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首詩通過對婦女為征人趕制冬衣的描寫,表現了婦女對征人思念之情。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詩人以景開篇,描寫長安城中家家戶戶的婦女趕制衣服的忙碌場景?!耙黄隆?,表明月光朗照。一片皎潔的月光將夜晚照得如同白晝,趁著這月光,家家戶戶的婦女們都在忙著為征人趕制冬衣,詩人聯想到婦女們一邊搗衣一邊思念在外遠征的丈夫,因而,這砧砧搗衣聲包含了多少思婦對遠方征人的思念之情啊。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這兩句承接上文直接抒情,在這明月朗照的秋夜,秋風吹拂,但這清風也吹不掉思婦對征人的思念之情?!按挡槐M”,突出了思婦綿長而深沉的思念之情。“總是”兩字,使詩中的思念之情更加綿長深遠。秋月、秋聲和秋風聯系在一起,渾然一體,沒有一句見思婦,但思婦內心綿綿思愁全包含在了這景中。情景相融,更烘托了思婦的“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詩人在最后兩句說出了思婦們的共同心聲,什么時候戰爭才能平息,我的丈夫停止遠征呢?這是多么深沉的一問,讓人讀來蕩氣回腸,飽含了思婦們對和平的渴望。而以問句結尾,詩人把讀者帶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本首五言古詩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詩人沒有直接抒發自己對停止戰爭的渴望,而是巧妙地借千萬思婦之口表達這一心愿,更具有感染力,讀來讓人心靈震撼,說服力更強。
后人點評
王夫之: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