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生意成功的“悟”字經——從猶太商人身上領悟的16個生意智慧(1)

猶太民族可謂是巨人輩出:思想家馬克思、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科學家愛因斯坦、富豪洛克菲勒……然而最令世人稱道的卻是猶太人獨特的經商理念和致富技巧。洛克菲勒、索羅斯、羅斯柴爾德、摩根……這些大名鼎鼎的猶太裔商業巨子以及他們的商業成就,令世人翹首矚目,也為猶太人博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美稱。

美國的華爾街和英國的倫敦黃金交易市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猶太富豪在家打個噴嚏,世界上所有的銀行都將引起感冒;五個猶太財團坐在一起,便能控制整個人類的黃金市場。”

今日的中國正走在經濟建設的高速公路上,相信猶太人的成功理念對今天的中國商人是很有啟發意義和借鑒價值的。

會賺錢的商人既是“大忙人”,又是“大閑人”

人的一生是短暫而又漫長的,許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卻無所作為;許多人整日沉溺于酒桌牌桌之間,日子被無端地浪費。這些人都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注定成不了大器。

在猶太人看來,沒有空閑,不會合理安排時間的人,是不會賺錢的人。

猶太人認為,要賺錢,首先得有賺錢的時間。在賺錢過程中要合理使用時間,否則就等于白白浪費了時間。人的一生是短暫而又漫長的,許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卻無所作為;許多人整日沉溺于酒桌牌桌之間,日子被無端地浪費。若在猶太人看來,這些人都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注定成不了大器。

一個會賺錢的猶太商人,既是“大忙人”,又是“大閑人”。之所以是“大忙人”,是因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為賺錢而忙碌。按照猶太生意經,該忙的時候就要忙,否則沒有效率。但是,“忙”與“閑”是相對的。學會“忙里偷閑”,生活才是豐富多彩的。會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猶太商人又常常是“大閑人”。

猶太人視時間如金錢,他們在做生意時會客觀而若無其事地談論自己和別人的壽命。

“先生今年70歲了吧,大概還可能再活5到10年左右!”對于其他任何民族來說,初次見面就談這種“不吉利”的話,一定會遭到對方的白眼。猶太人卻很坦然,他們認為人生下來以后就注定要死,不必對死畏之如虎。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就意味著知道自己還能賺多少錢。猶太人活到老賺到老。他們對死的態度是客觀和冷靜的,一旦知道還能活幾年,就會抓緊這幾年時間來享受和賺錢。

賺錢為了享受,這是猶太人賺錢的目的,也是他們對于商業目的的最好詮釋。因此猶太人在經商時勞逸有度,工作與生活兩不誤,真正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

金錢是沒有國界的

賺錢,就不要顧慮太多,不能被原來的傳統習慣和觀念所束縛。金錢是沒有國籍的,所以,賺錢就不應當區分國籍,為自己圈劃賺錢種種限制圈子。

猶太商人對顧客總是一視同仁,不帶有一絲成見。在他們看來,因為成見而壞了可以賺錢的生意,簡直是太不值得了。

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雖然依地區有美國系及蘇俄系之別,但是他們都自視為同胞。無論是住在華盛頓、莫斯科或倫敦等地,猶太人之間都經常保持密切的聯系。例如,住在美國的一位猶太人名叫哈利·威爾斯頓的鉆石商人,他聯合全世界的猶太鉆石商組成一個龐大的集團,與其他國的人做生意。又如居住在瑞士的猶太人,最能利用中立國的特性,同時聯絡美國的猶太人和俄國的猶太人來從事國際性的交易。

要想賺錢,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見,這是猶太人經商得出的訓示,就像金錢沒有骯臟和干凈之分一樣,猶太人對賺錢的對象也是不加區分的。只要能賺錢,達成生意協議,能從對方手中得到錢,就可以做。在猶太人的腦海里,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里的猶太人,還是共產主義社會里的猶太人,為了各自共同的目的,他們可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對付外人。在進行貿易往來時,無論你是美國人還是俄國人,無論你是西歐人還是非洲人,只要你和他的這筆交易能給他帶來利潤,他就可以和你交易。

