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博愛,濟世安民的胸懷(1)
- 哈佛家訓大全集(超值金版)
- 水中魚 王藝潞編著
- 5626字
- 2014-02-19 18:39:51
多和陌生人說話
在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上,有一位銀發老婦整日踱來踱去。有人認為她是在活動筋骨,有人認為她是位無家可歸的老人。直到有一天,報紙上登出了這位老人的事情,人們才知道,原來她是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搜尋面帶焦慮、心事重重、需要幫助的無助者。
見到獨自亂跑的小朋友,她就上前問一句:“小東西,是不是找不到家了?需要我幫忙嗎?”見到滿眼憂郁的女孩,她就上前問一句:“孩子,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嗎?說出來吧,或許我能幫助你。”見到心事重重、滿臉沮喪的老年人,她也會主動上前打個招呼:“遇到為難的事了吧?用不用我給你出出主意?”她救助過因長期失業感到前途迷茫而企圖自殺的青年男女,送還過離家出走的學生和迷途的智障老人,救助過被拐騙的異地少女,還曾成功地勸說走投無路的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在這位老人的影響下,紐約成立了一個自發性的銀發老人救助組織,他們的口號是“多和陌生人說話”。現在,越來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了這個行列,像那位老婦人一樣,走上街頭用他們那雙見多識廣的眼睛,去搜尋來來往往的人群,一旦發現可能需要幫助者,他們就會主動上前,去和陌生人說話。
哈佛人生智慧:
“多和陌生人說話”,讓我們用一次主動的傾心交談去挽回一些遺憾,創造一份美麗,改變一種結局。人與人之間多一些關心和愛,這個世界就多了一份溫暖和美好。
化解仇恨的最好辦法
美國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在他年事已高時,他決定把家產分給三個孩子,但在分財產之前,他要三個兒子去游歷天下做生意。
臨行前,富商告訴孩子們:“你們一年后要回到這里,告訴我你們在這一年內,所做過的最高尚的事。我的財產不想分割,集中起來才能讓下一代更富有;只有一年后,能做到最高尚事情的那個孩子,才能得到我的所有財產!”
一年之后,三個孩子回到了富商的身邊,開始向他們的父親講述自己認為做過的最高尚的事。
老大先說:“我在游歷期間,曾遇到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將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后來他不幸過世,我將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他的家人。”
父親:“你做得很好,但誠實是你應有的品德,稱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老二接著說:“我旅行到一個貧窮的村落,見到一個衣衫破舊的小乞丐,不幸掉進河里,我立即跳下馬,奮不顧身地跳進河里救起那個小乞丐。”
父親:“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應盡的責任,還稱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老三遲疑地說:“我有一個仇人,他千方百計地陷害我,有好幾次,我差點死在他的手中。在我旅行途中,有一個夜晚,我獨自騎馬走在懸崖邊,發現我的仇人正睡在崖邊的一棵樹旁,我只要輕輕一腳,就能把他踢下懸崖;但我沒這么做,我叫醒他,讓他繼續趕路。這實在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父親正色道:“孩子,能幫助自己的仇人,是高尚而且神圣的事,你辦到了,來,我所有的產業將是你的。”
哈佛人生智慧:
“愛產生愛,恨產生恨”。懂得用博愛和寬容的心去看待自己的仇人,甚至還能做到幫助對方擺脫危險,這樣的人,才是真正高尚且有愛心的人。
生命的意義在愛人
