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服之王 : 優衣庫掌門人柳井正
- 張斌
- 1568字
- 2020-07-02 17:40:47
[第一章] 懵懂的青春期
從童年說起
1949年,是二戰結束后的第四年,作為柳井家的四個兄弟姐妹中的長男,柳井正出生在日本山口縣西部地區名叫宇部市的銀天街。那時,銀天街在宇部市屬于首屈一指的繁華商業街,直到柳井正考上早稻田大學去東京之前,18個年頭的人生都是在這里度過的。
柳井正在報紙的報道中如此回憶他的童年時代:
“我還是個孩子時,日本正逢經濟高速增長期,商業行情也越來越好,商業街也充滿了生機。煤礦周圍有很多性格粗暴的人,出手很大方,但是那個地方偷盜的人也不少,稍微不注意就有客人拿著襯衫和毛衣逃走了。那時候也經常能夠看見店員在后面追小偷的情景。”(《日本經濟新聞》,2006年10月16日)
在柳井正年幼的記憶中,還有那些脖子上掛著募捐箱,邊拉奏手風琴邊抽簽度日的傷殘軍人,那些穿著破爛、無家可歸的人,還有那些門可羅雀的商鋪,對他而言,是一段內心復雜的時代。好在當時每個人都在努力嘗試著讓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每天早晨,城市的每一條街道,都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上班男女,拎著皮包貫入各個辦公大樓;晚間的電視節目中也早已找不到任何宣傳法西斯思想的橋段了,娛樂節目開始不斷增多。日本的戰敗,讓民眾們終于回歸了理智。
柳井正的父親柳井等便是這樣一個典型。就在柳井正出生的這一年里,柳井等在山口縣的宇部市創立了男士服裝零售店“小郡商事”,以販賣和定做高級男式西裝為主。
在這之前,柳井等一直在伯父開的西裝店里做學徒工。在所有活計里,學徒工是最辛苦且工資最少的一個工種。那些店主們總是打著教學收徒的口號,實則堂而皇之地使用這些廉價勞動力,不論是端茶倒水還是取信送報,這些統統都歸屬于學徒工的工作范疇。所以學徒工想要學到真正的經商門道,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夠悟到根本、抓到精髓的。
柳井等深諳此道,所以在學徒的過程中格外用心。很快,那種從傳統的樓道里一步步走來的西裝店,其所保留的最古老、最傳統且最死板的經營模式在柳井等的腦海中形成了。于是柳井等漸漸生出了自己開店的想法,作為師父和長輩,其伯父自然不會阻礙他的發展。就這樣,柳井等帶著自己從伯父那里學到的手藝和經營理念自立了門戶,店鋪就開在了臨近車站的商業街上。
當時,為了節省開支,柳井正與家人就擠在店鋪的小閣樓上,他的“房間”只是一個十分狹小的空間。他每天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坐在自己的“小房間”里去看外面的世界,這看起來百般無聊的時光,卻也充滿了樂趣。因為柳井正發現在他家附近陸陸續續開了很多玩具店和書店,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玩具和動漫書的,柳井正也不例外。
那個時候,柳井正總是望著那些玩具店,眼中充滿了期待。當時全家人的生計都在父親柳井等一個人的身上,再加上西裝店這一行業的特點在于,可能某一個訂單做成了,取得的盈利就足夠全店鋪的人過上一陣好日子。但往往現實情況卻是,總是需要等好久才能迎來一個比較大的訂單。這不是正常的生存之道,但柳井正一家卻只能靠這種模式來維持生計,因此,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那些琳瑯滿目的玩具,柳井正只有看看的份兒。在他小小的腦袋里,漸漸衍生出一個想法:長大以后要開一家玩具店,這樣所有的玩具就都是自己的了。
比起玩具,書籍似乎要實惠得多。于是柳井正大部分的時間都泡在書店里,沉浸在書中那些他未曾接觸過的領域中。時間一長,柳井正和書店的老板也熟悉了起來。書店的老板是一個略微有些禿頂的男人。因為和柳井等的西裝店鋪是鄰里關系,老板對柳井正就顯得格外寬容。柳井正喜歡漫畫,所以書店每次有新漫畫上市的時候,老板總是不忘喊柳井正來先過把眼癮。老板還時不時地把一些過期書刊贈送給他,這讓柳井正感激不盡。
在這個書店老板的身上,柳井正感受到的不僅是鄰里之間的和氣,他似乎更看到了自己期望中的父親的影子,父親應該是和藹的,對孩子們也總是充滿了笑容??蛇@一切也只能是自己的幻想,因為父親柳井等從未對他這樣和藹過,柳井等的教子之道,只有兩個字——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