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應明又說:“假如上天不肯給我很多福分,我就多做些善事來培養我的福分;假如上天用勞苦來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來保養我疲憊的身體;假如上天用窮困來折磨我,我就開辟我的求生之路來打通困境。假如我能做到以上各點,上天又能對我如何呢?”這就是“守半守缺”的人的處世觀。外在條件不好,就用內在條件來彌補它,外在環境有缺陷,內心就用道德來填充它,用道義來開通它。這樣做了,即使仍然存在缺陷,結局卻能超越圓滿。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洪應明又說:“假如上天不肯給我很多福分,我就多做些善事來培養我的福分;假如上天用勞苦來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來保養我疲憊的身體;假如上天用窮困來折磨我,我就開辟我的求生之路來打通困境。假如我能做到以上各點,上天又能對我如何呢?”這就是“守半守缺”的人的處世觀。外在條件不好,就用內在條件來彌補它,外在環境有缺陷,內心就用道德來填充它,用道義來開通它。這樣做了,即使仍然存在缺陷,結局卻能超越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