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漢朝臉譜
  • 李婍
  • 2679字
  • 2020-06-29 11:10:26

見好就收是一種大智慧

張良和陳平都是劉邦智囊團的成員,陳平的智慧只能算是點子,靠的是腦子活絡,一般都是些陰損的小招數,張良的智慧才算是智謀,他每一個謀略都是深思熟慮后的大智慧。

官二代張良的人生之路大起大落,從丞相家的貴族公子,到窮得一文不名的布衣平民;從浪跡天涯的游俠,到農民起義軍的高級將領;從大漢帝國的高官,最后到隱退山野的隱士。他痛苦過快樂過,失敗過成功過,跌跌蕩蕩一生,活得明明白白。他見好就收,輝煌時全身而退的明智之舉,是他在歷史舞臺上表演的最后一個大謀略,最終落得善始善終。

張良的爺爺是當官的,官職還不小,是戰國時代韓國的相國,他老爸繼承了這個官位,繼續當相國,鞠躬盡瘁直到死在工作崗位上。老爸死的時候張良還是個小孩子,等他長大該繼承祖上事業時,秦朝來了,韓國滅了,他從官二代變成了窮小子,不但官當不上了,家業也沒了。

眼看到手的做高官的幸福生活讓秦始皇輕而易舉就徹底毀掉了,張良對秦始皇的仇恨是刻骨銘心的,他走上江湖要暗殺秦始皇。和陳勝吳廣這些祖孫八代都是貧下中農的底層草根不一樣,陳勝吳廣的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張良從內心深處就認定了王侯將相是有種的,按照自己的貴族血統天生就是做王侯將相的材料。所以他自發行動起來,從年輕時代就自覺自愿地走上了反秦滅秦之路。

闖蕩江湖也是需要資本的,漢代的游俠們都是有經濟基礎的地主甚至是官僚,韓國沒落貴族的后代張良被秦始皇革了命之后,已經窮得快吃不上飯了,為了完成他的反秦大業,弟弟去世后他在喪葬費上都搞節約,用草席卷了卷就把他埋了,省出經費來為的是打造一件殺秦始皇的新式武器。

什么武器最實用,他和江湖上的哥們兒研究了很長時間,最后大家覺得用大錘砸最厲害,咣當一下子,一錘子買賣。不知道這些漢朝人的腦子里是怎么想的,怎么會用笨拙的大鐵錘做武器。問題是這種近百斤的大鐵錘沒地方買去,只能自己訂做,訂做的費用很高。張良就把自家的全部家產加上在弟弟喪葬費上節省下來的經費全都用到了制作大鐵錘上。

大鐵錘制造好了,依然很麻煩,沒人拿得動。張良長得又瘦又小,連殺雞的力氣和膽量都沒有,更別說殺人了。他費了好大勁才在江湖上找到個大力士,讓大力士天天拿著這把絕世無雙的大錘練習,張良則到處偵查探聽信息,尋找秦始皇外出的有利時機,擇機行刺。

秦始皇東巡給他們創造了機會。張良和大力士埋伏在半路上,當車隊從他們埋伏的地方經過的時候,按照事先策劃的,大力士應當砸六駕車,因為按照乘車標準,皇上應當坐六駕車。其實人家秦始皇就防著這手呢,根本就沒坐六駕車,所有的車都是四駕的,大力士就懵了,掄著大錘奔著最豪華的一輛馬車就砸過去了,結果砸錯了。挨砸的死了,大力士死了,張良逃跑了。

這次策劃不周的刺殺行動以失敗而告終,沒傷秦始皇一根毫毛,還白白犧牲一個兄弟。逍遙法外的張良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臥薪嘗膽,非常低調地拜高師潛心修行讀書,研究完《素書》,研究兵法,八年的時間,他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他做事不再像剛出道的時候那么魯莽,而是深明韜略,足智多謀。

刺殺行動失敗的八年之后,機會又來了。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很振奮人心,只是秦始皇此時已經自己主動走進墳墓了,即使扯桿子鬧革命,也沒有殺死他的機會了。但是他兒子秦二世還在,殺死秦二世,搗毀秦王朝,說不定還能找回自己失去的韓國貴族地位。張良找了一些江湖上的烏合之眾,也組織了一支小股部隊,不過人馬太少,長棍短棒的實在不像一支隊伍。這幫散兵游勇正好碰上劉邦的軍隊,張良就帶著他們投奔了劉邦。

