親去浩良河,路過永林村,父親領著我,帶我去李奶奶家歇歇腳,因為,從北陽村到永林村,走山路也得一個多小時的。我那時太小,一路山路,都是父親背著我走的,到永林火車站,才可以坐火車的。那次是為了等火車,在李奶奶家呆一會,
那天,就看見了李奶奶,她那時很年輕,高高的大個,臉有點黑,山里人都有點黑皮膚的。都是被風吹的,爬山越嶺的山里人,特別是東北林區的人,一年四季都是被山風吹長大的,李奶奶,我不知道她叫啥名字。她有一雙大眼睛,雙眼皮,特別有神的。她用她的大手總是摸我的頭,說:這小付大,長個了。
我不敢見她,她的個頭都快趕上父親的個子了。我得抬頭仰望她。父親那個時候也是認識她,稱她李大娘的。
后來,我家搬到鎮上住了。我的印像里,都快把李奶奶忘記了。
人生有緣相識,都是命中注定的吧。我們搬到鎮上后,李奶奶家也搬到鎮上了。她們家落戶到了加工廠。她家住的地方離我們二隊很近,過了我們家前面的小火車道,轉左側走一段路就到了。
我的父親常給李奶奶家送菜。后來,我才知道,李奶奶的丈夫在她四十多歲時就去世了。李奶奶有兩個兒子,景學,景校。
這兩個兒子可是孝順的孩子。
李奶奶一輩子嫁過兩次人。她的一生最愛景校的父親。直到最后死的時候,還讓她的兒子與她的丈夫殯骨呢??伤髞砑藿o李景校的父親時已經是二婚了。嫁給李景校的父親時,與他是有感情的,給他生了兩個兒子。
她頭一次婚姻,是父母包辦的。李奶奶嫁給頭一個男人,過了三年,可三年里,那個男人身體不好,也沒有過房事,李奶奶三年之內還是一個黃花姑娘呢。可頭一個丈夫短命。
后來她嫁給景校的父親時,他的父親與先方媳婦有個兒子和女兒。景校父親的頭方媳婦也先去世了。李奶奶特別的喜歡景校的父親,因為愛,有了結晶,生了兩個兒子,長得都是大個兒。大了以后都是很帥氣的小伙子了。
李奶奶的命雖然不好,嫁了兩個男人,可第二個男人也早早的得心臟病去世了。
李奶奶領著兩個兒子過日子,她是從苦日子過來的人,到晚年的時候,她每天都愿意吃粗糧,她的兒媳婦給她買各種干糧吃,她都不挑剔,有啥就吃啥。她對兩個兒媳婦可好了,大兒子后來進了水泥廠,大兒媳婦以前在大商店當服務員,后來兒子女兒都大了,她也就在家里干些家務活了。李奶奶的二兒子景??忌狭死蠋?,進伊春師范學院進修后,分配到加工廠子弟校教學。后來又調到浩良河鎮派出所工作,直到他退休!景校的媳婦是林區山上翠崗林場的,她與景校早就訂婚了??蔀榱俗尵靶I洗髮W,她在家里苦苦等了五年,最后,快二十八歲時,兩個人才結婚,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啊。
我們管景校叫叔,我們家與李嬸家處得很好,有時也去看望李奶奶,李奶奶快八十歲的時候,她常坐在外面曬太陽,我見到她年齡大的樣子,大個,走路腰板直溜的,還是那么有氣質的,都不覺得她像是八十歲的人那。
我的孩子小時候愛鬧毛病,她看見我的孩子時,就說,孩子不皮實,大了就好了。
我們家種菜,也常給李嬸家送些去,李嬸在我的面前也常提起李奶奶的,她這一輩子是個剛強的女人。嫁過兩個男人,都早早的離開了她,幸虧,她的親生的兩個兒子讓她得以安慰和自豪,兒子兒媳婦都是那么的孝順,而哥倆個關系相處得很好,這讓李奶奶很放心,也很安慰。
李奶奶,為人直爽,性格開朗,心里有啥就說啥,與鄰居都處得很好,她平時還樂意幫助別人,誰家的小孩子鬧小毛病,都找她給捏骨縫,她會給孩子身上拍拍,有時小孩子發燒,她會用酒給搓搓腦門子。讓小孩子暫時還解疼痛和退熱。
她是個熱心腸的老人,一輩子剛強,能上山,能出苦力氣,
到了晚年,她給兩個兒子看孫子孫女。她大兒子景學家里有三個女孩,都是她給帶大的,還有景校家的小娜娜,她都看過,她喜歡孩子,特別是女孩子,
李奶奶的一生從苦日子走過來的,她愛自己后來嫁的男人,雖然這個男人有兒有女,可她還是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歡的人了,情愿嫁給他,并且給他生兒子,雖然,他們生活在一起的甜蜜時光很短暫,也就十幾年,可在她的心里,自己的丈夫就是她一生所愛,老李頭先去世了。等到老奶奶要死前,就給兒子念叨,要與兒子的父親殯骨。可她丈夫的前方兒女不同意啊,他們想讓父親與自己的母親合葬。最后,沒有辦法,就商量著待老奶奶去世后,把她埋在老爺子的斜下角左邊,這樣離老頭,也就是她丈夫很近,最后,大家都同意了。
在老太太過三周年時,我們去她的墳前拜祭。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不覺得還怕,李嬸也怕我還怕,就在我的身邊,李嬸知道我平時最怕見墳墓地的,她沒有讓我久留,就讓我上車里呆著了。
李奶奶活著的時候,她為人慈善,所以,我們都覺得她是一個很隨和的一個人了。我的心里那時真的不覺得還怕的。
說起來,我們家與李嬸家里還有了親戚關系了,景學家的三女兒嫁給了我三叔家的大兒子寶光。我們兩家人成了親家了。我們住得近,有時就相互走動,景校家的女兒曉娜是八十年代的女孩子,考入大學畢業后,在大城市工作,找了個有錢的男人,結婚嫁到哈爾濱了,后來,把景校兩口子都接去了。景校也退休了。他們一家人都去了城市里居住了。有年節的時候,就回來給父母上墳燒紙。孝順的美德,一代傳一代啊。我們真的像他們學習的。李奶奶在天之靈也會知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