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帝國推手:劉伯溫
  • 寒江獨釣
  • 2702字
  • 2020-06-29 12:05:48

抗金名將

靖康之變后,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即宋高宗。南宋政權初建,宋高宗迫于形勢起用抗戰派李綱為宰相,不久又趕走李綱,同寵臣汪伯彥、黃潛善等奸佞小人決定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準備出逃到揚州。就在此時,宋高宗趙構遇到了心懷國仇家恨的劉光世。劉光世的亮相得到新皇帝的賞識,當即被宋高宗任命為元帥府五軍都提舉。自此,劉光世進入高宗皇帝的視線,在南宋歷史舞臺上開始大放異彩。

劉光世,字平叔,南宋名將,在《宋史》中他一個人占了整整一章的版面。即使在南宋初年這個牛人輩出的時代,劉光世也是獨當一面的名將,與岳飛、張浚、韓世忠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將”,風光無限。劉光世這個人打仗喜歡投機取巧,不太樂意打硬碰硬的惡仗;做官上又左右逢源,跟秦檜走得很近,后世對他的評價越來越低,他在“中興四將”中位列最末。

劉光世武藝超群,年輕時隨父親征討方臘、遼國。宋高宗南渡后,劉光世扼守鎮江,英勇阻擊金國南犯大軍,一直奮戰在抗金第一線,也算是國家棟梁了。

劉光世一生多有記載,有值得稱道的,也有令人詬病的,最能體現劉光世威望和光輝事跡的,莫過于1129年平定苗劉兵變。

那一年,南宋軍官苗傅和劉正彥利用軍士對朝政的不滿,突然發動兵變,他們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向臨安(今浙江杭州)進軍。真是應了那句玩笑話——“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這支叛軍抵御金兵屢戰屢敗,打起自己人來卻有若神助,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沒幾天就攻陷了臨安。苗劉二人殺了宋高宗信任的同簽書樞密院事王淵和一批宦官,并逼迫宋高宗退位,將皇位禪讓給三歲的太子趙旉,苗傅和劉正彥順理成章地成了輔政大臣,史稱“苗劉兵變”。

小人物大翻身,突然從一名中層軍事將官一躍成為朝廷主要領導,讓行伍出身的苗傅和劉正彥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冷靜下來后看著眼前燙手的局面,兩個人傻眼了,但軍事政變不是請客吃飯,容不得半點拖泥帶水。就在苗傅和劉正彥不知道怎么開展下一步工作的時候,各地的勤王軍隊紛紛匯集起來。勤王軍隊是在抗金前線浴血奮戰的王牌軍,戰斗力豈是苗劉的叛軍所能比擬?

苗傅和劉正彥知道捅了馬蜂窩,勤王的將領中,劉光世、張浚、韓世忠等人都是身經百戰的戰神,硬碰硬是劃不來的,最好是握手言和為新皇帝效命,大家和氣生財豈不最好?沒幾天,正馬不停蹄向臨安進軍的劉光世突然收到一道“圣旨”——他被升職為太尉了。隨著升職信一起來的,還有新皇帝的欽差,說是欽差,實際上就是叛軍將領苗劉二人的信使。

劉光世比他的父親有政治頭腦,對時局的把握很準確,他推算叛軍不會得逞,張浚、韓世忠等人忠心耿耿,在各路大軍的圍剿下,叛軍頃刻之間就會覆滅,自己怎么會為虎作倀?劉光世撕了圣旨,捆了欽差,大軍繼續前進。接下來的勤王之戰沒有任何懸念,在劉光世、韓世忠、張浚這些名將的夾擊下,叛軍死的死,逃的逃。此役過后,劉光世也被順理成章地任命為太尉,正式進入南宋朝廷的權力核心。

此后,劉光世繼續率兵抗金,在江蘇地區和金將完顏昌交戰。劉光世了解到完顏昌的部下很多是來自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漢人,他們長年背井離鄉,久戰沙場,都產生了思鄉盼歸之情。于是,劉光世讓人鑄造了一些帶有“招納信寶”字樣的金銀錢幣。每次作戰抓到金兵俘虜,都不殺害,發給他們這種錢幣,對他們說:“你們想要回家,只要帶上這種錢幣,沿途我們的部隊都會放行。”金兵俘虜回營后,拿出這些錢幣給同伴看。同伴們一見動了心,偷偷到宋營索要此錢,然后持錢逃回家。一時間,金兵士氣渙散,逃走者不計其數。完顏昌下令嚴懲,仍然制止不住士兵逃走,最后只好拔營而歸。

這些都是劉家無限風光的歷史,而且歷代相傳,劉家后人對自己祖輩的敬仰之情如長江之水,無休無止。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劉光世又是怎樣的作為呢?

