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浩良河小村子里,這些年出來干活的農民工特別多,老的少的,干啥的都有。最讓人稱贊的人就是陳家坪的兒子了。
陳家的兒子今年快四十歲了。還在BJ開著一家餐館,那是一家客運站,今年的疫情期間停業了大半年,這才開業不長時間。
陳家在村子里是個大戶人家,陳家坪這輩子就哥好幾個,他是老二,他大哥,前兩年也去世了。
他大哥的孩子,姑娘,兒子都在他兒子陳曉光的餐館打過工,如今,只有老陳頭自己在家里守著家,而他的老伴張紅燕今年都六十多歲了,還在餐館里幫著他兒子看著店。照顧著店里的生意。
老陳頭這輩子也是從苦日子滾打滾爬出來的能干人了。早些年,家境貧窮,在村里住的草房,破破的,下雨天房子都漏水。老陳頭家里有兩個兒子,他的大兒子就是陳曉光,
而他的二兒子,陳曉明,活到三十幾歲,就死去了。那個孩子沒少花家里的錢。一直給孩子看病,可孩子天生是個短命的。得的是癲癇病,沒有成家立業就離開了父母,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老陳太太怎么能不心疼啊,
又一個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不過,老陳太太性格開朗,再痛苦傷心的事情,她都能想得開。身邊就剩下一個兒子了。她更喜歡和心疼自己的兒子了。
陳曉光,念了初中畢業后,先是在村里干活,他很上進,是我們村里的一名優秀的黨員。
他從小就聽話,十分的孝順父母,他理解父母的難處,家里不富有,村里有很多人都出外打工了。他也想出外闖一闖,他的父母同意了。
八十年代的農村不富裕,城市里的生活也不富有,不過改革開放以后,讓城鄉和農村的經濟有所改變了。
人的思想觀念也變得開放了,不那么守舊了。
陳曉光告別父親母親,來到BJ這個大城市里打工。
他手里沒有錢,先給人餐館打工,有個吃住的地方。他慢慢的又買些書籍,開了個小書攤。
時間在一天天的變化,日子苦了,難了,有眼淚也只能偷偷的流,有苦水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一個年輕的男孩子。有了衡心和毅力,就要學會頑強的生活下去,曉光在風雨中漸漸的長大,變得更加成熟起來了。
常來他的小書攤買書的有一個浙江的女孩,個頭不高,長相一般,小臉蛋白凈凈的,眼睛雖然不大,可機靈有神韻的,這個女孩常來書攤看書,買書,漸漸的兩個孩子就有了思想交流,也就產生了感情,產生了愛慕之情。
后來,兩個人相戀了。
女孩子家的父母親,都是浙江酈水人。這個女孩子叫周曉蘭,她家里有哥哥和兩個姐姐,當時都在BJ這個大城市里做買賣。特別是她的二姐,那是白手起家,來BJ擺攤的出身,后來,兩口子懂得經營之道,小買賣到大生意,日子和生活越過越有,有了大生意,開了很多家樂福超市連鎖店。當時,曉蘭就給她的二姐打工。
女孩子家的心思,父母親最懂,最理解。曉蘭的父母是農村出身的,他們那個地方也有山有水,都是從苦日子里生活過來的人。對于曉蘭自己選擇的婚姻,不反對。他們知道,男孩子家里沒有什么條件,也沒有要什么彩禮。兩家老人見見面,孩子就算結婚了。
結婚后的兩個年輕人,在曉蘭二姐的帶動下,先是給她二姐大蘭子打工,掙工資,后來,她二姐又在一家客運站木須園客運站里開了一個分店超市,就把承包全交給了曉蘭和曉
光兩口子了。結婚一年后,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是個漂亮的女孩,小女孩,天生一對大眼睛雙眼皮,像她的爸爸曉光,陳曉光,長得很帥氣,中上等個兒,是個很精明的男人。
小兩口沒有時間看孩子。曉蘭的父母就來BJ這里幫著看外孫女,小兩口就在超市里住著,整天上貨,賣貨,做著買賣。這小兩口可是做買賣的人,懂得交人,會做生意,小超市頭幾年很進錢,客運站的車輛很多,這小兩口的小日子在她二姐的幫助輔助下,越過越好了起來。
超市的生意越做越大,老家曉光的母親就來超市幫忙了。老陳太太也是個買賣精,早上起來燒好開水,給跑車的準備好沖方便面的水,有時也給乘客沖泡面,為了小超市的生意興隆,陳家忙不過來,特別是過年時,更忙,就雇了家鄉的村里人來BJ幫忙了。老陳太太可是個精打細算的精明人,又能干又持家,又會交人。超市有很多回頭客。
干了快十年了,曉光兩口子的二胎,他的小兒子今年都十多歲了,念高中了。他的大女兒都念大學了。曉光與曉蘭不到二十歲就結婚成家立業了。
如今,在BJ都買上樓房了,他的父母親在老家也買上大樓了。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
前年木須園客站歸到六里橋長途汽車站了。超市被迫停業了。曉蘭的二姐又把長途汽車站的餐廳堆換給他經營著。他從干超市又接手干餐飲,真是摸著石頭過河啊。
曉光和曉蘭是個孝順的孩子,重視兒女的教育,他的岳父都八十多歲了。岳母都七十多歲了。他們相處得很好,曉蘭與婆婆也相處得很好。兩家人都沒什么說的。為了生活和日子,都在盡心盡力的負責著。餐廳今年疫情,也影響了財運,可有困難要大家一起抗著,曉蘭的二姐還在幫助著妹妹。她真是個好姐姐啊。
老陳太太在餐廳里忙前忙忙后的,什么活都自己親自去干,她真是以身做責啊,老太太特別仔細,特別會過,也能算計,做買賣的人也許都是這樣的吧,她可省吃儉用了。為了自己兒子的事業,買賣能干得越來越好,錢財越進越多。他們這一家子人可真是能干啊,可做買賣做生意,沒有一帆風順的。由其是餐飲行業,面對消費者,特別是客運站里的買賣,林子大,什么鳥都有,而來往的客人也是不一樣的。餐飲工作就是伺候人的工作,好的顧客,能理解人,有的客人自己認為是消費者,就挑三揀四的。有時還得笑臉迎人,顧客至上,顧客就是上帝嗎,可有的不講理的客人,有時真的是氣死人啊。可這些都得忍,忍讓,才能留住客人啊。客運站里的領導也常去餐廳檢查工作,一個長途汽車站,有兩個餐館,地下室有一個面向司機的。后車大廳里的餐廳就是陳曉光開的。所以,疫情的原因,客人更少了,這幾年又有高鐵的開通,客運站的生意就不如以前了。也不知道能再干幾年了。
小兩口子也考慮商量過,下一步該如何走,自己還年輕,今后的路還很長很長,說不準以后干什么啊。今天的好日子,她們非常感恩自己的姐姐姐夫的。是她的二姐幫助了她們,她的妹妹妹夫是知恩圖報的人的。今后不論干什么。她們的心都會靠近自己的二姐的,一家人嗎,哥哥,嫂子,大姐,都是自己最好的親戚啊。世間親情最大,父母,親人,手足之情是這個世間最偉大的愛。有了這種感情和愛,人生的路才可以勇敢的走下去的。
家鄉的人們祝福他們,愿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好,財源廣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