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上香
- 馭影神功
- 王汪旺
- 2612字
- 2014-02-22 23:23:10
秦鼎天早早地就起了床,自從留在四海鏢局以后,他天天都是如此。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不賴床,確非易事。
起床后,他把被褥迭好,又把屋里收拾了一遍。這屋子就他一個人居住,四海鏢局的空房有很多,各院都有。這間屋子靠近內宅,與肖總鏢頭一家在一個院。肖寧青特地把他安頓在這里,沒讓他和仆役下人們住在一起,顯然沒有把他當成外人。
收拾屋子完畢,推門走到院中。天色黑藍,朦朦露出一點亮光。負責清掃的老王佝僂著身子,已經開始嘩嘩地掃院。秦鼎天問了聲王伯好。
王伯點頭道:“起來啦,又到前院練武去么?”
秦鼎天看看天色:“估計前院還沒人呢,我先幫你掃院子吧。”說罷拿起一把大笤帚,掃起院子來了。
王伯用欣賞的目光看著他,夸贊道:“真是個好孩子!”
秦鼎天自來了四海鏢局,一有閑暇時間便幫人做這做那,勤快異常,是以人人夸贊喜愛。他自小娘就臥病在床,爹爹又在田間勞作,家里的事情都需要他來幫著干,所以早已養成習慣,并不覺苦。
院子較大,掃完一遍后,身體已微微出汗。天色也亮了許多,秦鼎天放好笤帚來到前院,見已經有幾個趟子手在活動腰腿。
這個院子是日常鏢頭和趟子手們練武的場地,練武的器械一應俱全。石鼓和石鎖秦鼎天是拿不動的,梅花樁他也上不去,刀槍劍戟又不會使,只能老老實實在一邊練習一些劈叉踢腿,馬步蹲襠的基本功。
過了一會兒,佟大嗓來到院中,眾人見了,都向他問好,佟大嗓頷首回禮。
這四海鏢局除了肖總鏢頭外,就是佟鏢頭武藝最好了,因此上他也是鏢局里教武藝的教頭。佟大嗓四下逡巡,不時糾正某個人的動作,遇到腦瓜不開竅的,就大著嗓子呵斥兩句。
轉到秦鼎天這里,見他雙腿深蹲,腰板挺直,兩臂平舉,小臉憋得通紅,額頭上細汗沁出,倒是有股子狠勁,心里不由喜歡,放柔了聲問道:“怎么樣?累么?”
秦鼎天道:“不累。佟大哥,我練習扎馬步已經好多天了,你什么時候教我打拳啊。”
佟大嗓笑道:“怎么,著急了?這基本功可得練好啊,否則就是學會了拳腳套路,也是虛架子,經不住磕碰的。”
秦鼎天雙腿又向下蹲了蹲:“佟大哥,我覺得我的下盤穩多了,原來我只能堅持一小會兒,現在我都能扎半個時辰了?!?
佟大嗓來了興致:“哦?是么?我來試試。”伸腳鉤住秦鼎天的小腿,略一使勁,秦鼎天撲通坐倒在地。
秦鼎天忙站起來,垂頭喪氣道:“看來我還得練?!?
佟大嗓哈哈大笑道:“已經相當不錯了,我用了兩成力氣才把你拉倒,你可是進步神速呀!這基本功極其重要,可不是十天半月就能練成的,那是一輩子都需要練習的東西,你以后不要荒廢了就行。好,我現在就教你一套拳法,你仔細瞧好了?!?
當下立于院中,擺好架勢,立了個門戶,原來是套轟拳。這套拳是西北地區較通俗的一套入門拳種,院中大多數人都會使,但等看了佟大嗓使出來,眾人又都覺自愧不如。
只見佟大嗓動如濤,靜如岳;起如猿,落如鵲;輕如葉,重如鐵;踞如虎,立如松;轉如輪,折如弓;緩如鷹,快如風,將一套轟拳舞得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動迅靜定,節奏分明。秦鼎天更是看得如癡如醉。
一套轟拳舞畢,佟大嗓引元歸一,氣定神閑。眾人紛紛喝彩。
佟大嗓問秦鼎天道:“怎么樣,愿意學么?”
