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可視化之道:數據分析中的圖表制作思路與方法(全彩)
- 林斌
- 721字
- 2020-07-02 15:47:29
1.1 圖表的力量
和文字、表格等其他表達方式相比,圖表的獨特優勢在于能夠以圖形方式快速傳達數據的“形態”信息。例如,圖表能夠清晰展現趨勢、異常值、不同數據點之間的對比、不同數據系列的形態差異等。許多在表格中難以表達出來的重要信息借助于圖表可讓人一目了然。
圖1-1展示了一個簡單的數據系列在表格和圖表中的不同效果。從圖表中可以看出該數據系列具有鮮明的季節特征,在保持總體上升趨勢的同時,每個季度內部呈現前低后高的特征,而這個信息在二維表格中是很難被發現的。

圖1-1 數據系列用圖表和表格呈現時的不同效果
隨著數據點或數據系列數量的增多,圖表相對于表格的優勢愈加突出,表現為溝通效率更高,對關鍵信息的表達更加充分。
圖1-2是對上證指數26年間(1990—2015年)日線數據的簡單挖掘,按月份(1~12月)和星期(星期一至星期五)兩個維度將數據分解成二維表格。每個單元格代表指數在所對應月份(行)及星期(列)的漲跌幅中位值。圖1-2中上部分為未經任何格式處理的計算結果表格,下部分則是將數值用不同的顏色表達(分別用紅色和綠色代表上漲和下跌)而形成的熱力圖。


圖1-2 上證指數的表現:普通二維表格和熱力圖的對比
顯而易見,圖形化表達能夠迅速向讀者傳達關鍵數據信息。例如,上證指數在星期四傾向于下跌、在一季度相對表現更出色等。這些信息雖不精確但有助于對數據初步過濾和搜索,而它們無一能從圖1-2上部分的表格中快速反映出來。
圖表的力量來源于其視覺表達機制,要理解圖表就要理解這個機制的原理。二維圖表的本質是在一個坐標軸平面上,通過各類圖形對象及其視覺屬性,展示特定的數據信息。這其實就是常規圖表的三大要素,也分別代表了理解圖表的3W問題的答案。無論是電子表格軟件還是其他可視化平臺,二維圖表的上述本質均相同。
推薦閱讀
- 深入淺出WPF
- Java程序設計與計算思維
- Learning Neo4j 3.x(Second Edition)
- 差分進化算法及其高維多目標優化應用
- Expert Android Programming
- QTP自動化測試進階
- INSTANT Django 1.5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tarter
- Learning Salesforce Einstein
- Apache Kafka Quick Start Guide
- 零基礎學Python編程(少兒趣味版)
-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指導
- Learning VMware vSphere
- Laravel Design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
- 每個人的Python:數學、算法和游戲編程訓練營
- ASP.NET本質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