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一、國際收支的基本概念

國際收支是國際金融學中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不同場合表達的含義不盡相同。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內涵、外延的變化,國際收支的含義不斷發展和豐富。

早期人們并沒有使用國際收支這一概念,只是把國際經濟交往活動的商品進出口作為對外貿易收支來考察。據考證,最早的貿易收支統計是1559年一位名叫威廉·塞西爾(William Cecil,當時為內務大臣,后為財政大臣)的英國人對1354年的英國進出口額以及差額進行的推算。1623年英國經濟學家、商人愛德華·米塞爾登(Edward Misselden, 1608—1654年),將1354年、1613年、1622年英國的商品進出額的推算結果發表在其公開出版的《商業循環,或貿易平衡》(The Circle of Commerce,or the Balance of Trade)一書中。該書因為首先使用了“Balance of Trade”這一概念而聞名。隨著國際信用的發達和國際經濟交往內容的不斷擴大,貿易收支的概念顯然已經不能完全反映實際的國際經濟交易情況。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界定,國際收支指的是涉及居民和非居民之間交易的各種活動總和。

對這一界定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加以把握。

(1)以交易為基礎。交易既包括涉及外匯(貨幣)收支的對外往來,也包括未涉及外匯(貨幣)收支的對外往來,未涉及外匯(貨幣)收支的往來要折算成貨幣(外匯)加以記錄。在交易的形式上,除了常見的具有等價交換性質的市場交易之外,還包括不求回報的產品、服務的單方面轉移。前者如雙方交換各自商品或服務(易貨)、用現金購買國外債券、以新外債償還舊外債等;后者如實物饋贈、捐款等。

(2)交易主體雙方為該國的居民與非居民。在國際收支統計中,居民(resident)是指在一個國家的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的經濟單位?!熬用瘛笔且粋€經濟概念,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它不是以國籍來區分,而是以居住地來判斷的。居民包括個人、政府、非營利團體和企業四大類。簡單說即使是外國人,如果在該國(居住一年以上)長期居住從事生產、消費行為的話,也屬于本國的居民。而本國公民如果在外國長期居住就屬于外國居民。一國的經濟領土,不僅包括政府所管轄的地理領土,還包括該國天空、水域和鄰近水域下的大陸架,以及該國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飛地。因此,一國駐外使領館、外交人員一律不是所在國的居民。國際組織則是任何國家的非居民。

(3)國際收支是一個流量的概念,而不是存量的概念,所以為了把握國際收支的大小就必須指定一個時間段。常見的統計頻率為季度或年度。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收支活動需要系統記錄在相關具有特定規范的表格或賬戶中,這就是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收支平衡表是指系統地記錄一個國家(地區)某一特定時期(一年、一季或一月)各種國際經濟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一種統計表。它集中反映了該國(地區)國際收支的構成和總貌。根據IMF在2009年出版的《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第6版)的定義,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指的是在一定時期內居民與非居民(non-residents)之間的交易匯總統計表原文如下:The balance of payments is a statistical statement that summarizes transactions between residents and nonresidents during a period.。

通過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以讓政府了解國家的國際交易狀況,以幫助政府制定貨幣、財政和貿易政策。當政府進行決策時,也常常會參考重要的貿易伙伴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同樣,對于那些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國際貿易與金融活動的銀行、公司和個人而言,國際收支平衡表包含的信息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結構

一國居民與其他國家居民成千上萬的交易不可能一一出現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作為一種扼要的表述,國際收支平衡表把所有的交易劃分為幾大類。IMF推出了各國記錄其國際收支的國際標準規范格式,并隨著經濟活動的豐富和擴大,逐漸調整具體格式內容。各國一般按IMF的標準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其主要結構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國需要和情況的不同,所以各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在設置的分類上有許多細微的差別。這里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第6版)的分類介紹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結構。該表可分為三大類,即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凈誤差與遺漏賬戶。以下將這些賬戶的主要項目列出(表1-1)并加以簡要地說明。

表1-1 國際收支平衡表組成部分

1.經常賬戶

經常賬戶包括貨物、服務、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個項目。

(1)貨物:指貨物貿易收支。要求該貨物交易的經濟所有權在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轉移。若所有權未發生轉移,如來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貿易,則不計入貨物貿易,而是計入服務貿易。

