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歷寫作與求職通關一冊通:技巧+模板+范例
- 武承澤
- 1656字
- 2020-06-24 16:46:03
第1章 如何寫出好簡歷
1.1 自我認知和職業定位
簡歷是人們為了實現某一目的(求職/升學/評獎等)而對個人以往相關經歷進行高度總結和概括,并在有限的空間向對方傳達自己滿足對方所需的技能、經驗、資質和態度等要求,從而獲得進一步的面試等機會的一種文本形式。我們往往存在這樣的認知誤區,覺得只要有一份優秀的簡歷就能夠幫自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而現實情況是“優秀”并不一定意味著“適合”,脫離了求職目標去做簡歷優化,往往只會落得南轅北轍的后果。所以在制作簡歷之前,我們需要先進行全面的自我認知,明確職業目標,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在制作或修改簡歷前我們不妨列一張表格,詢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我希望尋找什么樣的工作?
首先,我們需要對自己的工作預期有初步的了解,具體包括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期望的薪酬,以及偏好的工作地點、公司規模、工作環境等;還要考慮工作強度,比如能否接受加班、能否承受比較高的壓力、能否接受高頻率的出差等;有無中長期規劃,比如是否要兼顧家庭、近期是否有繼續讀書的打算等。
對以上偏好進行歸類,明確哪些是可以協調和改變的,哪些是毫無妥協余地的,這些無法妥協的點將會成為我們選擇工作類型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2)滿足以上條件的工作崗位有哪些?
我們可以通過與行業內部的人進行交流、去網上查詢感興趣的崗位并了解具體的工作內容等方式,尋找自己喜歡的公司和崗位,并且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崗位。例如:
從工作強度來看,互聯網運營、游戲策劃、投資銀行、咨詢公司等均屬于高強度、高成長型企業;而財務、人事、行政、運營管理、高校科研院所、事業單位等則相對穩定和輕松;
從工作方式來看,如果自己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和很多的想法,喜歡主導事物,那么
選擇去中小公司可能更容易嶄露頭角;如果希望有系統化的學習體制,有人給予指導和引領,還要有完善的組織管理和組織文化,則更適合在大企業中逐步實現職業成長。
(3)我是否適合這個工作?
我們需要在網上查找相關崗位的工作內容和任職要求,了解該崗位要求滿足的條件和具備的技能,并對自己的現狀進行SWOT分析。

通過SWOT分析進行明確的自我定位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簡歷撰寫上突出自身的優勢,在工作和學習中盡快彌補劣勢,在求職渠道和信息獲取上把握機遇,在遇到挫折和壓力時坦然迎接挑戰。
以上問答并非是一次性的,而是動態變化的,隨著自己學識、職場閱歷、能力等的提升,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和對職業的定位會越來越清晰,而這個不斷清晰的過程也是簡歷完善的過程。所以,每一個人都應盡早開始準備簡歷,而不是明天要找工作了,今天才開始臨陣磨槍。一份優秀的簡歷不僅是自我營銷的工具,能夠幫助求職者爭取到面試機會,而且是職業規劃的藍圖,可以幫助求職者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逐步提升和完善自己。本書的重點就是幫助每個人將自身的經歷以更標準、更有表現力的形式展現出來,修改簡歷的過程也有助于我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見圖1-1)進行總結和分析,從而更好地幫助自己做好職業定位。
在職業定位過程中,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盲從。向優秀的人學習是對的,但是我們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例如,不能因為室友喜歡市場營銷崗位,你也一門心思要應聘市場類崗位;班長報考了某個資格證書或參加了某個比賽,你也要跑過去湊個熱鬧;你本來計劃大四就找工作,突然發現周圍好幾個朋友都在考研,然后自己也趕緊去報了個考研輔導班……這種盲從行為極容易打亂個人職業規劃。

圖1-1 個人職業成長路徑圖
個人的職業發展定位和規劃一旦確定,短期內不要輕易改變,除非在執行過程中發現現實與之前設想的完全不同。某知名研究機構曾對一群智力、學歷和成長環境等都相似的年輕人進行了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成為行業領袖、社會精英等頂尖成功人士的人僅占3%,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擁有長期、清晰的目標且未曾更改。
在社會中生存,我們不可能不受到外界的干擾。當周圍人的選擇與自己不一致的時候,我們需要圍繞著自己的規劃進行冷靜思考和分析,看看自己之前是否有分析不全面的地方,如果答案是“否”,那我們就應該踏踏實實朝著自己的目標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