猶太人觀念中,除了猶太人外,不管是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或意大利人等,一律被稱之為外國人。為了賺錢,不管你是哪一國的外國人,主張何種主義,信仰何種宗教,都是他們交易的對象。

要賺錢,就不要顧慮太多,不能被原來的傳統習慣和觀念所束縛。要敢于打破舊傳統,接受新觀念,同樣,要想賺錢,也是要打破成見的。試想一想,如果因為對方的思想意識不同,自己在原來成見的作用下,主動放棄了一次賺大錢的機會,豈不是太可惜,太不值得了!

金錢是沒有國籍的,所以,賺錢就不應當區分國籍,為自己圈劃種種限制。猶太人聰明地認識到這點,他們認識得早,所以他們很團結,結合在一起共同賺外國人的錢,這就是他們成功的所在!

猶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如果他們沒有這種意識,卻因為國籍、思想意識形態的制約,而拒絕相互間的聯系,他們的力量薄弱,在世界各地又受歧視,那么,他們何以對付這復雜的世界呢?他們還能在商業上取得如此高的榮譽嗎?他們能成為當今的金融之王嗎?當然不能!

別怕沒人買得起

有錢人都買得起奢侈品,這一部分人雖占全國人口的少數,卻占有全國金錢的多數,賺這部分人的錢,效益必定很高。

一個日本的猶太商人受80/20法則的指引,在鉆石生意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鉆石是一種高級奢侈品,它主要是高收入階層的專用消費品,一般收入的人是購買不起的。而從一般國家統計數字來看,擁有巨大財富,居于高收入階層的人數比一般人數要少得多。因此,人們都存在這么一個觀念:消費者少,利潤肯定不高。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到,居于高收入階層的少數人卻持有多數的金錢。

日本猶太商人就看中了這一點,他把鉆石生意的眼光投向占人口比例“20”的有錢人身上。猶太商人抓住時機開始尋找鉆石市場。他來到東京的某百貨公司,要求借該公司的一席之地推銷他的鉆石,但是該公司根本不理他那套:“這簡直是亂來,現在正值年末,即使是財主,他們也不會來的,我們不冒這種不必要的風險。”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

但他并不氣餒,堅持以80/20這條萬無一失的法則來說服百貨公司,最后取得該公司一角:郊區分店。分店遠離鬧市,顧客很少,生意條件不利,但猶太商人對此并不是過分憂慮。鉆石畢竟是高級的奢侈品,是少數有錢人的消費品,生意的著眼點首先得抓住財主,不能讓他們漏網,以賺取占錢“80”的人的錢。當時百貨公司曾滿不在意地說:“鉆石生意一天最多能賣2000萬元,算不錯了。”猶太商人立即反駁:“不,我可以賣到2億元給你們看。”這在商人看來,無疑是狂人的說法了。但猶太商人胸有成竹地說出這句話來,無疑是源于80/20法則的信心。

事實上,80/20法則的魔力很快就顯示出來了。首先,在地點不好的分店,取得了一天6000萬的好利潤,大大突破一般人認為的500萬的效益估量。當時正值年關賤價大拍賣,吸引了大量顧客,猶太商人就利用這個機會,和紐約的珠寶店聯絡,運寄來各式大小鉆石,幾乎都搶購一空。

接著,猶太商人又在東京郊區及四周,分別設立推銷點推銷鉆石,生意極佳。任何商店都沒有下過每天6000萬元的記錄。相反百貨公司由于開始沒有抓住占錢“80”的有錢人的機會,當全國各地銷路大開時,才低頭提供攤位,結果效益反而不如其他本來相對蕭條的商點。

這樣到了第二年春天,猶太鉆石商的銷售額突破了3億日元,就連四周地區的買賣,也超過了2億日元,猶太商人實現了曾許下的狂言。

鉆石生意成功了,奧秘在哪里?