貿易收支項目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不僅在經常賬戶中,而且在整個國際收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差額對經常賬戶乃至國際收支的平衡產生重要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規定,貨物的進出口統計以海關的統計為準,商品價格一般按離岸價格(free on board, FOB)計算。

(2)服務:也稱服務收支,指的是一國居民對非居民提供服務或接受服務所發生的收支。

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加工服務:貨物的所有權沒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間發生轉移,加工方僅提供加工、裝配、包裝等服務,并從貨物所有者處收取加工服務費用。

②維護和維修服務: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對方所擁有的貨物和設備(如船舶、飛機及其他運輸工具)提供的維修與保養工作。

③運輸服務:指將人和物體從一地點運送至另一地點的過程及相關輔助和附屬服務,以及郵政和郵遞服務。

④旅行:本國旅游者在國外的消費就形成支出,外國旅游者在本國的消費就形成旅游的收入。留學生和就醫人員不論在外國時間多長都被視為旅游者。比如,留學生在某國學習期間所支付的各種費用都算到該國的旅游收入上。

⑤建設: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資產的建立、翻修、維修或擴建,工程性質的土地改良、道路、橋梁和水壩等工程建筑,相關的安裝、組裝、油漆、管道施工、拆遷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場地準備、測量和爆破等專項服務。

⑥保險和養老金服務:指各種保險服務(如人壽保險和年金、非人壽保險、再保險、標準化擔保服務等),以及同保險交易有關的代理商的傭金。

⑦金融服務:指金融中介和輔助服務,但不包括保險和養老金服務項目所涉及的服務。

⑧知識產權使用費: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經許可使用無形的、非生產/非金融資產和專有權以及經特許安排使用已問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為。

⑨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的通信服務以及與計算機數據和新聞有關的服務交易,但不包括以電話、計算機和互聯網為媒介交付的商業服務。

⑩其他商業服務: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間其他類型的服務,包括研發服務,專業和管理咨詢服務,技術、貿易相關等服務。

?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間與個人、文化和娛樂有關的服務交易,包括視聽和相關服務(電影、收音機、電視節目和音樂錄制品),其他個人、文化娛樂服務(健康、教育等)。

?別處未提及的政府服務:指在其他貨物和服務類別中未包括的政府與國際組織提供和購買的各項貨物與服務。

(3)初次收入:指由于提供勞務、金融資產和出租自然資源而獲得的回報,包括雇員報酬、投資收益和其他初次收入三部分。

①雇員報酬:指本國居民雇主支付給非居民雇員或本國居民從非居民雇主處獲得的酬金(如薪資、津貼、福利及社保繳款)。例如,向在本國輪船上工作的外國船員支付報酬,本國大使館等向所在國雇用的職員支付工資,等等,都屬于該項。

②投資收益:指因金融資產投資而獲得的利潤、股息(紅利)、再投資收益和利息。但金融資產投資的資本利得或損失不是投資收益,而是金融賬戶統計范疇。

③其他初次收入:指將自然資源讓渡給另一主體使用而獲得的租金收入,以及跨境產品和生產的征稅與補貼。

(4)二次收入:指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經常轉移,包括現金和實物。是除“資本轉移”以外的單方面的、無對等的交易項目(轉移)。也就是說這種轉移發生后,不存在歸還或償還的問題。例如,政府的無償援助(用于食品、醫療品等消費品的援助資金);僑屬的匯款;慈善團體的捐款;等等。需要說明的是政府的無償援助如果是有助于對方的資本形成,則這種轉移是記錄在資本賬戶的“資本轉移”項目里的。

2.資本和金融賬戶

(1)資本賬戶:包括資本轉移和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收買和放棄。

①資本轉移:指的是有助于固定資產形成的無償援助、固定資產的贈予、債務的減免。

②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收買和放棄:總體來說指的是各種無形資產的交易。例如,專利、版權、商標、經銷權等。

(2)金融賬戶:指發生在居民與非居民之間、涉及金融資產與負債的各類交易。包括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和儲備資產兩大類。

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細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金融衍生工具、其他投資四種資產形態。