秦鼎天滿臉欽羨之色,頻頻點頭。佟大嗓于是將動作一步步分解開來,配合身法、眼法、勁力、呼吸等要點,詳加解構。秦鼎天慧根聰穎,記憶極佳,不出兩遍,便把一套拳法打得像模象樣。
佟大嗓頗為歡喜,顯出少有的耐心,于拳法的細微之處一一指點。待秦鼎天都記熟了,讓他從頭至尾再演練一遍。
秦鼎天依言演練,這一遍竟毫無錯誤。甫一收勢,只聽一個清靈明脆的聲音叫道:“好!”。
秦鼎天一看,原來是肖寧青不知什么時候已經來到院中,站在一邊看他練拳,不由得小臉一紅,低聲叫道:“寧青姐?!?
肖寧青拍手道:“天弟這一套轟拳,雖然氣勢上與佟大哥相距甚遠,但精微之處,卻是絲毫不差。名師出高徒,佟大哥,你這轟拳教了他多長時間了,打得這么好?”
佟大嗓呵呵笑道:“我可不敢收鼎天兄弟做徒弟,他的天資可是遠在我之上吶。這套拳我是今天剛剛教給他的,到現在還沒多長時間,你看他練得,呵呵,連我也是驚嘆不已啊!”
肖寧青一雙黑漆般的亮眸盯著秦鼎天,滿是贊許之色,道:“怪不得鄒大哥對你褒獎有加,原來確有過人之處?!?
秦鼎天得到肖寧青的肯定,心中受用非常,感覺比喝了蜜都甜,本想說兩句謙虛的話,但不知如何開口。
肖寧青抿嘴一笑,對佟大嗓道:“佟大哥,我今天要陪我娘去廟里燒香磕頭,煩你找兩個伶俐之人跟著我們。”
佟大嗓道:“這個我早已安排好了,就讓牛東和張前跟你們去吧,他倆個比較機警?!?
秦鼎天心想,怪不得青姐今天打扮得明艷照人,原來是要出門,要是我能跟著去就好了。
正尋思著,聽佟大嗓道:“秦兄弟,你在鏢局里也憋了好多天了,想不想跟肖姑娘出去散散心?”
原來佟大嗓早看出他的企望之情,是以如此問他。秦鼎天正求之不得,急忙點頭應允。
吃過早飯,轎子馬匹早在門外備好。肖寧青扶著娘出來。
這肖總鏢頭的夫人不到四十歲年紀,風姿綽約,原是大戶人家出身,不會武功。雖然日常并不過問鏢局中事,但這段日子里,對丟鏢之事也有耳聞。看丈夫和眾鏢頭的神色,知道事體重大,屢次詢問丈夫和女兒事情真相,都被他們輕描淡寫地帶過;詢問別人,也都是閃爍其辭。愈是如此,肖夫人心中愈是擔心,這次丈夫帶人出門尋鏢,已有一月有余,至今未有音訊。肖夫人內心憂慮,因此決定要去廟里去求菩薩保佑。
肖寧青服侍肖夫人上了轎子,自己則跨上駿馬,手持韁繩,對秦鼎天道:“天弟,此去路途不近,你小小年紀,恐怕吃不消,你也上馬來吧,與我同乘一騎?!?
她是習武之人,于世俗之情看得較淡,又把秦鼎天當做小孩對待,因此不避男女之嫌,邀他同騎。
秦鼎天一介貧寒子弟,蒙肖寧青留寄四海鏢局,以姐弟相稱,內心已是感激不盡,再加上他把肖寧青視若天仙,仰慕尚且不及,怎敢與她同乘一騎。連忙擺手道:“我不習慣騎馬,還是走路罷。”
肖寧青不再堅持,一抖韁繩,催馬前行。四名轎夫也嗨聲起轎,健步如飛。秦鼎天和牛東張前兩個趟子手跟隨其后。
出潼關向南,約行二十余里,路勢漸陡,進入山道。
遠望山巒綿延,千峰萬壑,云蒸霧繚,秦鼎天問明牛東,得知此山名為松果山。山路上行人不斷,扶老攜幼,倒也熱鬧。
眾人望著一處最高的山峰行進,走了一氣,到一山崖前。肖寧青道:“佛頭崖到了,咱們歇歇腳再上吧?!庇忠娗囟μ旌粑鼊蚍Q,面色如常,奇道:“你不累么?”
秦鼎天道:“不累,我從小就在山里長大,走山路走慣了。”其實他是依著鄒有三教他的方法走路,所以才不覺累,否則這二十多里下來,必定早已呼哧帶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