美國一位大學教授和他的學生來到黑人貧民窟搞調查,其中有一個課題是預測該地區的250名黑人孩子將來的前途。學生們認真地做著報告,幾天后,這份報告的結果出來了,但它令教授憂心忡忡。學生們在報告中預測,這250名黑人孩子將來無所作為,只能成為社會的負擔。
30年后教授去世了,他的一位同事從他的檔案中發現了這份報告。這位同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來到了當年的貧民窟。他看到,事實并不像報告的結論那樣令人沮喪,相反,發生的一切讓這位同事佩服得五體投地。原來接受調查的250名黑人孩子中,除了18人離開故土,無最新消息外,其余的232人都成就斐然,他們當中有的成為了銀行家,有的成為了大律師,有的成為了企業家,有的成為了著名影星。
教授的同事逐個采訪了這232人,追問他們何以能成功。這些人說的最多的是:“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小學老師。”同事費盡周折找到了那位小學老師,此時,她已是白發蒼蒼的老人,說話不太清楚,可是有一句話同事能聽懂“我愛這些孩子。”
哈佛人生智慧:
愛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只要心中充滿了愛,不可能的事情往往都會變成可能。生命的意義在愛人,我們做人到底擁有多少成功和快樂,取決于我們付出了多少愛,又有多少人在愛著我們。
飄動的紅紗巾
尼古拉斯·約翰年輕時是一名火車司機。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尼古拉斯·約翰已兩鬢斑白。在他70壽誕的家宴上,他給我們講了他和一個“瘋女人”的故事。
在尼古拉斯·約翰參加工作剛滿一年的時候,他的師傅因公殉職。師母是一個農村婦女,生性內向,意外的打擊使她更加沉默寡言。為了照顧她的生活,車站安排她當清潔工。于是,人們看見了一個整天不停掃地的機械而麻木的身影。而且,每當夕陽西下,人們都可以看見她站在丈夫遇難的山坡上,向丈夫生前開過的火車拼命地揮舞著一條紅紗巾。人們猜測她受刺激太深,神經已經錯亂。
就在這名火車司機光榮退休的歡送會上,“瘋女人”破門而入,恭恭敬敬地向司機深深地鞠躬。在人們疑惑的目光中,“瘋女人”從衣袋中鄭重地拿出一條火紅的紗巾,專注地系在了這名火車司機的脖子上,然后操著濃厚的鄉間口音對大伙說:“也許大家不知道,如果沒有尼古拉斯·約翰,沒有這條紅紗巾,說不定我就隨著孩子他爸走了,就是尼古拉斯·約翰和這條紅紗巾使我堅強地活了下來。記得在孩子他爸剛走時,我覺得天都塌了。我總覺得孩子他爸沒有走遠,總有回來的時候。于是,我就拿著結婚時孩子他爸給我買的這條紅紗巾,天天叫他回家。我每次揮動紗巾時,都看見他跟我揮手打招呼。這就更堅定了我的信心,發誓一定要把他等回來。我就這么天天地盼啊,一天一天地等啊,一等就等了三十年啊!我知道每天都是你在給我打招呼!三十年啊,真難為你了!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呀!”
這名火車司機說,其實剛開始時,他完全是憑著一份同情心在安慰師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深深地被師母對師傅的那一份執著和真愛打動了。于是,每天和師母打招呼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式。
哈佛人生智慧:
有時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個小小舉動,說不定會影響別人的一生。讓我們做一輪明月吧,每當皓月當空的夜晚,既照亮了星空又美麗了自己!
你開車開得好極了
米特和他的朋友邁克爾同乘一輛計程車。下車時,邁克爾對司機說:“謝謝你。你開車開得好極了。”
司機愣了一下,然后說:“你是在說俏皮話還是什么?”
“不,老兄,我不是開你的玩笑。交通那么擁塞而你卻能保持冷靜,我很佩服。”
“噢。”司機應了一聲便開車走了。
“這是怎么回事?”米特不解地問。
“我是想使人們恢復愛心,”邁克爾說,“只有這樣才能拯救這個城市。”
“一個人怎能拯救這個城市?”
“不是一個人,我相信我已使那個計程車司機今天整天都心情愉快。假定他今天要載客20次,他將會因為曾經有人待他好而待他那些客人也好。然后他那些客人也會此而待他們的雇員、店主、侍者甚至自己的家人更加和顏悅色。而那些人也會因此而待別人好。到最后,這份好心善意可能傳達給至少一千人。這樣并不壞吧,是不是?”
