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倭人
- 馭影神功
- 王汪旺
- 2486字
- 2014-04-24 20:47:53
這天,施運來將兒子叫至床邊,屏退他人,單獨對施振明道:“明兒,我這病治不好的,你也別勞心費力了。想我施運來一生喜愛清潔,臨死卻得這一腌臜之疾,純屬報應,實乃天意??!
明兒有所不知,我早年曾做過一樁惡事,逼死人命。咱家后花園那五畝地,原是屬于一個姓張的人家。我因修這宅院,需征用他家之地,便與之商議。誰知他家死活不肯,說那是他祖上留下的地,給多少銀兩都不賣。
本來人家不賣,我另選一塊地見宅院即可??晌耶敃r也是年輕氣盛,加之聽了風水先生之言,說這是一塊寶地,于此地上建造花園,必能保子孫后代大富大貴,長盛不衰。于是我就買通官府,又找了些市井無賴之人,將張姓夫婦深夜揪出家門,把他家房屋強行拆除,并給了他三倍的銀兩。誰知那夫妻二人性格剛烈,到官府打官司不贏,竟然雙雙上吊身亡。
后來咱家后花園雖然順利建成,可為父卻一直心懷愧疚,寢食難安。為一己之利,戕害他人性命,實屬天理難容。雖然我日后多做善事,常給寺里布施,以圖贖罪,但天道恢恢,疏而不漏,遭報應的這一天還是來了。
爹這一生只做了這一件壞事,尚且不能得到上天寬恕,吾兒切記,今生一定要時時向善,不可行惡。待爹死后,你可將后花園變賣,所得銀兩,全部用來周濟窮人,切記吾言,不可違逆!”
施振明跪于床前,哭道:“爹,你別多想,天無絕人之路,你的病一定會好起來的。我這就回師父那里,看他老人家有什么法子沒。至于后花園之事,我一定照你的意思辦理,爹就放心吧?!?
施運來揮揮手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次日,施振明回到靈隱寺,與師父說了這事,求師父想些辦法。
原賢法師沉吟片刻,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佛慈悲,普度眾生,即使是惡人,只要能悔過自新,從善如流,我佛亦是接納無拒。為師雖然畢生研習佛典,但也不拘泥于此。
你爹之疾,并不能全歸咎于因果報應,其根還是發由身體肺腑,只要找對大夫,并非無法可醫。這樣,我有一故交,世代為醫。其醫術高明,可起死回生,尤善其它人治不了的疑難雜癥。只不過此人生性古怪,投緣之人,治病不取分文;厭惡之人,你就是給他座金山,他也不治。我與你修書一封,你可前去求他,興許看在為師的面子上,他能出手相助?!?
施振明急切道:“相煩師父快告訴我他的姓名住址,我這就動身前往?!?
原賢法師道:“我這位故友姓郭名興,江湖人稱‘神仙手’,家住江西九江府彭澤縣,離此地約有九百余里路。你可前去打聽,那邊的人無人不知他的大名。我這就與你修書,你到那兒定要好言相求,切不可急躁!”
不一會兒,書信寫好。施振明小心揣入懷中,辭別師父,下山回家,換了匹快馬,星夜兼程,奔九江而去。
不到兩日,到了九江境內。那九江因湖漢九水,即贛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盡入彭蠡澤,故稱九江。其據三江之口,當四面之衢,七省通連,交通便利,自古就是行商必經,兵家必爭之地。
其文化底蘊亦是深厚,是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家園,又是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的故里,宋代四大書院的“白鹿洞書院”就在九江,以其嚴謹的學風,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靖節之士,有用之才,流風余緒,澤及明代。
施振明與師父學武之余,于各地風土人情,沿革典故也耳聞頗多。若是平時,定要在此地多流連幾日,但此時身有急事,顧不得尋幽探古,一路往彭澤而去。
到了彭澤縣里,下馬問路邊之人郭興的住處,果然無人不曉。順著指點,施振明又行數里,遠遠望見一處宅院,坐落在路的盡頭。那宅院青瓦白墻,不甚宏大,看似只是普通人家。在宅院前面,有一伙兒人,各執兵刃,將院門口團團圍住,不知何事?
施振明不明就里,繼續策馬前行。突然從路邊草叢中蹦出兩人,手持彎刀,擋住去路。
施振明扯住韁繩,于馬上一欠身,施禮道:“二位請了,不知因何故攔住去路?”
其中一人手中彎刀一指,道:“你!干什么來?”
施振明建那二人身材矮小,但卻相當墩實,面色黝紅,似常年風吹日曬所致。裝束打扮與當地人迥異,更奇怪的是,其口音生硬別扭,不似中土之人。
施振明未及多想,告知道:“只因家父沉屙病重,故來相請‘神仙手’郭神醫出手醫治。敢問閣下是何人?如是郭府之人,還請入府稟告,就說施振明求見。”
那人搖頭道:“我們地,不是郭府之人;我們地,是來問郭府要人!你,快走開,如不走開,小心腦袋!”
說著揚起手中彎刀,向施振明揮了揮。
施振明心中氣惱,但并未發作,反而一縱身,從馬背上跳下,道:“我風塵仆仆,千里迢迢來請郭神醫,怎能面都未見,說回就回呢?今日不見到神醫,我是斷然不會離開的,還請兩位讓開道路。”
那兩人相視一眼,嘰里哇啦不知說了幾句什么,然后擺開架勢,道“你不離開,休怪我們啦!”
說完兩人雙手持刀,嗨嗨兩聲,同時向施振明迎面砍來。
由于是前來求醫,故施振明隨身并未攜帶兵器,此時只好向后躲避。那兩人一刀劈空,又各自橫刀向前,分左右各襲施振明的胸腹和腿部。
施振明避開數招之后,見對方雖然兇狠,但招式不過爾爾,也就不再緊張。趁其中一人刀落閃空,身體還未調整過來時,欺身向前,抓住對方手腕,只一扭一轉,便將彎刀奪了過來,同時飛起一腳,將那人踢出丈外。
聽得腦后有風聲,反手一格,將另一人的刀架住,左手掌力前吐,嘭的一聲,結結實實印在對方胸口。那人踉踉蹌蹌,連退數十步,一抹鮮血從嘴角涌出,疼得蹲在地上,呀呀亂叫,不能動彈。
施振明道聲:“多有得罪!”返身沖郭家大門走去。
門口數人見他過來,連忙分扇形排列,將他擋住。
為首一人喝道:“什么人?敢傷我東瀛武士!”
施振明見他穿著上衣下裙式服裝,上衣交領,三角形廣袖,胸前兩臂處飾有紋章,其它人則穿著素襖。從其服飾上看,絕非明朝特色,不是華夏之人。
施振明起初并未聽懂“東瀛武士”為何許人也,直視對方道:“在下施振明,來延請郭神醫為父治病。你們是何人?因何堵在郭家門前?”
那為首之人道:“你地,耳聾嗎?我們是東瀛武士,自日本國而來。”
施振明這下才聽明白,原來面前是一伙倭人。自元朝末年,倭寇就在中國沿海地區滋擾生事;明初至今,有愈演愈烈之勢。以前只聽他們在沿海城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未想到九江這內陸沿江城市也有倭寇出沒。
當下義正言辭道:“哦,原來是倭人,不在你們島國老老實實呆著,好好納貢,怎地來我大明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