①直接投資:投資者以尋求在本國以外運行企業獲取有效發言權(對企業管理具有控制權或顯著影響力)為目的的投資。相關投資工具可劃分為股權(equity)和關聯企業(fellow enterprises)債務。股權包括股權和投資基金份額,以及再投資收益。按照IMF國際收支手冊的界定,如果持有股權達到10%或以上,就可以認為是直接投資。關聯企業債務包括關聯企業間可流通和不可流通的債權與債務。

②證券投資:該投資類型的相關投資工具可劃分為股權和債券。股權包括股權和投資基金份額,記錄在證券投資項下的股權和投資基金份額均應可流通(可交易)。股權通常以股份、股票、參股、存托憑證或類似單據作為憑證。投資基金份額指投資者持有的共同基金等集合投資產品的份額。債券指可流通的債務工具,是證明其持有人(債權人)有權在未來某個(些)時點向其發行人(債務人)收回本金或收取利息的憑證,包括可轉讓存單、商業票據、公司債券、有資產擔保的證券、貨幣市場工具以及通常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類似工具。這里順便說明一點的是投資的利息收入或支出記錄在前面已提到的經常賬戶里,本金還款記錄在這里。

③金融衍生工具:全稱為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員認股權。用于記錄居民與非居民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員認股權交易情況。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種金融工具,該金融工具與另一特定的金融工具、指標或商品相聯系,可以獨立在金融市場上針對特定金融風險(例如,利率風險、外匯風險、股權和商品價格風險、信用風險等)進行交易;雇員認股權指向公司雇員提供的一種購買公司股權的期權,通常作為公司對其雇員的一種報酬。

④其他投資:所有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金融衍生工具和儲備資產沒有包括的金融交易都放在這里。包括其他股權、貨幣和存款、貸款、保險和養老金、貿易信貸和其他。

儲備資產指的是貨幣當局可隨時動用并控制在手的外部資產,包括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在IMF的儲備頭寸、外匯儲備和其他儲備資產。其中,貨幣黃金指中央銀行作為儲備持有的黃金。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于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賬面資產。在IMF的儲備頭寸指各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普通賬戶中可自由動用的資產。外匯儲備指中央銀行持有的可用作國際清償的流動性資產和債權。其他儲備資產指不包括在以上儲備資產中的、由中央銀行持有的可用作國際清償的流動性資產和負債。

3.凈誤差與遺漏賬戶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實際統計中,由于資料來源不一、資料不全、資料本身有誤(假報、虛報、誤報)等原因,每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統計數據總會出現一些遺漏和錯誤,使得經常賬戶和金融、資本賬戶之和在量上與官方儲備項目變動數量不一致?;跁嬌系男枰藶樵O置一個賬戶用于抵消上述統計偏差,即凈誤差與遺漏賬戶。其結果,國際收支平衡表借貸余額在賬面上最終為零。

(二)國際收支的記賬方法以及各賬戶之間的關系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復式簿記(double entry)方式來編制的,其原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任何一筆交易的發生,必然涉及借方(debit)和貸方(credit)兩個方面。貸方交易是接受非居民支付的交易;借方交易是對非居民進行支付的交易。貸方交易用“+”號,借方交易用“-”號。對此,有兩個經驗法則:凡是引起本國外匯收入的交易、凡是增加本國市場外匯供給的交易都記入貸方。凡是引起本國外匯支出的交易、凡是增加本國市場外匯需求的交易都記入借方(圖1-1、圖1-2)。

圖1-1 國際收支平衡表記賬說明——記入貸方的交易

圖1-2 國際收支平衡表記賬說明——記入借方的交易

為了便于理解,以下舉出六筆國際經濟交易以說明國際收支的記賬方法,假設如下。

(1)本國企業出口200萬美元的貨物,記在貸方。由于出口導致該企業在海外銀行存款相應增加(本國在海外資產增加),因為是存款的增加,所以記入到其他投資的借方(表1-2)。

表1-2 國際收支平衡表記賬舉例 萬美元

(2)本國居民從海外存款賬戶中取出50萬美元,到海外旅游消費。由于是服務的支出,記入借方。而這筆錢從海外存款中來,即本國海外資產的減少,記入其他投資的貸方(表1-2)。

