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夢想,追求卓越的人生(1)
- 哈佛家訓大全集(超值金版)
- 水中魚 王藝潞編著
- 5390字
- 2014-02-19 18:39:51
盧迪的足球夢想
丹尼爾·盧迪是一位富于鼓動性的演說家。
盧迪在伊利諾伊州喬列特長大,從小就耳聞圣瑪麗大學的神奇傳說,夢想有一天去那兒的綠茵場踢足球。朋友們對他說,他的學習成績不夠好,又不是公認的體育好手,還是不要異想天開了。因此,盧迪拋棄了自己的夢想,到一家發電廠當工人。
不久,一位朋友上班時死于事故,盧迪震駭不已,突然認識到人生是如此短暫,以致你很可能沒機會追求自己的夢想。
1972年,他在23歲時讀印第安納州圣十字初級大學。盧迪在該校很快修夠了學分,終于轉入圣瑪麗大學,并成為幫助校隊準備比賽的“童子軍隊”的一員。
盧迪的夢想很快要成真了,但他卻未被準許比賽穿上球衣。翌年,在盧迪多次要求后,教練告訴他可以在該賽的最后一場穿上球衣。在那場比賽期間,他身著球衣在圣瑪麗校隊的替補隊員席就座。看臺上的一個學生吶喊道:“我們要盧迪!”其他學生很快一起叫喊起來。在比賽結束前27秒鐘時,27歲的盧迪終于被派到場上,進行最后一次拼搶。隊員們幫助他成功地搶到那個球。
17年后,盧迪在圣瑪麗大學體育館外的停車場。一個電影攝制組正在那兒,為一部有關他的生平的電影拍外景。
哈佛人生智慧:
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是否能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心中的夢想。許多天資聰穎者因為過早地放棄了夢想,而功虧一簣。然而,成就輝煌的人絕對不會輕言放棄,堅持夢想,就總有實現的那一天。
把夢交給自己
年輕的富豪伯杰有一天在街上散步,欣賞著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見街燈下站著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青年,身著一件破舊的外套,清瘦的身材顯得很羸弱。他走上前去問那青年為何長時間地站在這里。
青年滿懷憂郁地對伯杰說:“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自己能擁有一座寧靜的公寓,晚飯后能站在窗前欣賞美妙的月色。可是這些對我來說簡直太遙遠了。”
伯杰說:“那么請你告訴我,離你最近的夢想是什么?”
“我現在的夢想,就是能夠躺在一張寬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覺。”
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讓你夢想成真。”
于是,伯杰領著他走進了自己富麗堂皇的公寓,然后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指著那張豪華的軟床說:“這是我的臥室,睡在這兒,保證像天堂一樣舒適。”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他輕輕推開自己臥室的門,卻發現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齊齊,分明沒有人睡過。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園里。他發現,那個青年人正躺在花園的一條長椅上甜甜地睡著。伯杰叫醒了他,不解地問:“你為什么睡在這里?”青年笑笑說:“你給我這些已經足夠了,謝謝……”說完,青年頭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請柬,一位自稱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請他參加一個湖邊度假村的落成慶典。
在這里,他不僅領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筑,也見到了眾多社會名流。接著,他看到了即興發言的莊園主。“今天,我首先感謝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個幫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說著,莊園主在眾多人的掌聲中,徑直走到伯杰面前,并緊緊地擁抱他。此時,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這位名聲顯赫的大亨特納,原來就是30年前那位貧困的青年。
酒會上,那位名叫特納的“青年”對伯杰說:“當你把我帶進公寓的時候,我真不敢相信夢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那張床不屬于我,這樣得來的夢想是短暫的。我應該遠離它,我要把自己的夢想交給自己,去尋找真正屬于我的那張床!現在我終于找到了。”
哈佛智慧:(后全同)
一個人不管有多窮,仍然可以做自己的夢。沒有夢想的人生是枯萎的,難以想象擁有夢想和足夠的信心會使自己的生活有怎樣的不同嗎?那就請你試一試。你會驚奇地發現,你的生活在一點一點地改變,美好得會讓你一時難以置信,但是那確確實實是屬于你的生活!永遠不要放棄夢想,更重要的是,把你的夢想交給自己!
試想一下,5年后你在做什么?
