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月 夜 憶 舍 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九月,史思明從范陽起兵南下,攻陷汴州,逼近洛陽,山東、河南等地都處在戰亂中,杜甫的幾個弟弟就分散在這些地區,戰亂中音信全無,于是,引起了詩人無限的擔憂和思念,便作下這首詩寄托自己的心情。

詩人在詩文的開始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描繪了一幅蒼涼、孤寂的邊塞景象,“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戍樓的更鼓阻斷了人們的行路,天邊的一只大雁在孤鳴。一只孤雁的鳴叫沒有打破第一句的沉悶,反倒是以動襯靜,反襯了這種沉悶的氣氛,使詩人筆下的環境更加單調冷寂。“斷人行”點明了社會環境,體現了戰事持續久且頻繁,所以道路都受阻。這兩句詩烘托了悲哀凄涼的氛圍,也點明了詩人寫作的背景環境,這樣寂寥的蒼涼的環境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離愁別緒。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兩句描寫點題,描寫了月夜的環境,也點出了詩人寫作的時間,即一個有白霧的夜晚。白露在月亮清輝的照耀下越發顯得清冷。“月是故鄉明”,這一句不似寫露那樣客觀描寫景物,詩人在月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各地明月都是一樣的,但是在詩人眼里,故鄉的月亮分外的明亮,而且充滿了肯定色彩。其實,這里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微妙變化,表明詩人對家鄉的分外懷念之情。這兩句寫得雄健有力。“月是”這一句自然引出了文章的主題,即詩人兄弟之情。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詩人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詩人在這樣悲傷的環境中想到同胞兄弟們音信全無、生死不知,擔憂之情可見一斑。所以,這兩句表達的感情也是非常沉痛的。弟兄離散,家已經不存在了,感情悲傷真摯。這兩句詩非常具有代表性,概括了安史之亂中廣大百姓的共同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第五、第六句,詩人進一步說明自己的憂慮心情。兄弟們四處離散,在平日里寄書就難以保證到達,更何況是現在戰亂紛繁的時候呢,所以,親人生死難料啊,言外之意,充滿了詩人深深的擔憂和眷念之情。

這首五律,語約義豐,結構緊密,上下承接自然。

后人點評

宋人王得臣:杜子美善于用故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峻而體健,意亦深穩,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也。(《麈史》卷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山市| 保亭| 灌阳县| 施秉县| 霍林郭勒市| 昌邑市| 旬阳县| 呼伦贝尔市| 新昌县| 南乐县| 定安县| 镇江市| 湟中县| 华亭县| 大同市| 柳林县| 广宗县| 镇安县| 大邑县| 封丘县| 阿拉善右旗| 大理市| 伊川县| 赣州市| 昌黎县| 南郑县| 青海省| 民权县| 彰化县| 古丈县| 博野县| 西和县| 曲麻莱县| 三亚市| 介休市| 九龙县| 怀远县| 永靖县| 交口县| 长宁区|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