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僅僅是想到而不去做,是失望的真正根源。很多美妙的想法,如果僅停留在腦海里,而不落實到行動上,不但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在別人成功以后產生失望的不良情緒,這樣更不利于人生的健康成長。
每一個人或許都有過失望的經歷,你可以靜下心來仔細地分析一下你失望的原因,有多少次的失望是因為你有了美好的想法,卻被別人捷足先登而造成的?又有多少次失望是因為你想法在前,可是卻因為行動沒有堅持下來而以夭折告終而產生的?失望的情緒,沒有任何積極意義的。我們要克服失望感帶來的挫敗和消極,從這一次的失望中獲得教訓,這樣才能避免下一次因為同樣的原因導致失望。
既然已經想到了,為什么不去行動呢?“想到”和“做到”僅僅是一字之差,可是效果卻相差天涯。很多人以為“想到”和“做到”近在咫尺,而最終的結果只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失望。通過這一小節的閱讀,希望它能帶給你積極的人生啟示,能帶動你積極地行動起來,不要再讓失望糾纏住你的人生。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就像前行的路上,突然出現了一道懸崖,阻斷了你繼續前行的路,也告示了你前一階段的趕路是無功的。你或許只能折回最初的出發點,重新選擇方向,重新起程。這種失敗自然是很折磨人的,或許我們數日,甚至數年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但是我們沒有選擇,我們只能接受這樣的人生安排,振奮起來,重新選擇前進的路。
失敗是成功的母親。每一個成功的人也都是由失敗一步一步走來的,所以不要畏懼失敗,不要因為失敗痛哭不止,甚至忘記了重新趕路;也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拒絕重新來過。無論你做什么,一次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而且越是偉大的事情,越是百經坎坷才能完成。所以,不要再為了昨天的失敗而耿耿于懷,對著失敗勇敢地笑一下,相信新的一天就有奇跡出現。
不可否認,失敗對人的打擊是巨大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沉重的打擊就喪失了對明天的希望。表面上看因為這次失敗,你先前做的努力,耗掉的時間都付諸東流,可是實際上它并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起碼它向你指明了這條方向是錯誤的,為你今后的正確選擇奠定了基礎。
作為一名成功人士,李易至今對于八年前的那次投資失敗,依然記憶猶新。對他而言,那次失敗真的是命運的轉折點,如果他沒有邁過那個大坎,現在的他或許依然是落魄不堪。那一年,在下海經商的浪潮下,李易辭去了穩定的工作,想自己創立一番事業。
創業之路是艱難的。他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跌跌絆絆地一路走來,雖然一直沒有很多的成績,但是也是穩中求進。不料,由于他的一次投資失敗,不但沒有獲得利潤,而且差點將他的老底全部折進去。公司的員工辭職的辭職,跳槽的跳槽,好好的一個公司眼看就垮了。看著這樣的失敗,一時之間,李易心灰意冷,他時常借酒澆愁,看著眼前的爛攤子,于是愁上加愁。家人、朋友的勸告也沒有效果,那時候的他腦子里面全是失敗兩字,一想到這次失敗把他好幾年的心血全部賠進去了,他就寢食難安。
后來,因為精神不佳,吸煙、失眠等一系列的問題也導致了他身體的不適,最終他接受了朋友和家人的勸告,去接受了心理醫生的輔導。在醫生的幫助下,他慢慢地開始冷靜下來,開始重新思考。他意識到,生意上的失敗帶給他的不過是錢財的損失,但是精神上的失敗則會導致他人生的損失。
自助者,天助也。在他打算振奮精神,重新來過的時候,上天也給了他一個機會。他以前的一個生意伙伴,主動聯系上他,要與他共同完成一個生意計劃。有了以前的經驗,他在這次難得的機會中發揮了超常的慎重和冷靜,圓滿地完成了合作,穩賺了一筆。從那以后,他和他的公司又恢復了以前穩中求進的狀態,以前的那次失敗讓他學會了慎重從事,也學會了如何正確的看待失敗。
假想李易沒有從那次失敗中走出來,那么今天的成功可能只是他的幻想。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永遠一次做對,事實上,失敗對于成功者才是珍貴的經驗。如果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了探索,那么人或許就不會站立走路,人類文明或許也不回發展到現在的程度。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正確地看到失敗的出現,不要埋怨命運對你不公。成功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而你是否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繼續趕路這才是你是否能取得成功的關鍵。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白流走的,它們或許正以別的形式在支持著你的成功罷了。
愛情,自古就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領域。無數偉大的藝術作品都來自于對偉大愛情的憧憬。與愛情直接相關的便是婚姻、家庭和諧,婚姻幸福也是一個成功人生的重要體現。和諧的家庭生活為事業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探索路程,他們的背后大多有一個默默無聞的伴侶的支持,才走到今天的輝煌的。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伴侶對于人生可謂是意義重大。
對于愛情的選擇表面上看是與一個人有關的,但是實際上卻是雙方共同協調才能順利走下去的。愛你但與你無關的論調也不過是存在于網絡語言中,在現實生活中一擊即碎。愛情需要雙方的共同認可,否則只能以失敗告終。由于愛情的問題涉及到雙方,我們這一小節要講的話題便由此產生——失戀,一個很常見的人生經歷,卻同時又不得忽視。
