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2 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2.2.1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通過參與活動、對比、分析等,正確認識評價自己,初步掌握良好心理品質的基本要求,增強自我控制、自我調節的能力。

2.知識目標:了解一般心理特點及職業技術學生的心理特殊性。

3.素質目標:認識到調控自己的心理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2.2.2 任務引導

在新的環境中,職業學校學生在心理、行為、人際交往等方面所表現出的拘謹、畏縮與牛頓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通過努力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2.2.3 核心知識

課文研讀

牛頓上大學的第一天

牛頓,從小在鄉村長大。他寧愿自己看書,不喜歡學校,上學的任務似乎就是為了等待放學。他不交朋友,經常獨思冥想,有時像個頑固的老人,有時又像個呆呆的稻草人,曾被老師和同學稱為“呆子”。校長從他許多精巧的發明看出他是個深思專一的可造之材,常用激將法督促他。滿18歲后的一天,他憑校長的推薦去劍橋讀書。

那時的“公共交通工具”是狹窄的驛馬車。牛頓上車時車上已有兩位乘客:衣飾華貴的紳士和纖弱的年輕女子。牛頓衣著破舊,上車后緊抱著質料低劣的皮箱,時而看著窗外,時而望望紳士的高帽。紳士氣質高雅,風采令人贊嘆。

“吭”的一聲,馬車顛搖了一下,紳士的手杖掉落,絲質高帽欲飛向空中。牛頓反射似地伸出手把它抓住了。“啊,謝謝。”紳士點頭致謝,似乎已觀察他一陣了,“是不是去劍橋念書?”

“是的。”

“是入學新生嗎?”

“是的。”

初次搭乘驛馬車,和陌生人交談,牛頓感到拘束畏縮。

“學院是?”

“三一學院。”劍橋大學的組成單位是學院。13世紀末,首先成立了彼得哈士學院,以后每一個世紀增加4個學院,到牛頓入學時已有16個學院。每一所學院的創立人、目的和管理都不同,各自成為獨立的學院。牛頓因家境貧寒,舅父替他選了這個有工讀生制度的學院當工讀生。“三一”在基督教里是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的意思。

“是嘛!三一學院雖然經費不太充足,但教授優秀。”

“大學與中學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中學的延伸。大學的原意是學生組合成的團體,想讀書研究的人,不論年老年輕,大家組成一個團體,聘請名師來講授,這就是大學的起源。千萬不要忘記這種精神。”紳士和藹地說。坐在牛頓旁邊的女士,身體略向前傾。“哦,對不起!請坐這邊來。”紳士移坐窗邊,把自己的位子讓給女士。牛頓不明其中的道理。當紳士拿出手帕遮臉,牛頓才恍然大悟——女士原來坐在當陽的一邊,被烈日曬得受不了。牛頓不禁赧然低頭。車到劍橋,牛頓和紳士一起下了車。提著舊皮箱的牛頓,像個鄉巴佬似的四處張望,一言不發地跟在紳士后面。在路口,紳士指示了去三一學院的道路。之后,他便飄然消逝在劍橋的樓宇綠蔭中。

劍橋大學的校園繁花遍地,綠草如茵,各具特色的建筑物隱約于參天大樹之間。清澈的溪流中幾只天鵝在垂柳蔭下悠游。三一學院的大門上是英王亨利八世的雕像,他創立了英國國教,也是這個學院的創辦人。牛頓意識到要進入一種新的生活,頓然緊張起來,一陣涼颼颼風的從脊背直透腳尖。牛頓走進院門,差一點迎面撞上一位身材魁梧的紅袍紳士。牛頓吃了一驚,言語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你是新生?”“是的。”“是艾薩克·牛頓先生嗎?”“是的……”紳士在黑色方帽底下,溫和地笑著,大方地伸出右手:“真巧,我是艾薩克·巴羅。”“啊,您好。”牛頓滿口鄉音地回答,若有所悟地抬頭,因為這人就是舅父介紹的巴羅教授。牛頓從口袋里拿出舅父的信。“呵,我已經接到他的信,不然不會知道你的名字。”

教授想緩和一下青年的緊張情緒,神態盡量隨和。牛頓卻因初次見到大學教授,感到一種壓迫,愈來愈拘束。教授打開信,匆匆地看了一眼,放進口袋。

“到我房間里去吧。”教授在走廊里闊步前行,牛頓迷迷糊糊地跟著走。等到稍微恢復正常時,已經在教授的房間里了。牛頓絲毫不知道,眼前的這位教授是歐幾里得幾何學的一流學者,以創立在曲線上做切線的方法而著名。“隨便坐,別拘束。”

牛頓的動作顯得很生硬,好不容易在椅子上坐下了。

“現在我就按入學的慣例詢問了。艾薩克·牛頓先生,你是志愿入學嗎?”“是的。”

“好!那我就準許你入學。”牛頓如釋重負,放下了心。“牛頓先生,你現在已是劍橋大學的學生了。我是教授,就以師生的身份來談談吧。”牛頓不知談什么好,感到很不自在。“你有什么要求?”“我想學有關力和運動方面的東西,也想研究數學……”有了具體的話題,牛頓就能對答了。“那就有困難了。數學倒是沒什么問題,但力和運動卻沒有人講授。當然你可以自己研究,但沒有人指導。”