哈佛人生智慧:
情緒是會傳染人的,我們的愛心也會在彼此的交流溝通中相互傳遞的。舉手投足之間的善意可以帶給別人快樂,只要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去努力。
同情的寶貴
有一天,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路上走,一個窮人上前乞求他說:“我肚子餓了,請給我一點錢,買個面包吃。”
屠格涅夫回答說:“好!”就伸手到衣袋里去摸,可是袋里空無一物,連一條手帕也沒有。
他對窮人說:“弟兄啊!對不起!對不起!我沒有帶錢出來。”
那個窮人說:“謝謝你!謝謝你!”
屠洛涅夫既抱愧又覺驚奇,就問他說:“你謝我是什么呢?我連一文錢都沒有給你!”
窮人說:“我謝謝你救了我的性命,因為我40年來因貧窮被社會遺棄,所以想去自殺,你是第一個叫我弟兄的人,使我內心感到溫暖。”
哈佛人生智慧:
世上有無數的人需要我們去同情安慰,物質的幫助固然需要,更重要是心靈上的體恤和情感上的友愛。對于那些還陷在罪惡火坑中的人,我們更應該將愛心與關懷帶給他們,以此拯救他們失落的靈魂。
關愛別人也能拯救自己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激烈地進行,歐洲戰場打得異常慘烈。兵不厭詐,戰場上的情況真是變幻莫測。
有一天,大雪紛飛,滴水成冰,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乘車回總部參加緊急軍事會議。
忽然,將軍看到一對法國老夫婦坐在馬路旁邊,凍得簌簌發抖。他立即命令身邊的翻譯官下車了解詳情,一位參謀急忙阻止說:“我們得按時趕到總部開會,這種事還是交給當地的警方處理吧!”
艾森豪威爾卻堅持說:“等一警方趕到的時候,這對老夫婦可能早已凍死啦!”
原來,這對老夫婦準備去巴黎投奔自己的兒子,但因為車子拋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正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艾森豪威爾立即把這對老夫婦請上車,特地繞道將這對老夫婦送到家后,才風馳電掣地趕去參加緊急軍事會議。
艾森豪威爾的善心義舉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回報。原來,那天幾個德國納粹狙擊手虎視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爾原來必須經過的那條路上,如果不是因為行善而改變了行車路線,將軍恐怕就很難躲過那場劫難。
哈佛人生智慧:
人生就是這樣,往往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意外得獲得了拯救。不要吝嗇你的愛心,遇見需要幫助的人,請極力為他們提供方便吧,這樣你也會從中受益。
把愛灑向萬物
古羅馬的大斗獸場幾乎盡人皆知,那里面已經發生過千百次人獸相搏,人們早就沒有興趣想象了。至于那里出現過的一次奇跡,也許有的人還不曾聽聞。
那次,在斗獸場上,人們把餓了好幾天的獅子放了出來。當時,縮在墻角的囚徒羅支萊斯顫抖著拎起長矛,默默地祈禱。他想自己快要完蛋了,但愿獅子能給自己留下一條全尸。
餓極了的獅子一眼就瞅到墻角的人,它仰天長嘯一聲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猛撲上去。羅支萊斯眼睛一閉,把長矛向前一刺,獅子卻靈巧地避開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那只獅子突然停止了進攻,并且圍著羅支萊斯打起了轉轉。然后它又忽然停了下去,緩緩地在羅支萊斯身邊臥了下來。溫順地舔著他的手和腳。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不一會兒猛地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羅馬皇帝也大為驚訝,破例把羅支萊斯叫上看臺來詢問原由。
原來在三年以前,羅支萊斯在路邊發現了一只受了重傷的獅子,他小心翼翼地給獅子包扎了傷口并照料它直到傷口愈合,才送它回到森林。今天在斗獸場里遇見的正是這只獅子!