失戀大多指陷入愛情中的兩個人,由于某些原因,其中一人不再愿意與對方持續下去而將其拋棄的現象。不得不承認,失戀對于雙方而言都是痛苦的,即使是對于提出分手的那個人而言,也是不好受的。任何一段感情的初衷都不是為了將來的決裂,所以最終走不到一起或許有很多客觀因素在主導著。而很多悲觀的人總因為一段戀情的失敗而對自己的整個人都畫上了叉號,甚至有了殉情或者犯罪的傾向,這些都是極端且愚蠢的做法。一個人的存在價值或者意義,不應該完全通過另一個人的感情肯定而被肯定。愛情確實是人類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但是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你可以沒有愛情而簡單地生活一輩子,但是你不能因為沒有吃穿住行而生活一輩子。生活的本質無非是吃穿住行,愛情不過是這些基本物質上的精神享受,有了它或許你的生活更加多彩,但是愛情不可強求,實在沒有愛情這種佐料,生活依然可以過得有滋有味。
不可否認,失戀確實帶給人很大的痛苦和煩惱,那種挫敗感也許如同強力炸彈般讓你短時間內承受不住。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短期的痛苦和悲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直沉湎于這種痛苦而無法自拔,那么就是非常不明智的了。天涯何處無芳草。既然感情不能勉強,何必不想開一點,給自己多一點空間,也給自己另外一個幸福的機會。死抓住一根救命草不放,或許反而因此丟失了生命。
失戀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樂觀者和悲觀者處理的方式卻截然不同。對于那些樂觀的人而言,他們也曾痛苦,也曾悲傷,不過他們不會讓這種情緒影響到他生活的其他領域。雖然他(她)已離去,可生活依然在繼續,不是嗎?如果因為丟失愛情,把工作也丟掉,人生也丟掉,自我也丟掉,那豈不是很愚蠢的做法嗎?作為一個堅強的人,即使被拋棄,即使眼中還有淚水,依然要對生活微笑。要相信自己,他(她)離開了你,只是因為你們不合適而已,并不代表你不優秀。他(她)的離開,是你的身邊少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她)的身邊少了一個愛他(她)的人,這絕對是他(她)的損失。
然而,總有部分思想極端的人,面對失戀的狀況,無法把握自己的人生,或者性情大變,暴躁無比,不但影響了工作,也影響了和家人的相處;又或者暴飲暴食,自暴自棄,覺得自己沒有意義,有了輕生的想法;更甚者以死相逼,或者產生報復心理,最終導致兩敗俱傷。想想看,因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而葬送了自己的人生,這是一種多么愚蠢的做法。
為失戀而痛苦不堪的人必須學會自我調整,自我拯救。雖然愛情不在,可是還有親情和友情的常伴;雖然這段愛情失敗,但是離開一棵樹,你獲得的則是整片森林;雖然他(她)選擇了離開了你,可是你的意義、價值依然可以從工作,生活等很多方面去體現,你可以活得更好,不是為了做給那個離開你的人看,而是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做一個堅強的、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這種瀟灑并不代表你寡情,也不代表著你沒有付出感情,而是一種成熟的人生態度。流水本無意,何必強留著。既然已經失去,為何不做一個瀟灑的人,相信總有那么一方清水,愿意為你停留。
人生在世,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看著親人離開而無能為力。人類生死的自然規律是我們無法更改的,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坦然地接受這一現實,逝者己去,生者猶在。對已逝親人最大的尊重和懷念莫過于好好地活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面對親人的離去,能做到坦然接受是非常不易的。生與死,是人類無法操作的兩大領域,當科學知識沒有能力解釋時,我們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各種宗教上。這些宗教理念或許無法用科學來驗證,但是至少能夠讓我們更加容易接受親人的離去。
成龍在他的博客里曾這樣寫道:“逝者,只是結束了在這個空間的征程,他們會以另一種狀態每日陪伴著我們,給我們力量!”“這種失去親人的痛楚讓我更知道幸福的意義,知道生命的意義,在以后快樂的日子里我不會忘記抬頭望望天,讓天國的慈父愛母依然看得到我,繼續為我驕傲快樂!”
人是不可能長生不老的,死亡對于我們人類而言,如同時間流逝一般,只能接受。我們可以把死亡理解成另一種形式的生存,這樣或許能減少一下我們的悲痛。對于個人而言,生命或許是有限的,可是對于整個人類而言,生命是不斷繁衍,世世相傳的。親人的離開是悲痛的,可是如果長期處于這種悲痛中,連正常的生活都無法進行下去,我想這也不是那些離開的人想要見到的。對于那些先于我們離開的人而言,我們健康的、快樂的生活才是他們在天國最希望看到的,為了不讓他們擔心人世間的我們,我們要選擇積極的生活方式,努力的生活,不僅僅為了自己,也為了那些牽掛我們的親人。
時間可以撫平一切,同樣也可以減輕我們的痛苦。我們要相信生命是輪回不滅的,即使肉體不在,但是精神可以永存。就像成龍述說的那樣,即使他們不像以前那樣走動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感覺到他們的存在,他們在精神上依然陪伴著我們,他們的愛依然環繞在我們身上,我們要把他們的愛也傳播給其他的親人,這樣才是生命的價值。
對于那些悲觀的人,當親人離開時,他們會瞬間失去生活的勇氣,他們甚至選擇死亡去逃避痛苦。這樣不但讓死者無法安息,也讓其他親人的痛苦更加雪上加霜。沒有什么跨越不了的難關,沒有什么撫平不了的傷痛。當你無能為力扭轉失親的悲劇時,只能坦然地去面對那些事實,唯有生者積極的生活,才能給死者以最大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