別怕沒人買得起。

百貨公司對此有過懷疑,他們認為鉆石商品就好比美國卡迪拉克牌或林肯牌豪華小轎車,國人能夠購買的很少,因此銷路一定不好。而猶太商人卻不這么想,他把鉆石看成稍微高級的國產小轎車,是有錢人都買得起的奢侈品,這一部分人雖占全國人口的少數,卻占有全國金錢的多數,賺這部分人的錢,效益必定很高。

沒空子可鉆時才能達成交易

每一次商業交易,就是一次智能的較量。猶太商人從不給壞商人機會,他們往往要事先了解對方的實力與信譽,同時還要了解自己的實力與風險。

猶太人除自己之外,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在遇到金錢問題時,表現出過分的小心。因而,無論商人有多壞,猶太商人在與之交易中,總會認真研究所在國的法律、市場、公司前景,甚至個人喜好等,在確證對方沒有空子可鉆時,才可能達成交易。

在碰上真正的壞商人時,猶太人并不覺得有什么可怕的,因為他們會留給自己很多時間做實地觀察。一個商人如果對對方公司的具體實力、信譽一無所知,那才是真正令人擔憂的。猶太商人對于這一點體會很深,他們親自實地考察,從不輕易相信別人所提供的材料。

每一次商業交易,就是一次智能的較量。猶太商人從不給壞商人機會,他們往往要事先了解對方的實力與信譽,同時還要了解自己的實力與風險。他們的膽識與冒險是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礎上的;他們這樣理智的決策通常會避免較大的過失。猶太商人只有在掌握了對手所有資料后,經過分析確證,通過雙方實力對比,以及對所有可能存在的漏洞的把握后,交易才能完成。如果對方試圖設下圈套,猶太商人會步步緊逼,消除一切隱患,不讓對方有制造麻煩的機會。

猶太人的商業聯系網十分寬廣,他們積極發展與外商的合作關系,建立起聯合公司。盡管如此,猶太商人對于外國人履行協議的能力仍持懷疑態度。對于協議中的內容,仍小心謹慎。為了使對方遵守并履約,他們將直接派人采取其他方式實施監督。

為了防止生意場上的騙局發生,猶太商人總能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如一位美國的猶太商人,擬從法國進口一批女式手套。在貨物抵達美國后,須先支付一筆昂貴的進口稅。為了省下這一筆錢,他采取了周密的策略,先將從法國購進的一萬副手套一分為二,只將其中的上萬只左手套發運美國。手套抵達后,一直沒人去取,直到過了提貨期,當海關將這批手套視為無主貨拍賣時,發現全是左手套,沒人購買,而這位商人便以最便宜的價格買下了這批貨。不久以后,他們又在另一處港口進口了另外的一萬只右手套。這一交易原則也說明,在交易發生時,只要做得滴水不漏,任何原則都會為你所用。

此外,如果真正碰上了互為對手的壞商人,他們就會給對方布置好陷阱。這自然離不開杰出的間諜師們的合作。猶太商人會以重金聘請那些無所不在的間諜,幫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挫敗競爭對手。在猶太商界里那些偉大的商業奇才,他們自己就是最杰出的間諜。他們長期處于不敗之地,沒有被那些壞商人所擺布,就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情報,利用最新的信息,完善自己的計劃,訂立健全的契約,最終促成交易的正常進行。

破譯信息能幫人搶占先機

商場上機會均等,在相同的條件下,誰能搶占先機,誰就能穩操勝券。而搶占先機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獲取并破譯有關信息。

對于一個長期缺乏保障的民族來說,有時一個信息就可能決定生死存亡。由這樣的傳統出發,猶太商人形成了對信息的高度重視與敏感。

商場上機會均等,在相同的條件下,誰能搶占先機,誰就能穩操勝券。而搶占先機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獲取并破譯有關信息。

