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支付與信用:省錢、賺錢、提額與個人貸款
- 楊光瑤
- 1160字
- 2020-06-29 14:42:35
2.1.2 短信詐騙讓資金不翼而飛
短信詐騙是指利用手機短信騙取金錢或財產的行為。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短信騙術也層出不窮,花樣繁多。如以下詐騙短信。
詐騙短信案例一:冒充明星
你好,我是××(明星名字),來中國巡演,在機場被熱情的粉絲圍住,和公司失去了聯系。我身無分文,亂輸了一個電話號碼,就找到了你,實在是緣分,能給我打1000塊錢嗎?等我聯系到公司還你10000塊,還有我的親筆簽名照和手寫感謝信。還可以給你演唱會VIP門票,你能幫幫我嗎?賬號是6212……
詐騙短信案例二:冒充交管部門
尊敬的車主,您的小型汽車違反禁止標線指示,登錄jiao××.×××查詢。
詐騙短信案例三:冒充銀行
尊敬的客戶:基于在×行良好的交易記錄,您已獲得申辦我行信用卡的資格。您可憑此短信到我行享受直接辦卡服務,成功辦理后更可參加【×行信用卡首卡周周刷】活動,運動攝像機、新秀麗行李箱等豐富禮品等您來拿,活動詳見http://t.××/×××【××銀行】。
詐騙短信案例四:冒充航空公司
您預訂的08月22日長沙-大連HU××次航班因起落架故障已被取消。請及時致電客服×××-××××××辦理改簽或退票。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注:改簽或退票補償誤機費300元)【××航空】。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詐騙短信的內容可謂豐富多彩。由于短信詐騙科技含量不高且詐騙成本低,因此騙子常常采取廣撒網的方式來行騙。
日常生活中,手機銀行、網絡平臺通知以及消費提醒都是通過手機短信來提示的。因此許多手機用戶在收到詐騙短信后,會下意識地相信短信內容,這就使騙子有了可乘之機。
一類受騙人群是因為點擊了詐騙短信中的鏈接,而導致銀行卡或支付寶中的資金不翼而飛。為什么手機用戶會因為點擊鏈接導致資金被轉走呢?其實,這些鏈接大多是木馬或病毒,能通過攔截銀行快捷支付驗證短信、復制下載手機上保存的各類信息等方式盜取用戶錢財。
另一類受騙人群則是因為誤信短信內容,直接使用手機或網銀等方式將錢打到騙子的賬戶上。實際上,很多詐騙短信的內容都不值得推敲,而且部分內容還有讓人啼笑皆非的錯別字,但仍有不少人上當受騙。
如今,詐騙短信可謂無孔不入。那么我們應該怎么防范詐騙短信呢?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帶鏈接的短信不輕易打開:不管是熟人發來的還是陌生人發來的短信,若短信中帶有鏈接,那么不要輕易打開。若誤點了,應立刻將手機恢復出廠設置或重裝系統。
◆不要貪心:若收到了類似于中獎或抽獎的短信,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真的中獎了,也不要毫無戒心地參與抽獎活動,因為“餡餅”不會平白無故地掉下來。對于這種短信,直接刪除即可。
◆核實后再轉賬:如果收到親友要求借錢或轉賬的短信,那么應先打電話進行確認,確認是本人后再轉賬,且確保親友發來的銀行賬號的姓名與親友本人的姓名是對應的,若不是則要警惕。如果涉及的款項較大,應該要求對方見面并寫下借條。對于陌生人要求的借款,應直接拒絕不予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