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中國議題(2)

  • 外國政要答記者問
  • 周成龍編
  • 5205字
  • 2014-02-14 14:15:03

答:當時上海周邊華東地區(qū)遭受了嚴重的水災,我和飛行員說,盡可能低空飛行,只要不擾民就行。我希望親眼確認水災的情況。我和李鵬先生說,有什么我們可以做的,請告訴我們,我們盡可能提供幫助。飛機上所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在第一次的首腦會談上我就說了這件事。至于和美國的關系,美國和日本打過仗,但是美國的民主有廣大的胸懷,美國想要把日本變成一個有經濟實力的民主國家,所以戰(zhàn)后他們采取了占領政策。我目睹了這個發(fā)展過程。和這樣的國家搞好關系是一件好事。坦率地說,看到歐洲的實際情況,有很多問題,比如齊奧塞斯庫,最后與民主主義背道而馳。日本變成一個類似于美國那樣的民主國家是很幸福的。大家都會變得好起來。美國也想把伊拉克引導為一個以日本為模式的民主國家,但結果卻全然不同。美國占領日本時,日本沒有發(fā)生恐怖事件。但在伊拉克,美軍遭到很多恐怖襲擊,美國也提出要注意到伊拉克和日本的不同。日本是在戰(zhàn)后建設國家時,以美國為模式,結果實現了經濟成長。戰(zhàn)后日本的前進方向沒有錯。我和德國的關系比較密切,東德最后的總理漢斯.莫德羅對我說,日本沒有學錯教科書。這是很寶貴的一句話。在這個意義上,我現在也堅信,日本建成了一個以美國為樣本的自由、民主的國家。戰(zhàn)后美國和日本的關系有時會遭到歐洲的抱怨,在中國看來,中國也作了很多好的事情,而日本卻一邊倒。我知道有這些批評,對此我們謙虛接受。如果從結論開始說,我們和中國要雙贏。

問:你如何評價麥克阿瑟?今天日本國家的格局,乃至日本的憲法,都深深地留下了麥克阿瑟的印記。

答:我印象中的麥克阿瑟,他一直是上汽車、下汽車,沒有特別的親近感。那個人當時是最高司令官,我懷著敬意看他。當時我只是個學生,也不能碰到他,和他說Hello。我相信麥克阿瑟的善意,他希望日本成為美國式的國家,所以才那樣去做。雖然他壯志未酬離開日本,但他相信日本一定會成為民主國家。

問:2002您見江澤民主席,江主席說,中日友好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您如何看中日關系的未來?

答:江澤民的日語非常流利。在當首相之前,我做過日本海外協(xié)力機構(JICA)向海外派遣志愿者的負責人。一開始,我并沒有積極地向中國派志愿者,我說要等一等。江澤民不知道從哪里知道了這件事,他和我說,那是個很好、很出色的制度,請多多地向中國派。于是我說,既然閣下如此說,我現在是委員長,我回國后,一定派遣。1984年中日友好醫(yī)院剛剛建成,1986年向中國派的第一批協(xié)力隊成員,就是派到中日友好醫(yī)院的護士,并一直持續(xù)到今天。這之后我也和江澤民時有見面,中國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開始覺醒,江澤民建議我去上海見黃菊市長,因為上海在環(huán)境方面努力不夠,中國受到了世界上的很多批評。他對我說,你去上海,以在環(huán)保領域先進國家的身份,督促黃菊在環(huán)境方面多努力。是江澤民這樣對我說的。我從北京回日本的路上,在上海停留,見了黃菊。我當然不能說江澤民派我來教你,我把話變了一下,說江澤民讓我來上海,看浦東開發(fā)。他們陪我看浦東。水災的時候,浦東開發(fā)區(qū)還沒有規(guī)劃。我和黃菊說,必須好好推動環(huán)境保護。在日本和中國之間通常會吹偏西風,原因不在日本,也不在中國,但浦東建成之后,如果隨意排放,就會發(fā)生(污染)問題。后來黃菊去中央,成了副總理,我再見他的時候說,我當時好像很內行地向你提了很多建議,黃菊說他還記得,他說有過外長經驗的黃華,也了解環(huán)境問題。如果在中國介紹日本的環(huán)境保護,請叫上黃華。當時在南京上海,經常舉辦環(huán)保方面的研討會。黃菊請我以日本代表的身份參加。這之后我有幾次因為環(huán)境問題訪問了中國。中國還請我去看教育,我去了新疆的烏魯木齊和吐魯番,那些地方的義務教育還沒有普及,當時中國說上海和北京可以在幾年之內百分之百普及義務教育。中國要求我們介紹義務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我也盡力做了。

問:日本新首相鳩山由紀夫和韓國總統(tǒng)李明博剛剛訪問了北京,三國提出了東亞共同體的概念,對此您有什么評價?