杰瑞是休斯敦總署太空梭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同時他也在公司附近的休斯敦大學學習電腦。學校、睡眠、工作幾乎占據了他一天的全部時間,但只要有一分鐘空下來,他一定會放在自己喜愛的音樂創作上面。
杰瑞并不擅長寫歌詞。為了自己的音樂創作,他到處尋找一個善寫歌詞的人做自己的搭檔,希望能夠一起創作。后來他認識了特里斯,一個年僅20歲,但已在詩詞比賽中獲獎無數的人。特里斯非常喜愛寫作,與他的合作,正是杰瑞事業的起步。他們兩個人合作寫了不少好作品,直到現在,杰瑞仍然認為這些作品充滿特色和創意。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特里斯熱情地邀請杰瑞到自家牧場燒烤。特里斯的家族是德州有名的石油大亨,家庭極為富有,但是特里斯的穿著和車子都極為簡樸,另外他待人十分謙遜,這讓杰瑞從心底里佩服。
特里斯知道杰瑞對音樂很執著,但對于音樂界和唱片市場卻很陌生。那時的杰瑞正在德州的鄉下,不知道未來將何去何從。突然,特里斯問了他一句話:“想象一下,5年后你在做什么?”杰瑞愣了一下。
特里斯轉過身,用手指著杰瑞問道:“你告訴我,在你的心目中,你最希望5年后在做什么,那時你的生活會是一個什么樣子?”杰瑞正要回答,特里斯又搶著說道,“別急,你要仔細想想,等你完全想好了,再說出來。”
杰瑞沉思了好一陣子,然后慢慢地說道:“第一,5年后,我想能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得到大家的肯定,第二,我能夠住在一個音樂家云集的地方,天天都能和那些一流的音樂工作者一起工作。”
特里斯聽后表情凝重,問道:“你決定了?”
杰瑞很鄭重地答道:“是的。”
特里斯聽后,說道:“好,你說你決定了,那讓我們來把目標倒算回來。如果想在第5年有一張唱片面市,那么第4年一定要和一家唱片公司簽上約;第3年,你一定要有一張完整的作品,可以拿到很多唱片公司給別人聽;第2年,你要有自己很棒的作品可以拿去錄音;第1年,你要把你所有準備要錄音的作品編曲,排練就位;第6個月,你要把自己沒有完成的作品都完成并修飾好,然后進行第一遍篩選;第1個月,你要是把目前的這幾首曲子完工;第1個禮拜,也就是這個星期,你要先列出一個完整的清單,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好了,現在我們終于很清楚地知道你下個星期需要做什么了。”特里斯笑著對杰瑞說道。
“你還說,5年后要生活在一個很多音樂家聚集的地方,和一流的音樂工作者合作。”他又補充道,“你的第5年已經在和他們工作,那么倒算到第4年,你要有一個自己的錄音室;第3年先和這個圈子里的人一起工作;第2年你不能還住在德州,要住在紐約或者洛杉磯。”
與特里斯談話后的第2年,杰瑞就辭掉了令人羨慕的太空總署的工作,離開休斯敦,搬到了洛杉磯。
事情很奇妙,不能準確地說是第5年,大約是第6年,杰瑞的唱片在亞洲熱賣。那時,他每天都在忙著和一些世界上一流的音樂工作者探討工作。
哈佛智慧:
夢想是可貴的,我們每個人都應有屬于自己的夢想。要想實現夢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一個具體可行的目標。目標的制定不是虛幻的,而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把自己的大目標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然后按照計劃認真地向每一個小目標前進,這樣才能最終夢想成真。
當一塊石頭有了夢想
鄉村郵差希瓦勒每天都徒步走在鄉村的路上。一天,希瓦勒在崎嶇的山路上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他發現這塊絆倒他的石頭上有十分奇特的花紋,樣子很特別。他撿起石頭左看右看,最后把它放進了自己的郵包。
村子里的人看到希瓦勒把一塊又大又重的石頭放在包里,都勸他說:“扔了吧,你還要背這么重的郵包走那么遠的路呢,它可不是一個小負擔啊。”但是希瓦勒并沒有理會。
人們見他不聽勸告,就笑著說:“這樣的石頭在這里到處都是,你撿一輩子恐怕都撿不完。”
下班回到家的希瓦勒,看著這塊美麗的石頭突發奇想:如果用這樣美麗的石頭來建一座城堡,那會多么漂亮啊!于是他每天都在自己送信的途中尋找這樣的石頭,每天都帶回家一塊。久而久之,他家門口就積攢了一大堆奇形怪狀的石頭。不過用它們來建城堡,還是遠遠不夠。
后來,希瓦勒干脆每天推著獨輪車去送信,只要看到自己中意的石頭,就把它們統統搬上車。這樣,每天晚上回家,他都可以拉回一大車。希瓦勒很快成了全村最忙碌的人,他白天送信、搬石頭,晚上就成了一個建筑工。他按照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建筑著自己心中的城堡。
所有的人都覺得希瓦勒的想法太不可思議了,甚至以為他的神經出了什么問題。但是,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里,希瓦勒不停地尋找石頭、搬運石頭,然后把它們按自己的想法堆積起來。
就這樣,在他那偏僻的小村莊周圍,陸續出現了許多錯落有致的城堡,但這些在大家的眼中就像在是小孩子玩筑沙堡游戲一樣。希瓦勒在眾人的印象中,變成了一個偏執又沉默不語的郵差。
1905年,一個法國報社記者偶然間發現了這群低矮的城堡。他對這群風格特異的城堡大為贊嘆,便寫了一篇介紹希瓦勒城堡的文章。文章發表以后,希瓦勒和他的城堡一下子就出名了。許多人都慕名前來參觀,就連聲名顯赫的畢加索也專程前來。現在,這些小城堡已經成了法國的一處著名風景旅游景點,名為“郵差希瓦勒的建筑”。
如今,城堡的石塊上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希瓦勒當年留下的刻痕。在城堡的入口處,有 一塊石頭上刻著一句話:“我想知道,一塊有了愿望的石頭能夠走多遠。”據說,這就是當年絆倒希瓦勒的那一塊。
哈佛人生智慧:
夢想可以激發人的潛力,能夠成就一個人的一生。只有擁有夢想,即便是普普通通的石頭也會筑成絢爛多彩的城堡。
我是在為夢想打工
施瓦伯出生在美國鄉村,只受過很短的學校教育。15歲那年,家中一貧如洗的他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三年后,他來到鋼鐵大王卡耐基所屬的一個建筑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時候,施瓦伯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并自學建筑知識。
一天晚上,同伴們在閑聊,唯獨施瓦伯躲在角落里看書。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看施瓦伯手中的書,又翻開了他的筆記本,什么也沒說就走了。
第二天,公司經理把施瓦伯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干什么?”
