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力量之源——唇腭裂兒童的幸福感
積極心理學的探尋和引入
通過閱讀大師的著作,尤其是閱讀心理大師的著作,我發現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一生中最有意義的收獲和成長。心理大師以一種通俗而不失科學嚴謹的方式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樣才能變得更幸福。世界上也許沒有另一個詞像“幸福”這樣被諸多談論,又有如此多不同的含義。幸福可以說是快樂的情緒,也可以說是身心和諧的狀態,它充滿動感,是心靈之花的美麗綻放;它充滿質感,是能夠看到、聽到、嗅到和觸到的生命體驗。其實真正的幸福來源于你對自身所擁有的優勢的辨別和運用,來源于你對生活意義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樂觀”這種優秀的性格品質,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而得,樂觀是一種可以掌握的技巧!心理大師展現出的那種人文關懷,對人民成就幸福人生的向往以及那種探討人生美好之處和尋找美好方法的幸福心理學學說的愿景,一直都是激勵和支持我前進的動力。
幸福研究和積極情緒研究有個關鍵任務,那就是區分并確定什么情緒是積極的、什么情緒是消極的。
積極情緒主要讓我們為非零和博弈做準備,而消極情緒主要讓我們為零和博弈做準備。從進化角度來看,消極情緒,如恐懼或憤怒,是我們面臨威脅時的第一道防線。例如,恐懼和憤怒告訴我們,危險可能存在,或者傷害即將發生。消極情緒收縮我們的注意力范圍,讓我們集中關注威脅源頭,動員我們戰斗或逃離。消極情緒讓我們為零和博弈做準備。零和博弈,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雙方的收益和損失加總永遠為“零”。相比之下,積極情緒,比如愉快或滿意,告訴我們好事即將發生。積極情緒拓寬我們的注意力范圍,使我們能夠對更廣闊的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保持清醒的意識。注意力范圍拓寬之后,我們就能對新思想、新活動保持開放心態,比平常更具創造性。因此,積極情緒為我們改善人際關系和提高生產力提供機會,讓我們為非零和博弈做準備。非零和博弈指雙方在博弈結束時收益都有所增加,也就是說,積極情緒擴展了我們的思維,拓寬了我們的行動范疇,我們就更有可能好好地成長和發展。成長和發展好了,我們就會產生更多的積極情緒,形成更積極的生活方式。如此繼續下去,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積極心理學是探索人類優勢的科學,它涉及許多領域:怎樣理解幸福和主觀幸福感;天賦、創造力和智慧與人類成就;塑造積極自我,增強個人韌性和社會適應力;在生命周期中建立積極的社會關系,特別關注了愛、利他、共情、信任、原諒和感恩等話題。積極心理學有四個核心主題:一是積極的個人特質;二是希望與樂觀;三是沉浸體驗;四是情商。
傳統取向心理治療目的是減輕痛苦,相比之下,積極心理學干預的主要目的是增進幸福。傳統取向心理治療主要關心的是消除癥狀,應對失能造成的限制;積極心理學干預的工作重點則是培養積極情緒,發展個性優勢,改善有意義的關系。目前有很多把積極心理學應用到心理治療中的取向,包括積極心理治療、14要點幸福項目、幸福治療、生活質量治療、以人為中心取向、創傷后成長治療、焦點解決治療、積極家庭治療以及針對嚴重問題的基于優勢的治療等。
作為一個大學心理學老師,在一味追求GDP的今天,我很希望學生能停下腳步,反思一下,到底什么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幸福感,以及如何提升自己謀求幸福和豐盈生活的正能量。也許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對幸福已經了解得足夠多,接觸了太多看上去很對的道理,諸如“知識就是力量”“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但這些教條式的道理往往最終會成為他們的負擔,用事后的成功和所謂的“幸福”為誘餌,抹殺了一切個性。我想告訴更多的學生,如何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變的,而哪些方面卻無法改變,是自己必須接受的。如何具備足夠的幸福元素,才能擁有蓬勃的人生,即要有積極的情緒、要投入、做事要有意義和目的、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要有成就感。我要讓更多的學生明白:幸福在舞臺的聚光燈下熠熠生輝,而積極情緒和投入、意義、人際關系以及成就一起支撐起了整個舞臺,它們是生命豐盈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