聽完了羅支萊斯的講述,羅馬皇帝也大為感動。立即赦免了羅支菜斯。
哈佛人生智慧:
人要保持一顆博愛之心,熱愛自然,熱愛動物,熱愛人類。當你把愛灑向萬物時,也就等于把愛給予了自己。
每天都為別人做一件善事
從前有個國王,非常疼愛他的兒子。這位年輕王子,沒有一件欲望和要求不能滿足。因為他父王的鐘愛與權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他所希望的東西,然而他仍常常眉頭緊鎖,面容戚戚。
有一天,一個大魔術家走進王宮,對國王說,他有方法使王子快樂,能把王子的戚容變作笑容。國王很高興地說:“假使能辦到這件事,則你要求任何賞賜,都可以答應。”
魔術家將王子領入一間私室中,用了白色的東西,在一張紙上涂了些筆畫。他把那張紙交給王子,讓王子走入一間暗室,然后燃起蠟燭,注視著紙上呈現些什么。說完,魔術家就走了。
這位年輕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燭光的映照下,他看見那些白色的字跡化作美麗的綠色。而變成這樣的幾個字:“愛比人,每天為別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照魔術家的勸告,很快就成了王國中最快樂的一個少年。
哈佛人生智慧:
愛是主動給予,而且這種給予是無私的,不索取任何回報。每天為別人做一件善事!這個世界也會回報給你一些驚喜。
愛心中蘊涵了人生的意義
有個叫喬治的17歲少年投海自殺,被警察救起。他是個美國黑人與日本人的混血兒,憤世嫉俗。一位老太太到警察局要求和青年見面。警察同意她和青年談談。
“孩子”,喬治扭過頭去,像塊石頭,全然不理,老太太用安詳而柔和的語調說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來是要為這個世界做些除了你以外沒人能辦到的事嗎?”她反復說了好幾遍,少年突然回過頭來,說道:“你說的是像我這樣一個黑人?連父母都沒有的孩子?”老太大不慌不忙地回答:“對!正因為你膚色是黑的,正因為你沒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事情。”少年冷笑道:“哼,當然啦!你想我會相信這一套?”“跟我來,我讓你自己瞧。”她說。老太大把他帶回小茶室,叫他在茶園里打雜。雖然生活很清苦,她對少年卻愛護備至。
生活在小茶室中,喬治慢慢地也心平氣和了。老太太給了他一些生長迅速的蘿卜種,10天后蘿卜發芽生葉,喬治得意地吹著口哨。他又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橫笛,吹奏自娛,老太太聽了稱贊道:“除了你,沒有人為我吹過笛子,喬治,真好聽!”
少年似乎漸漸有了生氣,老太太便把他送到高中念書。在求學那四年,他繼續在茶室園內種萊,也幫老太太做點零活。
高中畢業,喬治白天在地下鐵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學夜間部深造。畢業后,在盲人學校任教,他對那些失明的學生關懷備至。
“現在,我已相信,真有別人不能做而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了。”喬治對老太太說。
“你瞧,對吧?”老太太說,“你如果不是黑皮膚,如果不是孤兒,也許就不能領悟盲童的苦處。只有真正了解別人痛苦的人,才能盡心為別人做美好的事。你17歲時,最需要的就是有人愛惜你,沒有人愛惜,所以那時想死,是吧?你大聲吶喊,說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來,你自己卻有了愛心。”
喬治心悅誠服地點點頭。老太太意猶未盡,繼續侃侃而言:“盡量愛護自己的快樂。等到你從他們臉上看到感激的光輝,那時候,甚至像我們這樣行將就木的人,也會感到活下去的意義。”
哈佛人生智慧:
真正了解別人的痛苦,盡心為別人做好事的人,會得到別人的愛,也會感到人生的意義。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每個人都能做些了不起的事。
愛需要用心感悟
心理學教授走進教室,提著一籃黃澄澄的橘子,引得大家垂涎欲滴。每人分到一個橘子,并被要求觀察五分鐘。
“不就是一塊扁圓扁圓的黃皮嗎?有什么可看的?”眾學生心里直犯嘀咕。可是疑視片刻之后,“蛛絲馬跡”愈發昭然:蟲孵狀白斑!針尖大小的黑點!初看圓咕隆咚的表皮越看越有點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