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移動辦公進化史
這個話題可能比較大,因為如果談移動辦公的進化,它會與通信技術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智能硬件的流行、工作方式的改變、社會文化的變革都有很大的關系。只有綜合來看這些領域的變化,看到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才能更深刻地認識到移動辦公是如何進化的。
粗略來看可以把移動辦公的進化分成四個階段:未開始、初級、成熟和未來。
1.移動辦公的未開始階段
移動辦公的未開始階段就是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移動辦公,那個時候的工作環境是相對固定的,電話是固定的,工作所用的計算機也是固定的,筆記本電腦的使用還不普及,手機基本上都是功能機,互聯網才剛開始起步。在這樣一個技術環境下,移動辦公本身就不具備充分的條件,特別是大家對工作的認識基本上還是停留在到固定的地點上班這樣的情況下。所以,在這個階段及在這之前更長的時間里移動辦公都是處于未開始的階段。
2.移動辦公的初級階段
移動辦公的初級階段主要依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各類智能移動設備的流行,這個階段中很多“職場達人”開始體驗移動辦公,主要是為了個人工作效率的提升。比如,中谷健一寫的《移動辦公室工作術》一書中就提到在終身雇傭和正式聘用逐步減少的當今社會,工作方式也不再是固守一間公司,而開始以IT技術武裝自己,憑借自身能力生存的形式轉移。書中還提到了一個術語—Nomade-working,Nomade是游牧民的意思,所以在職場中引申為“習慣在家中或咖啡廳等地進行遠程辦公的特殊人群”。
“工作不一定要在辦公室進行,通過IT技術進行備份,隨時隨地都可以無障礙地進行工作。”這就是《移動辦公室工作術》一書想表達的核心思想。如果可以在辦公室以外的地點進行工作,就可以將零散的時間利用起來,不僅能提高效率,還可以利用場地的優勢提高注意力,并激發出全新的靈感,創造私人時間。
中谷健一是這樣描繪自己在辦公室以外的“我的一天”的(見下表)。

我們可以看到,中谷健一在辦公室以外的一天也是安排得非常緊湊,而且沒有耽誤任何工作,他熟練地利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各種應用和云存儲完成了幾乎所有的工作。而諸如地鐵、麥當勞、車站的座椅、便利店、茶室、家都是他的工作場所。也許他的工作的確有很多外勤的時間,而很多每天在固定辦公樓里坐班的人比較難體會,但是像中谷健一這樣追求工作效率的職場達人的確會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為自己開展移動辦公。
3.移動辦公的成熟階段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更多的移動智能設備走入我們的生活,加上Wi-Fi網絡的覆蓋、4G網絡資費的下降,企業的日趨人性化,以及專業的移動辦公平臺的出現,讓更多人開始移動辦公。而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移動辦公的成熟階段。
在移動辦公的初級階段里我們可以看到,職場達人利用的各種應用軟件都是極其分散的,主要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并沒有體現出團體的移動辦公。在如今移動辦公已經日趨成熟的階段,移動辦公不再是那些熟悉IT的職場達人的特權,而是整個公司、內部同事和外部客戶都已經接受的工作方式,曾經分散的“IT武裝”已經變成了集成的一套“日常裝備”。
以金蝶云之家這種成熟的移動辦公平臺為例,可以把跟職場中相關的同事、外部客戶、商務聯系人、產品用戶都高效連接起來,把曾經分散的消息、郵件、電話等溝通方式整合到一個平臺中,可以建立一個長期的或者臨時的項目組,并提供了方便的音頻、視頻會議。公司里涉及的流程、工作中涉及的云存儲、不同設備之間的同步基本上都可以在一個平臺中完成(見下圖)。企業微信則是沿用了微信的強大社交和通信能力,同時更加聚焦企業內的溝通場景并配合輕便的OA讓用戶移動辦公。


4.移動辦公的未來階段
到2017年,當前最熱的話題莫過于AI和VR,這兩項技術能力也勢必在工作場景中發揮出作用。如果移動辦公再往前一步,AI+工作和VR+工作也一定會催生出很多獨特的場景。同時,整個社會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傳統的雇傭關系可能會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個體的崛起。
在賴安·庫納緹和杰里米·紐納合著的《工作的未來——移動辦公及創業的另一種可能》一書中就提到,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促使職場正經歷著工業革命以來前所未有的轉型。格子間、企業園區、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地刻板工作將成為過去;舊有的工作模式不僅越來越站不住腳,而且越來越不受歡迎;移動辦公、碎片式雇傭、協同共享、創新經濟正向我們走來;未來的職場規則是透明、合作、個性化和高度連接。個人將擁有更高的效率和更自由的生活,真正實現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將從追求工作的安全感轉變為追求成就感。企業將創造新的、以人為中心的工作結構和公司文化,以更低的成本創造更高的價值。
配合便攜的VR設備,移動辦公可能更加自由和現場化,遠在千里也身臨其境,真正把辦公室裝進口袋中。AI技術則可以讓工作者從煩瑣、重復、沒有創造力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做有意義、高價值的事情。工作將回到以人為中心的本質,人們能真正做到謀生的同時將工作轉變為自我實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