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六合
- 風(fēng)煙儒墨染
- 余默然
- 2144字
- 2020-12-03 18:13:49
徐清河面色肅然,凝望著大堂中的靈柩,在鄭賀年的陪同下一步步走進(jìn)翠微大殿。
馮海回歸原位跪下,鄭賀年與陳橋生各自靜立在靈柩兩側(cè)。
侍奉在靈柩旁的一名弟子恭敬上前,奉上三炷香。
徐清河略整衣冠,抬起右手接下三炷香,上前兩步在燭臺(tái)點(diǎn)燃,又退回原位,領(lǐng)著兩名弟子,雙手合抱,向靈柩躬身三拜,上步將三炷香火插入案上香爐,又退回原位,轉(zhuǎn)身面向鄭賀年,說道:“節(jié)哀順變。”
鄭賀年與眾師兄弟們一同作揖答謝。
徐清河巡視一眼眾人道:“我與你們師父相識(shí),是在我們盤龍谷中,那時(shí),我與他都已是元嬰境的大修士,他獨(dú)身前來拜會(huì)我的師傅,我?guī)煾当忝遗c他切磋一二,斗得不分上下,后來,我繼任門主之位,他前來道賀,在我六合門的臥龍臺(tái),第二次的切磋,亦可謂是酣暢淋漓,后來聽聞他已閉關(guān),便再無緣謀面,這一晃,竟是百年。”
他嘆一口氣,續(xù)道:“算起來,我比你師傅還要年長一些,想不到,如今他卻先我一步去了,真是天命不測,可悲,可嘆。”面上滿是惋惜之色。
鄭賀年不免動(dòng)容,說道:“師傅在天有靈,得知徐前輩能夠親自前來吊唁,必定會(huì)深感慰藉。”
徐清河道:“我與你師傅有惺惺相惜之情,親自前來一送,也是應(yīng)當(dāng)?shù)模迷谫F派人才輩出,后繼有人,他泉下有知,也可放心了。如今,斯人已去,諸位還需向前看,日后若是有何難處,大可到盤龍谷中找我。門中還有諸事要忙,恕不能久留了,諸位保重。”對(duì)眾人作揖相別。
鄭賀年作揖道:“徐前輩保重。”
眾師兄弟們也紛紛作揖回禮。
馮海起身與鄭賀年、陳橋生一起,相送徐清河出了翠微大殿,目送徐清河離去,才返回翠微大殿,繼續(xù)守靈。
老十王德善道:“六合門距此,要比七重門更遠(yuǎn)一些,咱們與六合門平日里也并交往,師傅與他也只不過兩面之緣,想不到六合門門主徐清河竟能親自前來,更能比七重門先到一步。”
老四張?jiān)苹⑸宰鞒了迹瑖@道:“他此次前來,怕也只是想借著吊唁之名,過來探一探咱們的虛實(shí)。”
陳橋生望向鄭賀年,見他面色凝重,問道:“掌門師兄,你還好嗎?”
鄭賀年回神,望一眼陳橋生,安慰道:“沒事,方才不過只是試探而已。”
眾師弟們聞言,紛紛望向鄭賀年。
老三林松道:“依掌門師兄方才所見,這徐清河的修為如何?”
鄭賀年沉思片刻,凝重道:“至少,已是元神出竅之境。”
眾師兄弟們都是一驚。
林松嘆一口氣道:“他畢竟是六合門門主。”
——
晚飯之后,眾人散去。
鄭賀年獨(dú)自走在山間石徑,看樣子心事重重。
王德善后來追上,喚道:“掌門師兄。”話落,與鄭賀年一同并肩前行。
鄭賀年望一眼王德善,腳步未停,問道:“何事?”
王德善丑陋面容上堆出笑容,回道:“也算不得什么事,就是、他們都在議論,說,師傅臨終前,曾把掌門師兄與五師兄一同留下,必定是交代過什么重要的事,所以,就非要讓我過來問一問。”
鄭賀年疑惑道:“他們、他們是誰?”
王德善笑道:“那還能有誰?”
鄭賀年道:“只怕,是你想知道吧。”
王德善一怔,回道:“我當(dāng)然也想知道,那老二,老三,老四,他們誰不想知道。”
鄭賀年道:“你究竟想說什么?”
王德善沉思片刻,回道:“掌門師兄,師傅出事的時(shí)候,大家可都看見了,剛開始的時(shí)候,師傅的樣子比我看起來都要年輕,忽然一下,就在咱們師兄弟的眼前、就那么、變老了,這事,可絕不會(huì)是師傅所言,練功出了岔子那么簡單,師傅閉關(guān)近二百年,不可能什么都沒留下吧。”
鄭賀年本就對(duì)此事念念不忘,聽到王德善之言,又想起了馮海從翠云洞府取走的那個(gè)木匣子,漸漸耿耿于懷起來。
王德善見鄭賀年若有所思,續(xù)道:“大師兄放心,你已繼任掌門之位,師傅若真的留下有什么寶貝,那也理所當(dāng)然是由掌門師兄繼承和保管,我們,也只不過是好奇,想見識(shí)見識(shí)而已。”
鄭賀年的心事更加沉重了。
王德善見鄭賀年正在出神,以為是在猶豫,問道:“掌門師兄,可是有什么難處?”
鄭賀年回過神后,望一眼王德善,回道:“哦,剛才走神了,最近師門事務(wù)繁多,又逢如此大變,實(shí)在是心力交瘁,有什么事,還是等到辦完了師傅的喪事以后,再說吧。”
王德善聞言一怔,欲言又止。
——
次日。春風(fēng)拂面,乍暖還寒。
翠微劍派弟子一如既往地在為孫小德守靈。
臨近午時(shí),一名白衣男子從天而降,徑直落在了翠微大殿門前的廣場,因未經(jīng)山門傳報(bào),引出些許騷亂。
白衣男子表明來意,這才避免沖突。
看白衣男子樣貌,年紀(jì)大約在鄭賀年與徐清河之間,因其穿著一身白衣,遠(yuǎn)遠(yuǎn)望去,多出了幾分與年齡不相稱的俊朗。
一名翠微劍派的弟子上前問過姓名,正要去翠微大殿傳報(bào),便撞上了聞聲趕出門外的鄭賀年以及陳橋生等人。
鄭賀年望一眼白衣男子,抬手止住了身后正滿懷激憤的師弟們。
眾師弟們頓住腳步,正疑惑間,便見到遠(yuǎn)處的白衣男子走了上來,面帶一份自然微笑,作揖道:“多年未見,別來無恙,劉某人初次到訪,不識(shí)路徑,誤闖山門,還望見諒。”
白衣男子昂首挺胸,身姿挺拔,行為舉止間,非但不見絲毫歉意,反而透漏出幾分傲骨。
眾人頓時(shí)不爽。
鄭賀年抬手屏退傳報(bào)弟子,領(lǐng)師弟們走下門前石階,面色肅然,作揖道:“無妨無妨,多年未見,想不到劉兄還記得在下,事務(wù)纏身,不曾到訪,不知謝老前輩近日可好?”
白衣男子道:“貴派噩耗傳來,我家?guī)熥鹦那槭殖林兀魏挝壹規(guī)熥鸾丈眢w不適,因此不能親自前來,只得命我前來代為吊唁,還望鄭掌門能夠諒解。”
鄭賀年聽此托詞,只能客氣道:“哪里哪里,劉兄能代師前來,已是難得,快請(qǐng)。”話落,引白衣男子進(jìn)入翠微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