劉光世雖然也是抗金名將,但是他和岳飛是不一樣的。根據歷史記載,劉光世作戰中比較畏懼金軍,每逢奉詔移駐前線,大多不奉詔而設法退避,且其治軍不嚴,不少流寇、叛軍樂于投附為部屬,成為當時人數最多的軍隊。部隊士兵的數量雖然最多,實際戰斗力卻不足后來居上的“岳家軍”的三分之一。此外,劉光世常虛報軍額,多占軍費,作戰時多不親臨前線而是坐守后方,以便逃跑。大臣們對他深為不滿,但宋高宗考慮到南宋政權基礎不穩固,劉光世所部仍是不得不依靠的軍事力量之一,因此不僅設法滿足其后勤軍需的供應,還不斷對劉光世加官晉爵,以防止其部屬潰散后復為流寇或投奔偽齊政權。

紹興六年(1136年)十二月,右相兼都督張浚奏:“劉光世驕惰不戰,不可為大將,請罷之。”而左相趙鼎則認為,劉光世“將家子,將率士卒多出其門下,若無故罷之,恐人心不可”。

紹興七年二月,宰相張浚再次上奏:“劉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國事,語以恢復,意氣拂然,乞賜罷斥,以儆將帥。”四月,朝廷將劉光世罷為少師,其部隸屬都督府。張浚此意在于直接控制左護軍,以王德為都統制,酈瓊為副都統制。

事實上,果然如趙鼎所推測,劉光世被降級后果然引起其部將酈瓊等不少中低級將領的不滿,酈瓊直屬部隊雖只5000余人,但在他的煽動裹脅下,同年八月叛歸偽齊的竟達4萬人之多。劉光世行營左護軍之前有5.2萬多人,此時僅剩王德所部8000余人及零星部隊。

朱熹在《朱子語類》中這樣評論說:“光世在當時貪財好色,無與為比,軍政極是弛壞,罷之未為不是……”

明朝錢士升在《二十五別史》對劉光世也是批評有加:“光世在諸將中最先進,馭軍無法,不肯為國任事。”

此外,對于劉光世依附秦檜之舉,也成為他本人的一個污點。據《宋史》記載:“南渡諸將以張、韓、劉、岳并稱,而俊為之冠。然夷考其行事,則有不然者。俊受心膂爪牙之寄,其平苗、劉,雖有勤王之績,然既不能守越,又棄四明,負亦不少。矧其附檜主和,謀殺岳飛,保全富貴,取媚人主,其負戾又如何哉?光世自恃宿將,選沮卻畏,不用上命,師律不嚴,卒致酈瓊之叛。迎合檜意,首納軍權,雖得善終牖下,君子不貴也。二人方之韓、岳益遠矣。”

由此可見,劉光世雖然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實際上卻是個投機派,他抗金不肯用力,還結交力主投降的秦檜,但是這些并不影響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他的“豐功偉績”和處事圓滑也足以掩蓋自身的許多不足。

此后,南宋與金國時戰時和,劉光世的軍事生涯也幾經起伏。到了1141年四月,南宋朝廷收了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的兵權;六月,劉光世也被收兵權,罷為萬壽觀使,封“楊國公”。失勢后,劉光世深感前途渺茫,無力回天,便攜家眷來到青田縣隱居,不問世事。

1142年,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一同被殺害于風波亭。風光不再的劉光世看不透時局,深感前途迷惘,愁眉不展,也在同年年末郁悶而死,終年54歲,朝廷謚“武僖”,后追封“安城郡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遂溪县| 客服| 华坪县| 隆子县| 保山市| 赤城县| 武川县| 武威市| 武隆县| 昌黎县| 永昌县| 伊金霍洛旗| 思南县| 万全县| 永胜县| 高清| 区。| 九龙城区| 天等县| 封丘县| 积石山| 抚顺县| 常山县| 青浦区| 天峨县| 女性| 河南省| 隆子县| 易门县| 新营市| 平南县| 汕头市| 贺兰县| 九江县| 北碚区| 拜泉县| 尉氏县| 康乐县| 周至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