(3)外商以1200萬美元的設備直接投資于本國,進口設備記入借方。外國對本國直接投資的增加,記入貸方(表1-2)。

(4)本國政府向某國提供援助150萬美元,其中動用40萬美元的外匯儲備,另外提供110萬美元的糧食、藥品,因為是對外援助,是對非居民的單方面轉移,所以記入二次收入的借方。由于110萬美元糧食、藥品出口,40萬美元外匯儲備減少,故分別記入到貨物貿易貸方和官方儲備的貸方(表1-2)。

(5)本國某企業在海外投資獲利200萬美元,屬于收入,記入貸方。而這一收入其中50萬用于進口貨物,100萬用于當地再投資,50萬賣給政府兌換本幣,這三項都記入借方。分別記入貨物貿易借方,對外直接投資(本國在海外資產增加)借方,官方儲備增加借方(表1-2)。

(6)本國居民動用海外存款60萬美元,購買外國公司股票。動用海外存款,本國海外資產減少,記入其他投資的貸方。而購買外國公司的股票屬證券投資,本國在海外資產的增加,記入借方(表1-2)。

以上我們完成了六筆國際收支的記錄,需要說明的有以下幾點。

(1)外匯儲備增加(外匯供給的增加)記入“借”方,外匯儲備減少(外匯供給的減少)記入“貸”方。所以,儲備項目里“+”號表示儲備的減少,“-”號表示儲備的增加。

(2)從表1-2中可以看出平衡表最終差額為零,這是由復式簿記方法所決定的。既然平衡差額等于零,那么通常所說的國際收支赤字、盈余從何而來,什么才是國際收支的不平衡,這將在第二節中進行討論。

(3)從表1-2中還可以知道各賬戶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第c筆的交易——外國對本國直接投資反映在金融賬戶中直接投資的貸方,而與之相對應的設備的進口則記錄在經常項目貨物貿易的借方。而第e筆、第d筆的交易卻跨越了兩個以上的賬戶。

國際收支平衡表就是這樣一種系統,記錄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國際經濟活動收入、支出的統計報表。從表中可以全面了解本國的涉外經濟關系,以利于制定合理的對外經濟政策。

三、國際投資頭寸表

在國際賬戶中,除了國際收支平衡表之外,觀察和分析一國對外經濟交往狀況和特征的另一個重要表格是國際投資頭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IIP)表。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第6版)的標準,國際投資頭寸表是反映特定時點上一個國家或地區對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金融資產和負債存量的統計報表。

顯然,國際投資頭寸的水平及其變動和國際收支有著密切關聯性。國際收支是流量,國際投資頭寸是存量。年末的國際投資頭寸反映了國際收支流量及此前流量的變化。不過,除此之外,國際投資頭寸的變動還可以由特定時期內的價格變化、匯率變化和其他調整引起。國際投資頭寸表在計價、記賬單位和折算等核算原則上均與國際收支平衡表保持一致,并與國際收支平衡表共同構成一個國家或地區完整的國際賬戶體系。

通過觀察國際投資頭寸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國持有的外國資產規模及其結構,以及一國持有的外國負債的規模和結構,并通過比較,了解一國的凈外部頭寸狀況。凈外部頭寸(net external position)是指一國對外資產減去對外負債的余額,也稱為外部財富(external wealth)。如果資產超過負債,則該國是一個凈債權國(net creditor country);如果資產小于負債,則該國是一個凈債務國(net debtor country)。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標準,國際投資頭寸表的項目按對外資產和對外負債設置。資產細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金融衍生工具、其他投資、儲備資產五部分;負債細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金融衍生工具、其他投資四部分。具體各項目的界定和上文中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做法是一致的。表1-3列出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從中可以了解到我國國際投資頭寸的基本情況。

表1-3 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 億美元

資料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边| 彩票| 宝清县| 竹北市| 五台县| 塔河县| 牙克石市| 湖州市| 松阳县| 三门峡市| 雷州市| 麦盖提县| 云霄县| 洪泽县| 大英县| 珲春市| 沙洋县| 高密市| 莲花县| 登封市| 罗平县| 泸定县| 额敏县| 井陉县| 锡林浩特市| 新巴尔虎左旗| 大丰市| 千阳县| 庆阳市| 九台市| 洪雅县| 万州区| 临桂县| 凌源市| 华蓥市| 富顺县| 拉孜县| 南召县| 桐乡市| 普宁市|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