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尋找趙羨
- 我真是來匡扶大漢的
- 月下風前
- 1721字
- 2020-11-20 17:00:20
衛將軍在一眾將軍的序列中,僅次于大將軍、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
前漢自王莽的叔父王鳳薨后開始,就不再任命大將軍之位,繼任者包括王莽在內都只是稱大司馬。
驃騎將軍之位又因為馬踏匈奴的霍去病珠玉在前,沒幾個人再用此名號。除了成帝時王根和哀帝時的丁明短暫擔任過驃騎將軍之職外,就數王莽的親信王舜擔任的時間長了。
車騎將軍在宣帝以后,都是加大司馬銜,稱大司馬車騎將軍,作為不設大司馬大將軍的替代品。宣帝的一堆外戚和王鳳死后王莽其他的幾個叔父多擔任此職。但等到如今新朝初建,王莽并未任命有車騎將軍。
因此,漢末新初之時,掌握禁軍的衛將軍乃是軍職中的第二號人物。王莽因為一句認為杜撰的金匱符命,就將王興從一介小吏提拔到了如此高位,不可謂不恩重如山。
然而,王興畢竟是空降高位,他空有官階,實權卻都被那八個王莽的舊臣瓜分了。
特別是軍權,王舜在升任太師之前,就是驃騎將軍,如今的更始將軍(和更始帝沒關系)廣新公甄豐,更是之前的衛將軍。
在這兩位長期掌權的軍方大佬的手段之下,王興拿什么跟他們去爭?
尤其是更始將軍甄豐,堂堂天子心腹近臣,竟然落得和小吏與賣餅兒一個階次(甄豐、孫建與王興王盛同屬四將),更是將怨氣都發泄在針對王興的身上。
堂堂大新衛將軍,現如今唯一能插手的工作,還是和以前當小吏時一樣看大門,只不過是換了地方,來壽成室給天子看大門。
不止是王興,進獻金匱的哀章和賣餅的王盛都被排擠得死死的。
擔任國將的哀章整日里只能跑去太學跟太學生們擺擺架子,擔任前將軍的王盛更是連個去處都沒有,整天悶在府邸里自己給自己做餅吃。
不同于因為一步登天就滿足現狀的哀章和王盛,王興并不想混吃等死。
之前身為城門小吏的他,不止一次地在道旁羨慕地看著騎著高頭大馬載譽回城的將軍進宮復命。
他也想真正體驗一把,指揮千軍萬馬揮斥方遒的真將軍是什么感覺。原本只能路邊吃土的小吏如今既然有了機會,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權欲之火,勢必想去爭上一爭。
當然,僅限于指揮一把過過癮,真的上戰場他才不干。
大新朝的四輔三公四將一共十一位重臣共輔國政的和諧局面之下,其實矛盾早已顯現。
作為統治者,王莽自然知道手下人之間的矛盾,但他實在不知道如何去調解。
穿越之前他也僅僅是一個中學老師,二十年教學生涯里他見過最大的矛盾只不過是幾個未成年小屁孩在爭意氣。
穿越之后,一把手之前他刷名聲,一把手之后他打壓政敵,這兩方面的手段是鍛煉得爐火純青。唯獨面對自己人之間,他實在是缺乏經驗。
所以,在特意趕著除夕夜來訴苦的王興面前,王莽顯得很是頭疼。
其實這次王興來告狀的和之前沒什么兩樣,無非還是王舜怎么看不起他,甄豐怎么欺負他,王舜又是怎么幫著甄豐欺負他。
本來這種官場上的紛爭,最忌諱的就是找上司打小報告去告狀。但王興哪里有這樣的官場經驗,再加上他的官位都是王莽給的,有想法了自然第一反應就是找王莽。
從某個方面來看,這倒也是王莽最熟悉的中學生吵架了。
王莽雖然早就不耐煩他了,但畢竟他代漢建新登基稱帝就是靠著哀章所獻金匱,得到了天授的合法性。
既然這樣,金匱就不能不認。一旦認了,那也得認全,包括上面明文記載著的十一位輔臣,一個都不能少。
沒辦法,自己挑的,捏著鼻子也得認啊。
念及此,王莽在聽完王興的絮叨之后,拿出哄小孩的耐心,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衛將軍的辛苦,予已知曉。但今日乃是辭舊迎新之時,不宜起紛爭,且待出了正月,予自會召來太傅和更始將軍,為汝等和解?!?
一般領導把話說到這,不管說的是不是真的,都代表著“這事就先這么著吧”的意思。然而王興卻拽著話頭較上了真,追問道:
“陛下,正月之前,臣也不能無所事事不是,您看?”
這是借機要權呢。
王莽因為之前思鄉的惆悵,這會的性情有些軟化。面對王興很是不知好歹的嘴臉,他倒是沒生起甚么憤怒。
而且,眼下正好有這么一件事,需要人去辦。
“汝既這么想要用心辦事,予便先給你一件差事,還允許你自可調動衛將軍屬下兵士不超過一百人?!?
見死纏爛打竟然真的有收獲,王興大喜過望,連忙俯首拜道:“臣謝陛下,陛下盡管吩咐,臣一定為陛下效死!”
“行了行了,起來吧。”王莽嫌棄地讓他起來,吩咐道,“你且帶人去前隊郡,查探一番是否有個名叫趙羨的少年郎,亦或是什么新奇玩意。記住,務必隱匿身份,不可大張旗鼓,也不準透露是予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