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先到先得,后面優于前面
這是一條實用的規則,幫助即興者放棄、去執著心,讓即興初學者少走一些彎路。
因為即興沒有事先安排角色、臺詞、故事計劃等,所以兩個或多個即興者會想到不同的點子和故事計劃?!跋鹊较鹊谩保‵irst come,first served)指的是誰的點子先在舞臺上表現出來,那么就先被建立,就是“事實”,其他與之不同的想法應該放棄。例如,在“鄰居”的例子中,當觀眾給出“鄰居”的建議時,即興者A的想法是關于女兒找對象的故事,而即興者B的想法是關于小區噪聲問題的故事。假如即興者A首先開口說:“你爸和我覺得隔壁的小王,對,就是那個鄰居小王,挺適合你的。”那么即興者B就需要放棄關于小區噪聲問題故事的想法。假如即興者B首先開口說:“弟弟,你昨晚肯定被吵醒了,我半夜聽到小區里有巨大的噪聲。”那么即興者A就需要放棄關于女兒找對象故事的想法。這就是先到先得。
“正確的”即興者或者“正確的”信息,有時候要讓步給后面的,這就是“后面優于前面”(What’s said last prevails)。當后面的內容不小心與前面的內容相矛盾,那么就以后面的內容為準。這可能不是最理想的狀況,但是這個技巧讓所有即興者處于同一理解上,減少誤解,然后繼續向前。讓我們重訪前面的例子:
即興者A:姐姐,你頭上有只鸚鵡。
即興者B1:我不是你姐姐,我是堂堂的男子漢小強。
B1違反了“是的而且”的規則,這不是最理想的情況。應用“后面優于前面”規則,那么B1不是姐姐,而是小強,建立起了新的事實,即小強頭上有只鸚鵡,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往前走:
即興者A:唉,你老是喜歡留長頭發,小強,那只鸚鵡,襯得你真帥!
即興者B1:嗯,它綠色的羽毛,陪襯我棕色的頭發,最是時髦。
這是一種取舍,對A來說是一種放棄,放棄原來的想法??上驳氖?,因為即興每一時刻的內容是不可預測的,所以觀眾非常大度,他們會傾向性地原諒你或忘記矛盾的內容(在他們沒有完全被惹毛前)。
●●●
以上是即興的八條規則,那么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聆聽和觀察”是即興的內核。
“是的而且”(Yes and)是即興的外核。
“人人都是天才,一切都是禮物”是“Yes”的延伸,既然是天才和禮物,當然擁抱“Yes”。對他人和他人的說法、點子絕對肯定,而且像寶貝般珍惜。
“發表說法,發表點子”是“And”的延伸,是主動添磚加瓦來建設即興的高樓大廈。
“從中間開始”是戰術性技巧,為了更快地講故事。
“建立場景要素3W”也是戰術性技巧,為了更好地講故事。
“不要圖搞笑”也是戰術性技巧,為了顧全大局。
“先到先得,后面優于前面”同樣是戰術性技巧,為了解決取舍。
此外,我再向大家介紹兩條實用的時間規則:三秒鐘規則(Three Seconds Rule)和五秒鐘規則(Five Seconds Rule)。這兩個規則也是戰術性技巧。
三秒鐘規則是即興者應該在三秒鐘內行動。當聽到一個建議需要即興者出演,或游戲呼喚行動時,無論是否準備好,三秒鐘內行動,這是勇于冒險的體現。我喜歡這個規則,因為它提供了非常具體的時間指引,在生活中也非常實用。假如碰到不期而遇的校長、一位陌生人或心儀的異性等,勇敢就是在三秒鐘內行動(如握手談話等),否則大腦沉浸在檢查和過度分析中,導致氣場的不同或錯失良機。
五秒鐘規則是即興者的未來計劃應該在五秒鐘內(就可表演完)。假如你聽到“水井”的建議,作為發起者,你可以計劃這樣開始場景:拿著一把鏟子,在地上開挖。這就足夠了!更多的計劃是不必要的,例如挖到特效的礦泉水、對方是有腸胃病的媽媽、如何治療的故事,這是在過度計劃。作為非發起者,則不宜計劃(假如腦中計劃了,則應放下計劃),而是使用其他的即興規則,表演就是回應(React)。我也喜歡這個規則,因為它提供了非常具體的時間指引。簡言之就是活在當下。
①這條規則的英文拼法有“Yes and”或者“Yes,and”或者“Yes,and…”,本書使用第一種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