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唇角的幸福
- 張海音
- 871字
- 2020-07-03 10:37:46
用幸福斟滿人生
什么是幸福?追溯源頭,我們會發現我國春秋中葉以前的《尚書·洪范》最早對“什么是幸?!弊龀隽溯^系統的論述。書中說,幸福的要素是長壽、富足、健康平安、愛好美德、善終正寢。先秦時期,儒家提出,壽命、富貴等幸福要素是外在的,是由上天或命運決定的,唯有愛好美德是自己可以把握的,是能夠通過努力而獲得。西方幸福研究的一大爭議,是采取享樂論取向還是實現論取向,有人認為幸福源自欲望的滿足;另有人認為幸福源自美德的表達。可見西方的幸福研究對中國人追求幸福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為什么新衣、新車、新房只會使人的幸福感得到短暫的提升?為什么追求幸福要物質、精神兩手抓呢?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也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新里程碑。它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積極心理學就是用科學方法理解并增進生活的積極方面,也就是說,積極心理學關注愉快的生活、投入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積極心理學旨在增進幸福,讓幸福斟滿人生。
作為一名大學心理學老師,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主要是與大家分享我是如何把積極心理學用于創傷后的心靈成長,特別是唇腭裂青少年心理康復的心理咨詢。
唇腭裂作為一種持續的應激源,已經引起了有關專家和臨床工作者的重視。有研究表明:在唇腭裂患兒中,自評及他評外貌和語音較差者,其社會心理順應性較差、社會能力低,認知延遲,行為存在著“害羞、自卑、自我封閉、不善言談”的內向型與“不服從、好斗沖動、具有攻擊性”的外向型傾向,并隨著年齡發生動態變化?;純簜€性的發展方向除了受畸形的類型和嚴重程度的影響外,很大關系上還取決于患兒對自我概念的認識,即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人格的重要特征,它既可作為人格心理異常的診斷指標,也可作為咨詢異常人格心理的重要內容。我們用積極心理學和愛心敲開唇腭裂患兒心中的玻璃墻,通過改變錯誤的自我意識來糾正其思維方式;我們用積極心理學和慈繩愛索牽引唇腭裂患兒走出封閉的世界,達到糾正其行為方式的目的,從而使他們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回歸社會,并和所有的同齡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