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走后,眾人依舊商議軍機。可因為人們知道接下來如果攻長安,就是和董卓的決戰了。董卓兵甲眾多,且有勇猛無雙的呂布在,就連未嘗一敗的關張二人加上劉備都只能和他打成平手。一旦聯軍和董卓軍發生大戰,哪個諸侯也不愿自家兵馬上前的。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上午過去了,也沒商議出個所以然來。正在眾人躊躇、猶豫的時候,李大陽站了起來,向諸侯說道:“如今正是西向進攻董卓的好機會,眾位大人卻躊躇不前,這是在干什么呢?諸公真大失天下所望!”諸侯都沉默不言。
曹操起身,也說:“既然諸公并未想要討賊,操就先行離去了。”說罷點齊兵將,前往揚州去了。李大陽見曹操走了,自己也不再久留,站起身,拱拱手,帶著自己的兵馬回薊城去了。
在返回薊城的路上,李大陽聽說聯軍又起了內訌:兗州太守劉岱,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不愿給,劉岱便突襲喬瑁軍,殺了喬瑁,收降了喬瑁的士兵。袁紹也無能為力,自己回到了冀州勃海郡。
回到薊城的李大陽,吩咐管亥,日夜操練親兵、關羽操練普通士兵、路昊發展內政、張飛擴充軍備。如今的局勢,已經構成了群雄林立的局面,自己是該準備下一次大戰了。
過了數月,李大陽在薊城郊外閱兵檢查軍容,只見十萬兵馬軍容整齊,戰旗獵獵生風,長矛鋒利,戰甲耀眼。周遭百姓因路昊治理有方,家家得以吃飽飯,自覺受李大陽之恩,攜家帶口,紛紛趕到城外觀禮。
李大陽身穿盔甲,身披青色斗篷,站在高臺。高臺下周遭是管亥率領的五千親兵騎馬護衛,這五千人,個個身著青甲,身體精壯,不怒自威。李大陽不禁喜上心頭,當即為親兵賜名“青獅衛”。
只見李大陽抽出身上挎的寶劍,斜向上一指,又關羽帶領的眾軍開始變換陣型,或長蛇陣,或玄襄陣。行云流水,軍容整齊。
李大陽看著自己麾下的大軍,覺得在爭霸天下的路上,有了希望。
伴隨著一聲聲喊殺的聲音結束閱兵的李大陽,回到了書房,等待多月的密信終于來了。李大陽拆開密信,上面寫著:“祁鄉侯勃海郡守袁紹拜左將軍薊侯幽州牧領并州牧李大人閣下:冀州牧韓馥,為人無謀,難成大事,紹愿子亮共我一齊起兵奪下冀州,到時你我二人平分冀州,共逐鹿中原。”
李大陽看完信,哈哈大笑,對袁紹來使說:“回去告訴袁將軍,就說我幽州即日起兵,愿袁將軍也速速起兵響應。”來使開心地領命而去。
等到來使一走,李大陽忙招來管亥,吩咐管亥找一個駕馬嫻熟的士兵作為使者,將袁紹的密信秘密地、快速地送到冀州牧韓馥手上。并對韓馥說,我幽州即將起兵襄助冀州對抗袁紹,我李大陽決不能看著受韓將軍錢糧恩惠的袁紹,這種背信棄義之徒恩將仇報。
管亥立即領命而去,一個人坐在書房的李大陽長舒一口氣:“看來這天下,基本上還在按我的想法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