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基礎與網絡管理項目化教程
- 黃華林 涂傳唐 李先柏
- 1956字
- 2020-06-24 17:00:20
1.4 項目實施
1.4.1 制作交叉線
1.材料及工具準備
雙絞線一根,約3m;RJ-45水晶頭八只;壓線鉗一把(見圖1-8);雙絞線測試儀(含電池)一個(見圖1-9)。

圖1-8 壓線鉗

圖1-9 雙絞線測試儀
2.制作過程
第一步:剝掉雙絞線頭部的灰色保護層。可以利用壓線鉗的剪線刀口將線頭剪齊,再將線頭放入剝線專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緊壓線鉗慢慢旋轉,讓刀口劃開雙絞線的保護膠皮(見圖1-10)。在這個步驟中需要注意的是,壓線鉗擋位離剝線刀口長度通常恰好為水晶頭長度,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剝線過長或過短(見圖1-11)。

圖1-10 劃開雙絞線保護層

圖1-11 剝掉雙絞線頭部保護層
第二步:按568A標準線序排列線芯。把每對相互纏繞在一起的線纜逐一解開,解開后根據568A標準線序的規則把幾組線纜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順(見圖1-12),排列時應該注意盡量避免線路的纏繞和重疊。

圖1-12 排序線芯
第三步:捋直線纜。抓住線纜然后向兩個相反方向用力,并上下捋順(見圖1-13)。

圖1-13 捋直線纜
第四步:剪齊線纜。把線纜依次排列好并理順壓直,之后利壓線鉗的剪線刀口把線纜頂部裁剪整齊,去掉外層保護層的部分約為15mm。裁剪之后,應該盡量把線纜按緊,并且應該避免大幅度的移動或者彎曲網線,否則也可能會導致幾組已經排列且裁剪好的線纜出現不平整的情況(見圖1-14)。
第五步:將線纜插入水晶頭內。需要注意的是要將水晶頭有塑料彈簧片的一面朝下,有銅片針腳的一面朝上,使有銅片針腳的一端指向遠離自己的方向,有方形孔的一端對著自己。此時,最左邊的是第1腳,最右邊的是第8腳,其余依次順序排列。插入時需要注意緩緩地用力把八條線纜同時沿RJ-45頭內的八個線槽插入,一直插到線槽的頂端(見圖1-15)。

圖1-14 剪齊線纜并壓緊

圖1-15 將線纜插入水晶頭內
第六步:壓線。壓線之前,可以從水晶頭的頂部檢查,看看是否每一根線芯都緊緊地頂在水晶頭的末端。確認無誤之后就可以把水晶頭插入壓線鉗的8P槽內壓線。把水晶頭插入后,用力握緊線鉗,若力氣不夠,可以使用雙手一起壓,使水晶頭凸出在外面的針腳全部壓入水晶頭內,受力之后聽到輕微的“啪”一聲即可(見圖1-16)。
第七步:重復以上步驟,按568B標準線序制作雙絞線的另一頭(見圖1-17)。

圖1-16 壓線

圖1-17 交叉線的兩頭
第八步:網線測試。把網線的兩頭分別插入測試儀的兩個RJ-45接口后,打開測試儀電源開關,可以看到測試儀上的兩組指示燈都在閃動(見圖1-18)。本次測試的線纜為交叉線,無制線成功,其中一側的指示燈是依次由1至8閃動綠燈,而另外一側根據3、6、1、4、5、2、7、8這樣的順序閃動綠燈。若測試的線纜為直通線,若制線成功,在測試儀上兩側的八個指示燈應該由1至8閃動綠燈。
初學者初次制作網線未必成功,在網線測試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測試過程中,亮燈的順序不對。透過水晶頭,仔細觀察網線兩頭各自的線序,把線序不對的一頭剪掉重做,然后再重新測試。

圖1-18 網線測試
(2)測試過程中,出現任何一個燈為不亮或黃燈,這是存在斷路或者接觸不良現象。此時先對兩端水晶頭再用網線鉗壓一次,然后再次測試。如果故障依舊,隨便剪掉一端重新按正確線序做水晶頭,然后再次測試。若故障仍存在,則需重做另一端水晶頭。
1.4.2 組建雙機互連對等網
1.準備工作
兩臺裝有Windows 7的計算機A和B(帶有線網卡),一根交叉線。
2.組網過程
第一步:將交叉線的兩端水晶頭分別插入兩臺計算機的LAN網卡插口。啟動兩臺計算機。
第二步:IP地址設置。
(1)在計算機A中進入“網絡和共享中心”窗口,如圖1-19所示。

圖1-19 “網絡與共享中心”窗口
(2)雙擊“本地連接”超鏈接。
(3)彈出“本地連接屬性”對話框,有TCP/IPv4和TCP/IPv6兩種協議供用戶設置,這里雙擊“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項目,如圖1-20所示。

圖1-20 “本地連接屬性”對話框
(4)彈出TCP/IPv4對應的“屬性”對話框,如圖1-21所示,選擇“使用下面的IP地址”單選按鈕,然后輸入IP地址、子網掩碼,單擊“確定”按鈕。至此該計算機基本的IP地址信息設置完成。

圖1-21 IP地址設置
(5)另外一臺計算機(計算機B)也按照以上步驟完成基本的IP地址信息的設置,當然,IP地址必須不同,比如使用同一網絡范圍內的另一IP地址192.168.1.211。
第三步:設置共享目錄(共享計算機A中的D:\test\test目錄)
(1)找到要共享的文件夾并右擊,選擇“屬性”命令,如圖1-22所示。

圖1-22 右擊要共享的文件夾
(2)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共享”選項卡,單擊“共享”按鈕,如圖1-23所示。

圖1-23 “共享”選項卡
(3)添加運行訪問的用戶,可以選擇everyone(見圖1-24),然后單擊“添加”按鈕,再單擊“共享”按鈕,最后會提示文件夾共享操作完成。
第四步:調試雙機共享。
在計算機B中,選擇“開始”→“運行”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ping”并按【Enter】鍵,在命令行窗口中輸入另一臺計算機的IP地址,如\\192.168.1.210。按【Enter】鍵,如果看到了另一臺計算機上的共享目錄,雙機互連即告成功,如圖1-25所示。

圖1-24 選擇可以訪問共享文件夾的用戶

圖1-25 從計算機B中看到了計算機A中的共享文件夾
- RCNP實驗指南:構建高級的路由互聯網絡(BARI)
- MERN Quick Start Guide
- 物聯網安全:理論、實踐與創新
- Drush User’s Guide
- 互聯網安全的40個智慧洞見:2015年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文集
- 數字通信同步技術的MATLAB與FPGA實現:Altera/Verilog版(第2版)
-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
- Spring 5.0 Projects
- 物聯網長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應用與開發
- jQuery Mobile Web Development Essentials
- 區塊鏈社區運營手冊
- 黑客與反黑工具使用詳解
- 學術虛擬社區用戶社會化交互行為研究
- 萬物互聯:物聯網核心技術與安全
- 目標跟蹤中的群智能優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