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散逆襲 :手把手教你做量化定投
- 萬磊
- 1320字
- 2020-06-29 11:14:11
五、模型一的分析
面對茫茫的數字,很多人估計都會頭疼,這該怎么分析呢?讓我來帶領大家抽絲剝繭,進行一步步分析,大家自然就會明白模型一的表現究竟如何。
首先看一下,模型一的投入資金、總資產和盈利資金走勢圖。

圖中的藍色線表示我們定投累計投入的本金,由于我們每月固定買入2000元,所以它是一根有固定斜率筆直向上的直線。紅色曲線代表我們持有的股票的總市值,由于沒有賣出操作,總市值等于總資產。灰色曲線是模型一的盈利資金曲線。
在定投的頭4個年頭,由于指數的持續下跌,模型一并不能幫我們賺錢,還在虧錢。這個時期是忍耐期,我們不知道何時會盈利,但是未來終會迎來牛市。從紅色曲線和藍色線的關系看,模型一的虧損比率并不大。從整個圖形看,紅色曲線絕大多數時間都運行在藍色線上方,這說明,經過數年的定投,模型一是一個“正收益”系統,即便在以后的熊市中,依然能保證我們至少在股市最熊的時候不虧錢。灰色曲線呢,在2007年牛市巔峰時,模型一能盈利40萬,這可是一筆巨款啊,但是隨后2008年和2014年,模型一也能讓這筆巨款統統還給市場,著實的不爽啊。
有了上面的感性認識,下面我們看看模型一的分年統計表。

數字雖然枯燥,但是卻能更加精確地描述我們的感性認識。
(1)從投入資金看。每年勻速固定投入2.4萬元,就像強制存款一樣。到2016年底,期末共投入36萬元。從15年這么一個長期的跨度看,這個數額對于普通家庭是合適的。
(2)從盈利金額看。模型一有兩個盈利的高峰,一個在2007年,14.4萬的本金盈利達到33萬,一個在2015年6月,32萬的本金盈利42萬元。2015年之所以盈利比例低,原因就是2015年上證指數是個“小牛”,6月底指數在4400點,而2007年卻達到6124點。
(3)從絕對收益率看。定投開始的4個年頭,模型一一直在虧損。2005年底,虧損達到16%。雖然虧損讓人不爽,但是我們要看到,這四年上證指數的跌幅達到22.16%。有低谷當然就有高潮,在定投的第六年底,模型一共投入14.4萬元的本金,而總資產飆升到了47萬多,絕對收益率達到了229.27%。2010年后上證開始漫漫熊途,模型一獲利金額幾乎回吐完畢,但是卻一直保持不虧。在之后的2015小牛行情中再次上演“王者歸來”的好戲。
(4)從年化收益率看。說到年化收益率,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個指標。我們的定投模型,資金并不是一股腦地一次性投入,而是分散在每月投入,用絕對收益率這個指標看,模型一的收益率才為49.53%。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可能會說:弄了15年才賺這么點兒,你炒的是股票嗎?但是,你們仔細想想看,這么評價模型一公平嗎?顯然,我們需要一個真正能衡量資金持續流入模型的盈利評價指標。這樣我們就必須使用年化收益率指標。為了大家能更直觀地理解,我用一個例子來解釋。
小王第一年年初投入100元做生意,到了第一年年末沒賺錢,第二年不再投入,到了第二年年末,小王賺了100元,那么到了第二年年末小王總共有200元。那么小王這100元本金在這兩年里的年化收益率就是41.42%。我們來算一下,100×1.4142×1.4142=200。也就是說這100元每年都相當于帶來了41.42%的收益。更進一步,假如小王第二年年初再追加投入資金50元,到了第二年年末依然賺100元,第二年年末小王的總資產就是250元。那么這回小王的年化收益率就是35.08%。驗證如下:(100×1.3508+50)×1.3508=250。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在Excel中用IRR函數可以很方便地計算出年化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