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兒童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一)嬰幼兒時期
嬰幼兒通過直觀表象來認識事物,對外觀因素的敏感性比成人高,室內布置可以家庭化、幼兒園化,設計兒童活動室,張貼兒童喜愛的圖畫,設置各種適宜的玩具、圖書,飼養小金魚、綠色植物等,使患兒感覺柔和、多色彩、新穎整齊,環境自然,氣氛融洽親切。
建立友好信任的關系。從與患兒首次接觸開始就盡一切可能給其留下熱情、和藹、耐心、親切的良好印象;對患兒的提問,不滿足于簡單的哄逗,要回答得既認真又輕松,以取得患兒的信任;叫名字時盡量像家人那樣稱呼他(她)們的愛稱或乳名,不指責患兒的缺點,對配合良好和有勇敢表現的患兒,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贊揚。
消除恐懼。根據患兒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個性的特點,采用克服、減輕、脫離有關條件等方法進行心理治療,比如采用模仿法,對有恐懼表現的患兒,讓其觀看其他合作兒童在治療前后并無痛苦、恐懼等反應,利用兒童心理易變、易受環境影響的特點,通過觀察模仿使之消除恐懼心理,并用溫和、可信、形象的語言說明治療過程,取得患兒的配合。手術后,每天的換藥、檢查傷口等都會給他們帶來身體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恐懼,可以通過表揚那些勇敢的患兒,運用豐富的形式吸引患兒,轉移其對疼痛的注意力,積極地配合治療。
(二)兒童及青少年時期
學齡期患兒已經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不愿意與陌生人接觸,心理活動容易被外界環境所改變。他們有了一定的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會從身邊人觀察與自己病情有關的情況,擔心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接受手術治療的孩子,住院擾亂了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懼、抑郁心理,這個時候,醫生和家長應該適當地鼓勵,積極地引導,給他們信心。入院時,醫護人員要熱情地向患者介紹主管的醫護人員,介紹病房環境、醫療設施,減少患者對醫院的恐懼。介紹同病室的患兒和患兒家屬,使他們盡快熟悉起來,增加信任,減少隔閡,促進他們建立良好的互助關系。耐心詳細介紹患兒病情及治療情況,勸告那些對醫學知識了解不多的親友不要在患兒面前隨意解釋,以免增加患兒心理負擔。醫護人員應主動給他們介紹以往成功治愈病例以及相關的資料,使他們接受現狀,對未來充滿信心。青春期唇腭裂患者一般存在自卑心理,在臨床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和愛護他們,保護他們的隱私,這樣才能取得患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