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是一首閨情詩,描寫了春季秦地少婦思念在燕地戍邊丈夫的痛苦心情。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詩人開頭信手拈來,寫思婦眼前的景色。燕地的青草才剛剛冒出綠芽,而秦地的桑葉,壓低了綠色的枝干。詩文中細微的景色變化暗示了思婦和征夫之間相隔遙遠。而第一句當是思婦看到秦地景色而想象出來的,春景可能勾起思婦和丈夫在一起的美好回憶,思婦內心應該是很不平靜的。詩人在開頭用相隔遙遠的燕秦之地的景色起興,為下邊的抒情做鋪墊。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思婦見到早春的景象,不由得觸景生情,想到遠在燕地的丈夫,遠方的夫君盼望著回來團聚的時候,就是婦人思念斷腸時。在同一時間兩人心靈有感應,這突出了兩人心有靈犀,相親相愛。丈夫想要回來時,妻子應該是非常高興的,為什么還有“斷腸”之說呢?這就像是開首兩句的“燕草”和“秦桑”一樣,燕草剛剛冒芽,秦桑葉已經低垂。丈夫思歸時,婦人已經思念到斷腸了,兩相對比,強烈地表現了思婦內心苦苦的思念之情。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最后詩人又由抒情寫到景。思婦獨守閨房,很寂寞,看到春風吹拂幃帳,撩撥著思婦思念,這怎能讓人忍受呢?所以有這兩句話,春風我和你并不相識,為什么要闖入我的羅帳?思婦竟然連春風都不允許進入羅帳,更何況是其他人呢?看似無意的描寫,卻精妙地展現了當時思婦的心理活動,思婦雖然和丈夫相隔遙遠,但是對丈夫的感情越發深厚,雖然丈夫相隔遙遠,但是她忠貞不移。思婦的心理變化描寫得非常細膩,語言委婉,真摯感人。
君歸而婦斷腸,春風吹羅帳招來婦人的厭惡,整首詩都是看似不合理的情況,但細細分析,卻是最真實的情感表露,讓人讀來深感思婦相思之苦。
后人點評
清人王夫之:字字欲飛,不以情,不以景。《華嚴》有“兩鏡相入”義,唯供奉不離不墮。(《唐詩評選》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