事實上,猶太人的消息靈通是世界聞名的。

在這方面,羅斯柴爾德家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實例。羅斯柴爾德家族遍布西歐各國,這種分布既使這個家族較易于獲得信息,也使各種信息具有了特別重大的價值:在一地已經過時了的信息,在另一方可能仍具有巨大的價值。為此,羅斯柴爾德家族特地組織了一個專為其家族服務的信息快速傳遞網,在交通和通訊尚未快捷的時代,這個快件傳遞網發揮的作用決不容忽視。

19世紀初,拿破侖和歐洲聯軍正艱苦作戰,戰局變化不定、撲朔迷離,誰勝誰負,一時很難判斷。后來,聯軍統帥英國惠靈頓將軍在比利時發起了新的攻勢,一開始打得十分糟糕,為此,歐洲證券市場上的英國股票比較疲軟。

倫敦的納坦·羅斯柴爾德為了解戰局的走向,專程渡過英吉利海峽,來到法國打探戰況。當戰事終于發生逆轉,法軍已成敗勢之時,納坦·羅斯柴爾德就在滑鐵盧戰地上。納坦獲悉確切消息后,立即動身,趕在政府急件傳遞員之前幾個小時,回到倫敦。羅斯柴爾德家族靠信息之便而占了先手,他們動用了大筆資金,乘英國股票尚未上漲之際,大批吃進。短短幾小時后,隨著政府信息的公布,股價直線上升,轉眼之間,羅斯柴爾德發了一筆大財。

這則軼事屬于金融界的傳說,猶太人把這種捕捉信息提前決策的金融技巧歸之于羅斯柴爾德家族,顯然是人們對他們信息方面的“精明之處”的認可。

幫助的人越多,生意做的越大

生意成功沒有固定的模式。幸運從來不主動光顧你,要靠自己去尋找、去爭取。生意經營中,給別人幫助的同時,其實也為自己創造了最好的成功機會。

20世紀50年代初期,有個叫丹尼爾的年輕人,從美國西部一個偏僻的山村來到紐約。走在繁華的都市街頭,啃著干硬冰冷的面包,他發誓一定要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然而,對于沒有進過大學校門的丹尼爾來說,要想在這座城市里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簡直比登天還難,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拒絕了他的求職請求。

就在他心灰意冷時,有一天,他接到一家日用品公司讓他前往面試的通知。他興沖沖地前往面試,但是面對主考官有關各種商品的性能和如何使用的提問,他吞吞吐吐一句話也答不出來。說實話,擺在他眼前的許多東西他從未接觸過,有的連名字都叫不出來。

眼看唯一的機會就要消失,在轉身退出主考官辦公室的一剎那,丹尼爾有些不甘心地問:“請問閣下,你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主考官彼特微笑著告訴他:“這很簡單,我們需要能把倉庫里的商品銷售出去的人。”

回到住處,回味著主考官的話,丹尼爾突然有了奇妙的感想:不管哪個地方招聘,其實都是在尋找能夠幫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既然如此,何不主動出去,去尋找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想,總有一種幫助是他能夠提供的。

不久,在當地一家報紙上,登出了一則頗為奇特的啟事。文中有這樣一段話:“……謹以我本人人生信用作擔保,如果你或者貴公司遇到難處,如果你需要得到幫助,而且我也正好有這樣能力給予幫助,我一定竭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讓丹尼爾沒有料到的是,這則并不起眼的啟事登出后,他接到了許多來自不同地區的求助電話和信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浑源县| 绍兴县| 中方县| 扶余县| 旬邑县| 林甸县| 巩义市| 黔江区| 桓仁| 岱山县| 博罗县| 张掖市| 贡觉县| 永胜县| 呼玛县| 澄迈县| 来宾市| 城口县| 阳朔县| 电白县| 黔江区| 武义县| 蕲春县| 岳池县| 陆河县| 浠水县| 陕西省| 双牌县| 东明县| 吉木乃县| 德清县| 石泉县| 庆云县| 库车县| 衡水市| 广汉市| 台北县| 莆田市| 和田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