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關于本書的書名,應該叫《紫禁城六百年》還是《故宮六百年》,我思量了很久。出于慎重,我專門請教了鄭欣淼先生、趙國英女士等師長,他們一致認為無論叫《紫禁城六百年》還是叫《故宮六百年》都沒有問題,只是角度不同而已。紫禁城偏重于建筑,故宮則側重于這座“舊宮殿”及后來的故宮博物院,它們的歷史都是六百年。反復思量,我覺得《故宮六百年》更切合我的本意。
我要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臧永清社長、應紅總編輯,責任編輯趙萍、薛子俊,封面設計崔欣曄,他們為此書能夠在紫禁城六百周年之際出版而付出心血;感謝故宮博物院領導對我的寬容與支持;感謝李少白先生、李文儒先生等人為本書提供了精美攝影作品;感謝趙廣超先生為本書提供了故宮地圖;感謝香港《大公報》管樂女士,本書一邊寫作一邊在《大公報》上連載;還要感謝《當代》雜志主編孔令燕,幾乎在本書出版的同時,用一整期的完整篇幅發表了本書全文(《當代》雜志2019年第六期),感謝《當代》編輯石一楓兄多年來一如既往地編發我的作品,這是我第一次在一期雜志上發表一部長卷式的作品。此時我突然發現自己像一個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在作品發表之前,既有按捺不住的期盼,又有難以控制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