張良最初的目標就是復韓,找到一個韓國的遺老遺少把他扶上王位,可是張良發現自己現在的理想已經比復韓遠大多了,復韓已經不會讓他有滿足感,現在他的理想變成平天下了。

流氓出身的劉邦正需要人才,張良正是他最需要的那種人。他是文化人,卻是從江湖上闖蕩過多年的文化俠客,有江湖義氣,沒有文人的窮酸。劉邦最討厭窮酸文人,張良有勇有謀,正好做他的謀士。

這個謀士正式上崗了。劉邦狂傲自大,但是卻信服張良,對他言聽計從。張良參與策劃的宛城之戰劉邦取得大勝,用張良的計謀攻克咸陽勢如破竹,搶在項羽前面進入關中。

沒見過世面的農民走進咸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搶,搶美女,搶財寶,一派鬧哄哄的混亂局面。劉邦鄉村流氓出身,當然帶頭搶最好的美女,最昂貴的財富。張良適時提出了約法三章、整頓部隊紀律的要求,他教育劉邦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你以為你還是村干部啊,勝利了天下都是你的了,什么美女啊,財寶啊,你不隨便挑嗎。

劉邦一聽有道理,按照張良的“約法三章”贏得了民心。

鴻門宴上張良巧妙周旋,陷項羽于不義之地,之后通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為漢王朝建立打下了基礎。

雖然張良幫劉邦出了許多計謀,心里還是想著他多年來向往的韓國丞相位置,此時項羽的滅韓行為把張良的美夢徹底擊碎了。如果說過去張良對項羽還留些面子,現在項羽已經成為張良不折不扣的敵人了,至此他開始一心一意輔佐劉邦對付他們共同的敵人項羽。

張良最給力的一個謀略是反對劉邦分封六國后裔,為了說服劉邦,他一口氣找出了八個反對理由。主要理由是項羽還占著絕對優勢,依照現在漢軍的實力,如果面臨危機六國未必會幫他,現在劉邦隊伍中幾乎都是六國的精英,恢復了六國人家肯定都回去當自己的官去了,誰還理你劉邦啊?一語點醒夢中人,劉邦恍然大悟。

按照許多年前張良離家時的初衷,他的奮斗目標就是復興韓國,現在劉邦主動提出分封,張良卻堅決反對。多年的戰斗洗禮,他已經不再是當年一心只想著殺死秦始皇,重新做韓國貴族的那個目光短淺的復仇少年張良了,他已經是成熟的有大局意識和戰略意識的謀略家了。

等劉邦真正打下了天下,要封賞功臣的時候,張良卻見好就收,急流勇退了。

漢初三杰——蕭何、張良、韓信——最后有著不同的人生命運。

蕭何被封了侯,但是裝瘋賣傻活著,即使有奢華的生活,天天過得提心吊膽。韓信被殺了,滿門抄斬,下場悲慘。

劉邦給張良的封賞是自擇齊三萬戶,張良沒接受這厚重的封賞,主動要求到他第一次和劉邦相遇的那個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江蘇沛縣。這低調的請求顯得很詩意,很有人情味兒,劉邦答應了。蕭何和韓信的境遇讓他猛醒,眼下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經實現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活著才是硬道理啊。

當然,后來他也悄悄參與過一些政事,比如在太子劉盈即將被廢的危急關頭,呂后從他那里討了個計策,保住了太子的位置。至于張良明明已經處于半隱居狀態了為什么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幫呂后,坊間有很多說法,有人說張良是呂后的藍顏知己,是呂后一生中唯一崇敬的人。張良對呂后的話也是比較聽的,比如呂后勸他毋自苦他就聽了,沒做不食人間煙火的苦行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包头市| 饶平县| 江川县| 石门县| 天镇县| 仁化县| 疏勒县| 正阳县| 榆树市| 永平县| 榆社县| 布拖县| 天水市| 讷河市| 荆门市| 潞西市| 泾川县| 津南区| 太仆寺旗| 洞头县| 兰考县| 娄底市| 秭归县| 垦利县| 平果县| 高碑店市| 台东县| 天水市| 荆门市| 塔河县| 景泰县| 宿州市| 滦平县| 关岭| 荆门市| 南投市| 镇江市| 通江县| 车险|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