施瓦伯說:“我想我們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
經理點了點頭。不久,施瓦伯就被升任為技師。打工者中,有些人諷刺挖苦施瓦伯,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只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機遇!”
抱著這樣的信念,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25歲那年,施瓦伯又做了這家建筑公司的總經理。
哈佛人生智慧:
心里有夢想,做事就會有動力。即便是一個平凡普通的打工者,只要懷揣自己的夢想,也能不斷的進步,最終獲得成功。
努力向夢想走去
有一個馬術師的孩子,從小就跟著父親東奔西跑。在他的印象中,生活就是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一個農場接著一個農場……
初中時,老師要全班同學寫作文,題目是《長大后的志愿》。那晚,他洋洋灑灑寫了三十七頁。他寫到:“長大后,我將擁有自己的牧馬農場,在農場中央建造一棟占地五千平方英尺的住宅。”第二天,作業交上去,老師卻給他打了個不及格。
“老師,為什么給我不及格?”他不解地問。
“你年紀小小的,卻整天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你沒錢沒背景,怎么買牧馬農場?怎么建五千平方英尺的住宅?如果你肯重寫一次,寫得實際點,我會考慮給你打高一些的分。”老師說。
男孩回家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說:“兒子,我認為人不該放棄自己的夢想。”
兒子把這句話記在心里。二十年后,這個男孩有了幾個牧馬農場,而且建了好幾座占地五千平方英尺的住宅。這個男孩就是美國著名馬術師杰克·亞當斯。
哈佛人生智慧:
大凡成功人士,其最為重要的特質就是堅持和夢想。堅持會幫助你度過困境,而夢想能給人希望和勇氣。當試著努力一步步往夢想靠近、做出一些成就的時候,我們就會驚奇地發現,這些困難無影無蹤了。所以,在最艱難、最絕望的時候,我們要堅持夢想,鼓勵自己,除了堅持,別無選擇。
堅持你的夢想
保羅·杰克遜是一位很有名氣的眼科醫生,盡管他還年輕,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美國佛羅里達州眼科界的權威。
有一次,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他成功的經歷,有一句話很能給人以啟示。他說:“無論遇到怎樣對你不利的事情,有一樣東西你一定不可以丟棄,那就是——堅持你的夢想。”
保羅·杰克遜還談到自己學醫的動機。那是在他童年時,他的父親患上了嚴重的眼病,花了很多錢,尋訪了許多醫生,然而,父親的眼睛還是沒能夠保住。從那時候起,保羅·杰克遜發誓要做最好的醫生,幫助那些像他父親一樣的人,使他們可以重見光明。為此,他疏遠了以前的玩伴,并且幾乎不結交學業以外的朋友。目的當然只有一個:節省下一切時間,為了心中的夢想努力學習。
保羅·杰克遜一家并不富有。父親失明后,更是陷入了貧困。所以保羅·杰克遜大學畢業后,在工作和繼續深造的十字路口猶豫不定。這時是他的母親,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婦使他下定了決心。她母親說:不要讓眼前的東西迷失了自己的眼睛。如果你已經選擇了,就不要輕易放棄,一切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因此,保羅·杰克遜放棄了唾手可得的高薪工作,繼續攻讀他的學業。幾年后,他終于成為美國醫學界令人驚訝的后起之秀。
哈佛人生智慧:
生活中,我們也許會經常遇到夢想和現實相沖突的時候。是堅持夢想還是屈服于現實,總是使我們很難選擇。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想保羅·杰克遜,細細體味他的經驗之談——堅持你的夢想,無論何時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