答:如果三方真的齊心協(xié)力,對東亞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有一個擔心,目前的說法是沒有美國,把美國排除在外。以前馬哈蒂爾在我當總理的時候也曾對我說,做一個東亞東共同體,EAEC。當時的美國副總統(tǒng)奎爾飛到東京,和我說,要在首相官邸之外的地方,不見媒體,有秘密的話要說。他說,如果日本參與,我們會很為難,因為沒有美國的參加。當時奎爾查了日程,知道我馬上要和馬哈蒂爾會談,美國知道后馬上就來了,希望日本不要給出同意的答復,美國對此表示非常擔心。當然,最近美國不再那么獨斷專行了,如果讓美國有同樣的想法,即使三國好不容易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我擔心實際發(fā)展中也會發(fā)生不順利不平穩(wěn)的事情。我和鳩山兄弟關系很好,我希望我的坦率的意見可以傳到他那里去,他還沒有回復。鳩山君想做這件事情是確定的。

問: 海部先生對中日關系的發(fā)展有什么建議?

答:幾年前的日中經濟關系在世界上排第幾位?今天又如何?曾經是日美貿易額排在第一位,三年前日中貿易額已經超過去了。中國是世界第一的生產工廠。希望中國日本韓國一起合作,在亞洲起到領導作用。鳩山君現在也是這樣說的。日本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有傲慢的心情。我們也把這個內容引入到學校教育,讓學生們學習。我也給文部省提各種建議,這些話我也和文部大臣們說過。我和中國的幾位教育部長說過同樣的話,我和何東昌先生、他的前任李鵬先生,都說過同樣的話。總之,在日中關系上,中國應該更加自信。

★鳩山由紀夫:就訪華和東海等問題答中國記者(2009年8月31日)

在8月25日進行街頭演講時,面對“如果您當選首相,是否打算今年年內訪問中國?”的問題,鳩山由紀夫表示,“如果可行的話,我會去(中國)。”

1996年民主黨成立后,第一個訪華代表團就是由鳩山率領的,這也是鳩山就任黨首后訪問的第一個國家。鳩山再次擔任民主黨黨首后的第一個出訪國家還是中國。

鳩山本人高度重視中日關系,他一直認為日本和亞洲的發(fā)展、東亞共同體的實現都離不開中國的幫助,所以更該強化中日關系。

如何強化中日關系?鳩山主張友愛外交,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關系,還要加強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互信,減少兩國百姓之間的誤解。

至于增進互信的方法,鳩山認為應該關注中國的需求,在兩國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加強合作。比如,亞洲和平安全保障領域、全球變暖問題和核裁軍等方面。此外,對于兩國存在的諸多分歧,他也主張通過誠懇、坦率的對話來解決。

不過當選首相后,鳩山的“中國策”到底怎樣,在今后的對華關系中,他的“友愛原則”將發(fā)揮何種作用,還有待觀察。雖然鳩山所倡導的“友愛外交”是一種均衡外交和不強加于人的外交,但其不可能偏離日整體國家利益需要,也難以忽視黨內其他各派意見。在鳩山于8月11日舉辦的記者會上,本報記者也就相關問題向鳩山本人求證。

《國際先驅導報》:您以前曾經提出過“亞洲不戰(zhàn)共同體”的概念。請問,成為首相后是否會推行這一政策?

鳩山由紀夫:中日關系已經進入戰(zhàn)略互惠關系,今后如何深化戰(zhàn)略互惠的內涵,這是一個關鍵。構建亞洲不戰(zhàn)共同體是我一直以來的信念。在民主黨內并不是所有議員都支持,這今后還會在黨內進行討論。我會努力爭取黨內更多議員對這個提案的支持。不再戰(zhàn)爭是亞洲各國共同的心愿,我們希望將這個亞洲各國的心愿具體化。

《國際先驅導報》:有一些人認為,您成為首相后可能會在東海油氣田開發(fā)等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請問您如何回應此種擔心?

鳩山由紀夫:我覺得不是這樣。中日之間今后要不斷構筑相互信賴。在此基礎上,來解決這一問題。當然,中日兩國在這個問題的主張上還可能有分歧,但我認為雙方與其集中在分歧上,不如一起朝著問題的和解而努力。這種努力很有意義。我認為對于中日關系上的很多懸案,雙方都可以坐下來好好地討論、為解決一個個的問題而共同流汗。這正是一個強化兩國信賴關系的過程。

★基辛格:中美建交具有歷史性意義(2009年1月10日)

中美關系三十而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功不可沒。他1971年7月對中國的秘密訪問,成功結束了中美兩國22年沒有高層接觸和交往的歷史。在此后30多年時間里,基辛格博士一直關注和促進中美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他的貢獻有目共睹。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在紐約基辛格咨詢公司辦公室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者問(以下簡稱“問”):您如何評價您對中美關系正常化的貢獻?

基辛格博士答(以下簡稱“答”):美中關系正常化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大事。鮮有政治領導人能幸運地參與如此重大事件。就其持久性影響和對世界的重要性而言,我將打開中國的大門和實現與中國關系的正常化列為我職業(yè)生涯中的重大事件。

問:面對21世紀的新挑戰(zhàn),中國和美國應如何提升雙邊關系?

