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咬春”的由來
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的“立”表示開始的意思。民間有句關(guān)于立春的諺語:“立春一日,百草回芽。”說的就是立春是春季的開始,從這一天起,冬天就算過去了,天氣越來越溫暖,草木生長,鳥語花香,一切都呈現(xiàn)出生機(jī)勃勃的景象。
立春也被稱為“咬春”。在這一天,人們常會從市集上買一個蘿卜來吃,這樣做的緣由是蘿卜是春季當(dāng)季的蔬菜。古時候的老百姓講究到什么時令吃什么食物,吃蘿卜的深意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
大人將新鮮的蘿卜給孩子咬幾口,寓意消除百病,迎接新春。這個習(xí)俗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立春前夕,人們正準(zhǔn)備收拾農(nóng)具,開始新的一年的耕種時,突然有一種怪病蔓延開來。
得了病的人渾身無力,頭昏眼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模樣看起來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樣。人們被這種傳染病折磨得苦不堪言,四處求醫(yī)問藥,但所有大夫都查不出病因,也不知道該如何對癥下藥。
本來應(yīng)該是熱熱鬧鬧的時節(jié),人們卻因為這種奇怪疾病的傳播,虛弱無力地躺在家中,一個個兒病懨懨的。
一個云游四方的道士來到村子里,他去敲一戶人家的木門,想要討一碗水喝,可是他敲了半天,卻沒有人開門。
道士又換了一戶人家,他一邊敲門,一邊朝院子里喊道:“家里有人嗎?打擾了,我想要碗水喝。”
過了好半天,才從屋里走出來一個中年男子。道士看到這個男子面色蒼白,步伐虛浮無力,像是生了一場重病。
“請進(jìn)來吧,廚房在那邊,道長請自便。”男子說了一句話,就上氣不接下氣,眼看要癱坐在地上。
道士連忙上前扶住男子,關(guān)切地問道:“你這是得了什么病?有沒有去看大夫?有沒有抓點藥吃?”
男子擺擺手:“沒用的,這些天來,我們村子里的人都得了一種怪病,渾身的力氣就像被抽走了似的,大夫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道士伸長脖子,四下張望,這才覺得村子有些不對勁,實在是太安靜了,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道士喝過水之后,向男子道謝,然后離開。他在村子里又察看了幾戶人家,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和那個男子一樣,身體虛弱無力,躺在家中無法出門。
這個道士懂一點醫(yī)術(shù),他給村子里的人號脈之后,發(fā)現(xiàn)他們所有人的脈象都很平穩(wěn),不像生病的樣子。
無計可施的道士不忍心就這樣離開,他對村民們說:“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會想出救你們的辦法。”
村民們用微弱的聲音感謝道士:“如果您能治好我們的怪病,我們一定會記住您的恩情并報答您的。”
道士來到村口的一棵百年古樹下,盤膝而坐,面朝南方。他雙手結(jié)印,口中念念有詞,從下午一直坐到太陽落山。
“有辦法了!”道士一躍而起,急匆匆離開村子,連夜趕到附近的一所道觀里。他在道觀的院子里刨出了一袋蘿卜。他背著蘿卜又急忙趕回村子,這時,天已經(jīng)微微發(fā)白,快天亮了。
道士敲開中年男子的家門,問道:“你家有公雞嗎?”
“有啊,在那邊的雞窩里。”男子一臉莫名其妙,指了指院子里的雞窩。他看到道士打開雞窩的門,抓起自家的大公雞,拔下雞尾巴上的幾根雞毛,扎在了地上。
道士抬頭看了看天空,又低頭看了看地上的雞毛,自言自語道:“快了,快了,馬上就可以了。”
“你這是在做什么?”中年男子好奇地問道。
道士笑而不語。原來,他在村口古樹下盤坐了好幾個時辰,是通過道術(shù)向三清祖師求助。
三清祖師看道士救人心切,便告訴了他救人的辦法,那就是等到立春這一天地氣通了的時候,給得病的人吃幾口蘿卜,疾病自然可以消除。
“你去通知村里的人都來這里集合,告訴他們,我找到了治病的辦法。”道士讓中年男子挨家挨戶去通知村民。
聽說怪病有辦法醫(yī)治了,大家連忙來到中年男子的小院里。可是,道士既不發(fā)藥,也不說話,只是專注地盯著地上的幾根雞毛。
大家就這樣靜靜等著。過了一會兒,公雞開始打鳴,太陽慢慢從山的一邊升起,扎在地上的雞毛突然抖動了幾下。
道士驚喜地喊道:“地氣通了!地氣通了!”
隨后,道士讓大家排隊,每人啃幾口他帶來的蘿卜。果然,不出半個時辰,大家都恢復(fù)了精氣神。
“恩人哪,你救了我們!”村民紛紛給道士跪下。
道士連忙攙扶起村民,說道:“這不是我的功勞,是三清祖師教給我的。既然大家的病都好了,我也就放心了。我要再去其他村子里看看有沒有得這種怪病的人,將治病的辦法教給他們。”說完,道士就匆匆離開了。
幾天之后,怪病消失了。人們又恢復(fù)了往日的活力,能夠正常生活,進(jìn)行農(nóng)耕勞作,大家十分感激這位助人為樂的道士。每到立春這一天,人們就會從田地里刨出脆嫩的蘿卜,吃上幾口,一來是紀(jì)念這位道士,二來是求平安、消百病。
慢慢地,“咬春”的習(xí)俗也就形成了,并流傳至今。后來,人們在立春這一天不僅吃蘿卜,還會吃一些新鮮蔬菜。唐朝的一本著作《四時寶鏡》中就記載了唐朝人在立春這一天所吃的東西:“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古人對于立春時“咬春”這一習(xí)俗有多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