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勝中層:中層管理者的九項修煉
- 魯軍
- 1462字
- 2020-07-03 17:02:35
序言 中層——為誰而生,因何而勝?
關于這本書,我想從一個真實的管理案例談起。
W是某網絡公司新提拔的中層,在設計部擔任主管。為了凸顯自己,W經常把老板布置的任務掛在嘴邊,每當老板從身邊經過時,他都故意以老板的名義教導下屬要服從自己的安排:“老板特別交代過,這個項目不能有任何紕漏,每一步你都要按照我說的去做。”
W自信滿滿地認為,這樣的做法既能在下屬面前扮好“黑臉”,樹立威信,又能在老板面前扮好“白臉”,使其認為自己是得力的左膀右臂,更能凸顯自己的個性。這讓他自鳴得意。
沒過多久,W就覺察到了下屬的不滿。他們對W的態度很淡漠,吃飯時刻意避開他。W想不通,他認為自己平時對待下屬的方式完全是負責的表現,也是他的做事風格。
有一次,W把一個項目搞砸了,眼看老板陰沉著臉走過來,還沒等老板質問,他就先對一位下屬發了脾氣:“你自己跟老板好好檢討一下,為什么會搞砸?哪里出了問題?”
意外的是,老板并沒有將怒火轉發到這個下屬身上,而是讓那個下屬先去好好工作,然后把W叫到辦公室,說:“我想跟你談幾個問題:第一,我始終都是直接給你授權,結果也應當由你承擔。下屬犯了錯誤,你要承擔80%的責任。第二,你不必刻意假扮黑臉。我知道新上任的中層都需要在下屬面前樹立威信,也希望展示自己的能力,但你忽略了一點,雖然你以我的名義教導下屬,但沒有從我的立場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聽完老板的話,W心里憤憤不平。他心想:“我只是受雇于你,又不是為你而‘生’,憑什么這樣要求我?”之后,W還是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做事,無視老板的告誡。見其不思改正,老板只好讓W另謀高就。
身為中層的W,到底敗在哪兒?或者說,他對中層管理者的認知,存在哪些錯誤呢?
讓我們回顧他最后的心理動態——“我只是受雇于你,又不是為你而‘生’”,這句話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關鍵點:企業為什么要設置中層管理者的職位?中層是為誰而生的?
當一個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或老板),沒有時間和精力,或不適合直接從事某項工作時,就需要設置中層管理者的職位,幫他解決無法親力親為的事。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層就是為高層(或老板)而生的。這屬于管理學上的一種“替代效應”,即當上級有任務脫不開身時,中層應當自動自發地站在上級立場,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保證企業正常運轉。
什么是站在上級立場,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呢?這是很多中層管理者弄不明白的問題,W就是其一。
所謂站在上級立場,不是指此時的你就是上級的角色,就能用上級的名義壓迫下屬,讓其絕對服從;而是在代替上級處理問題時,設身處地地從上級的利益出發,以上級平日處理問題時的原則、態度、意見為導向,盡可能圓滿地解決問題。
中層很重要,但又不好做,原因就在于它處在一個夾層,既要處理好與高層的關系,被上級管理;還要處理好與下級的關系,管理好下屬。這需要中層管理者對自身的位置有一個清晰而準確的認識,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從錘煉自身做起,在言行舉止上打造個人魅力與能力,培養出優秀的個人品質和良好的職業素養。
鑒于此,這本書選擇以中層管理者的自我管理為起點,到職業能力的錘煉、工作方法的引導,再到自身心態的培養,形成一個較為系統的中層管理者修煉手冊。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源自眾多中層管理者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并精選了大量經典、實用的案例,對中層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提供了具體的、可操作的解決方法和技巧。
最后,祝愿每一位中層管理者都能打造出自己獨特的感染力、領導力與號召力,具備令人心服口服的能力,成為企業的骨干與脊梁,成為受企業歡迎、受高層欣賞、受下屬尊敬的中層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