答:我認為,將美中關系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面臨建立一個新的國際金融和政治體系的共同任務。這需要世界最大發(fā)達國家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進行合作。我們需要立即著手做的事情是,擴大美國和中國之間對話的量與質,以便我們能在雙方所能提出的共同課題上取得一致意見。我們需要為美中關系找到新定義。

問:展望未來,您認為下一個30年中美關系的新重點應是什么?

答:當務之急是幫助世界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因為我們做其他事情的能力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從長期看,美國和中國應在環(huán)境、能源以及應對世界危機、為和平做貢獻等問題上制定相應政策。

問:兩個星期之后,當選總統(tǒng)奧巴馬將就任。考慮到他的背景和觀念,您如何看待這些新因素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答:在最近的選舉中,我支持麥凱恩參議員。盡管如此,我公開表示,我衷心希望當選總統(tǒng)奧巴馬獲得成功。我將盡全力支持他。我相信,奧巴馬將得出這樣的結論:對美國而言,保持與中國的友好關系是核心問題。自1971年以來,美國一直同中國保持友好關系,這是美國30多年來的連續(xù)性政策。我為此感到驕傲。我認為,不論當選總統(tǒng)奧巴馬以前的背景如何,他都將繼續(xù)這一傳統(tǒng)。

問:如果您今天重新寫《大外交》一書,在涉及中國的部分您將增加什么內容?

答:在我寫這本書之后10年內,中國發(fā)展得比我預想的要快。中國比當時更深地融入了國際經濟體系。但是,我不會改變本書的基本方向。我將會增加如下內容:合作的機會增加了;世界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美國雖仍是最強大國家,但已不是處于全面主導地位的國家。所有這一切,都要求對國家間關系進行某種重新估量,但是還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變化。

★施羅德:山西,一方科學發(fā)展的熱土(2008年6月7日)

6月7日上午,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先生在并出席了由中央和省、市十幾家媒體及香港部分媒體記者參加的媒體見面會,并就大家共同關心的中德經濟合作、我國企業(yè)發(fā)展、中德文化交流、是否參加奧運會開幕式等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山西電視臺記者:施羅德先生您好,您首次來山西訪問,對山西印象如何?山西作為中國能源和重化工省份,在經濟發(fā)展方面您有哪些好的建議?

施羅德:我認為我不應給山西提出什么樣的建議,因為我的印象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對山西整體工作的領導是非常正確的。山西非常重視煤礦的安全,同時保證在煤礦發(fā)展中重視環(huán)保,進行更高效的開采,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我們都認識到,經濟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是并行不悖的,只有經濟高速的發(fā)展,才能夠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重視自然和生態(tài)的保護,不論是從經濟意義上來說,還是從政治意義上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正確地處理兩者的關系,才能夠有更好的發(fā)展未來。現在山西正在進行產業(yè)的重組,這種重組也包括發(fā)展一些新興的產業(yè),比如說發(fā)展一些技術含量更高的產業(yè),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勞動就業(yè)崗位的現代服務業(yè),這是山西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我現在對山西的總體印象是非常積極的。

山西日報記者:山西是中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目前在煤礦安全生產、節(jié)能減排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正面對許多現實的問題,您對此有何看法?山西和德國是否在這些方面存在廣泛合作的前景?

施羅德:我認為中德雙方在此方面有巨大的合作潛力,這些合作包括:煤礦的安全建設,開采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建。現在山西的許多煤礦企業(yè)管理者認識到,煤礦的經濟發(fā)展和煤礦的安全是密不可分的。今年4月份的時候,德國知名礦業(yè)大學波鴻理工大學和著名的中國礦業(yè)大學在柏林簽署了兩項合作協(xié)議,一項是雙方計劃將來在煤礦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方面進行更好的更緊密的人員培訓,另一個合作意向是研究將德國已有的解決方案應用到中國的硬煤開采中。山西省的許多人去過德國的魯爾區(qū),對德國的煤礦開采地區(qū)的了解,也可以在雙方未來的合作中發(fā)揮作用。

太原日報記者:施羅德先生,您在擔任德國總理期間曾經先后六次訪問中國,為德中戰(zhàn)略伙伴關系建立與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您對中國東北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產業(yè)結構的轉型很感興趣,還將積極參與中國中西部地區(qū)的開發(fā)。山西作為中國一個重要的能源基地,擁有豐富的煤層氣資源,請您談談此行的目的,以及是否有在山西尋求合作的意愿?今年9月份將舉行2008年中國 (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yè)博覽會,您有興趣組織一些企業(yè)來參加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和田县| 都匀市| 绥化市| 龙南县| 天长市| 开化县| 新密市| 普陀区| 高淳县| 永靖县| 平乐县| 正镶白旗| 叙永县| 如皋市| 天津市| 同德县| 宜春市| 翁牛特旗| 凤庆县| 东明县| 东明县| 合作市| 崇义县| 堆龙德庆县| 桦南县| 琼中| 祁门县| 白沙| 方山县| 仙游县| 云浮市| 达拉特旗| 揭东县| 中阳县| 尤溪县| 商水县| 徐州市| 应城市| 凤山市|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