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仍先前告訴加班費藍衣蒙面人是棋圣趙弈,郭圣通聽完加班費敘述經過,明白抓到棋圣趙弈就能得知劉木仍下落。幻世魔方能隱身保護加班費,加上魔方沒有格式化還原,能判斷出劉木仍目前依舊存活。只是幻世魔方距離劉木仍太遙遠,魔方與腦電波失去聯系才自動收縮。
王莊據點,八扇盟技術人員和資料輜重已經轉移,棋圣趙弈交出劉木仍佩劍宣稱劉秀被抓獲。王莊據點一陣歡呼雀躍,隨后最后一支轉移隊伍,朝東北方的邙山轉移。八扇盟必經之路要穿過麻櫟林,枝繁葉茂的麻櫟林中雜草叢生。蒙面頭目身穿自制吉利服,與手下埋伏在林中觀察走來的八扇盟隊伍,這是中常侍張永控制的影士。
樹上眺望的影士做出手勢,表示伏擊目標正在靠近,周圍頭戴雜草帽的影士們心領神會。麻櫟林里大量弓弩開始此起彼伏的上弦,影士頭目端平狙擊踏張弩,等待倒霉的趙弈出現在射程內。這種狙擊踏張弩精度非常高,制作復雜需要反復調校精度,效果遠勝南陽祭壇上劉木仍使用的藝術品。其實王莽贈送劉木仍的踏張弩,只是儀仗觀賞用器,望山根本沒有瞄準刻度。
弩機的望山刻有密集標線,射手可以根據射擊目標的距離,選擇對應的刻度準線提高精度。弩機利用牙機高平處的“平射瞄準點”和望山刻度線與射擊目標三點一線。這種原理將弩機精度提高很多,帶有五條刻度的弩機望山,在戰國燕下都遺址也出土過。
這里要提到燕國遺址出土的乳釘標尺弩機,乳釘在青銅器上比較常見,用凸起的乳突排成單行或方陣的紋路。青銅弩機的望山乳釘標尺和箭簇前端,如同步槍頂端的照門缺口與準星。這種先進的設計在戰國時期出現,隨后銷聲匿跡。主要原因是加固弩臂的銅郭和乳釘式標尺不配套,造成威力巨大的踏張弩和腰張弩無法使用。同時不影響視線的小乳釘鑄造困難,戰場磨損后影響射擊精度。
……
用劉木仍為司徒府盡可能的換取利益,大司徒趙昭計劃陸續拉攏王家非嫡系勢力,派出中間人趙弈去王家談判。趙弈與八扇盟順路一起去北邙山,去找扶風道長報告好消息:中常侍張永的影士與趙家精銳聯手抓住了劉秀。
影士頭目繼續潛伏瞄準,等待趙弈進入最佳射擊范圍。寂靜的山林猝不及防亂箭齊發,接連受到打擊的八扇盟,已經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八扇盟以為是黑羽軍埋伏,立刻抱頭鼠竄四散逃竄,乘車的趙弈慌忙撩開車簾跳出。影士頭目緊盯一臉懵的趙弈,從望山后側刻線向右虛擬延伸,居于左右鉤牙間,對準簇端進行精度瞄準。隨著懸刀扣下,銅郭上軸心立刻高速轉動,弩弦迅速射出淬毒的弩箭。
倒霉的趙弈被毒箭命中,弩箭并沒立刻擊斃棋圣趙弈。混亂中,趙家隨行護衛立刻持盾圍攏,影士頭目已經確定目標中箭,周圍影士射出箭矢是鄭家常用型號。郭義指揮的四百黑羽軍,發現王莊空無一人,沿車軸印已經追趕到麻櫟林附近,影士們見狀井然有序撤退。
黑羽軍遇到潰逃的八扇盟,完全就是割麥子一樣收割生命,這些亂黨腦袋都能換賞錢的。此時趙弈大口吐出黑黏污血,脈搏已經非常虛弱。郭義發現的趙弈已經昏迷不醒,被毒箭命中后不能亂動要防止毒液擴散。感覺來不及送去搶救,索性把趙弈丟到一邊放棄治療,打算直接運回去給仵作驗尸。麻櫟林戰斗中黑羽軍損失很小,只有幾個黑羽軍搶人頭造成少量輕傷,消滅俘虜的八扇盟倒是有兩百多人。
郭圣通猜測是王莊據點伏擊劉木仍,于是從西郊據點趕往八扇盟王莊據點,趕到時黑羽軍在打掃戰場。解救劉木仍的線索暫時斷開,郭圣通懷疑這是那群蒙面人殺趙弈滅口。這種毒箭采用特殊型號的玄鐵箭頭,是宇國公輸鐵廠限量鑄造的頂級弩箭,這種造價昂貴的弩箭彈道穩定且穿甲效果極佳。通常配合造價昂貴的高精度狙擊弩使用,紫衣盟倒是也采購過這種弩箭,看來幕后黑手非富即貴。
宇國各郡縣已經開始查封八扇盟資產,至于繳獲的田莊店鋪產權證,不少被可惡的亂黨燒掉了。這些田莊店鋪如何處理,成為各級官吏朝思暮想的問題。各級官吏紛紛贊揚皇帝圣明,早該殺掉這頭富得流油的肥豬,宇國各郡縣的公庫私庫賬本都有不少增加。八扇盟躲進山林打游擊,用隱蔽的據點運送糧食,好在八扇盟在宇國境外還有不少產業。
依舊控制從宇國到貴霜帝國的貿易,只要八扇盟交州艦隊與玉門關外的商隊還在,絲綢香料都能帶來高額利潤。這世界羅馬帝國和原歷史一樣,在公元一一三年皇帝圖拉真率軍穿過高加索山,隨后向南征服尼西比斯與巴特內。當抵抗力衰弱后圖拉真分兵兩路進攻,艾登尼斯特拉、巴比倫、塞琉西亞、泰西封均被羅馬軍團占領。
圖拉真乘坐一艘偽裝商船南下印度恰拉,在波斯灣的入海口巴士拉港,圖拉真傷感的注視貨船:要是他像亞歷山大那樣年輕,他可能已經打過印度河了。很快圖拉真因患腦水腫離世,美索不達米亞各城市發起反攻,東部地區的統治非常不穩定,羅馬帝國的擴張暫時告一段落。
……
羅馬的老普林尼在公元一世紀就反對絲綢高成本的奢侈品,這僅僅能讓羅馬女性在眾人面前顯得光鮮。但是羅馬每年在東方奢侈品花費資金高達一億塞斯特斯(古羅馬貨幣單位),這個數值是當時羅馬造幣總量一半,并占去年預算百分之十以上。
羅馬在兼并埃及后,每年都有上百艘商船從紅海的米奧斯賀而莫普斯港前往印度,在印度帕塔南、科爾哈帕、哥印拜佗遺跡都發現當時的羅馬土罐、鏡子、眾神塑像。在印度西海岸和拉克代夫還發現大量羅馬錢幣,可追溯到奧古斯都統治時期。
在公元二世紀大規模商業交流已成常態,位于紅海岸邊的貝雷尼克港遺跡就表明,一批批來自爪哇與越南的貨物能被帶到地中海。近來考古發現的薄草紙文獻記錄了一份條款嚴格細致的合同:由印度穆澤里斯至羅馬的運貨合同。公元一世紀到二世紀,波斯釉面陶器的貿易量劇增,分別被銷往印度和斯里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