牛頓并不驚異。小學也好,中學也好,從來沒有人教他想學的東西。他記起驛馬車上的紳士關于大學的談話。“你知道伽利略的實驗嗎?”別說是實驗,連這人的名字也是頭一回聽說。“那么,我提一個問題吧。鉛球有大有小,讓它們同時從塔上落下來,請問哪個先到地面?”牛頓默想了一會,有點怯意地說:“不做一下不知道。”

“是嗎?伽利略也這么想。可是亞里士多德說是重的先到達地面。你認為怎么樣呢?”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牛頓是知道的。

“我想他是正確的。”

“你確信如此嗎?”“……”牛頓猶豫起來了。

巴羅教授從他的表情看出他的念頭,突然改變了態度,以授課的語氣說:“你只是想亞里士多德說的不大會錯。那么,你是不是贊成,不必探究真理,不必做新的發現,只要相信古代圣賢就行了?”牛頓從未面臨過這種問題,有點驚慌失措。

“伽利略讓大小鉛球同時從比薩斜塔上掉下來,結果和亞里士多德所說的不一樣,重的和輕的同時落到地面。”“亞里士多德也錯了嗎?”“古典學派的人不肯面對這一事實,有人詰難伽利略使用了‘魔術’。但是,無論由誰來做,結果都一樣。”

古典學派是受羅馬教廷支持的一個思想學派,該學派的學者們認為,哲學上的真理都已被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所掌握,而神學上的真理都被《圣經》和奧古斯丁所掌握。所以,要學得真理,只要讀這些圣賢的書就夠了。羅馬天主教廷為維護教權,極力推行和扶持古典學派的權威,一般人很難脫韁而出。

“伽利略研究天體運行得出結論,說地球會運行轉動。這在古典學派的羅馬教廷看來,是異端邪說,伽利略因此被送上宗教法庭,幾乎送命。最后結論如何,還會爭論下去。但他倡導的重視觀察和實驗驗證的研究方法,比結論更為重要。這一點,你要牢記在心上。我認為,本學院負有把中世紀引到近世紀、打破天主教的古典思想的使命。牛頓先生,你要多多努力啊。”巴羅教授語重心長地說。

這是牛頓第一天上大學的經歷,時間是1661年6月5日。

一、簡介

牛頓(1642—1727),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曾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牛頓是舉世公認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幼年充滿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個月父親便去世了,之后母親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撫養成人的。23歲畢業于著名的劍橋大學后留校工作。后因逃避倫敦流行的鼠疫來到母親的農場里。在這里,他被一個常人熟視無睹的現象吸引住了。有一次,他看到一個熟透了的蘋果落在地上,便開始思索為什么蘋果會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飛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種力在拉它,那么這種將蘋果往下拉的力會不會控制月球?他就是通過這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現象,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顯示了出來。它解釋了當時所知道的天體的一切運動。同時,牛頓又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光學實驗,從而證明了白光是由以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順序排列的合成光。1687年,牛頓出版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里,他鉆研了伽利略的理論,并歸納出著名的運動三大定律。除此之外,他發現的二項式定理,在數學界也有一席之地。1704年,出版《光學》一書,總結了他對光學研究的成果。

牛頓61歲那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此后年年連任直至逝世。作為舉世公認的、最卓越的科學巨匠,他仍謙遜地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1727年3月31日,84歲的牛頓逝世了。作為有功于國家的偉人,他被葬在了英國國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

議一議:

1.當牛頓上大學的第一天時,當他的導師巴羅教授提到這個經典的問題時,牛頓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比較多,這之中,牛頓表現出哪些特點?

3.作為現階段職業學校的學生,我們心理有哪些特點?

二、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理特點

1.不平衡性

這一時期,同學們的身體發育已接近成人的水平,而心理的發展卻相對滯后,在理智、情感、道德、社交方面還都未成熟。

2.動蕩性

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發展的不平衡,心理發展和社會意識發展之間的不平衡,同學們在心理上常表現出一種成熟前的動蕩性。如思維敏捷但容易偏激;熱情但容易沖動、蠻干;勇于創新,但缺乏維持久性。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上,易出現困惑、苦悶、焦慮;對家長和教師表現出比較普遍的逆反心理。

3.自主性

青春期正處于脫離父母照顧的時期,被稱為“心理上的斷乳期”。在這個時期的同學們自我意識明顯增強,獨立和處理事務的能力也有所增強。所以,在心理上和行為上表現出了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熱衷于顯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

4.進取性

這一時期的同學們精力充沛,血氣方剛,反應敏捷,不安于現狀,樂于進取,頗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

5.閉鎖性

這一時期的同學們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不輕易表露心跡,非常注重自我的所謂“隱私”和“秘密”。

6.社會性

這一時期的同學們對社會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感興趣,喜歡探聽新鮮事,很想像大人一樣對周圍的問題作出褒貶評價。對社會活動的參與也日趨活躍,有一定的自治、自理、自立的要求。他們思考和憧憬自己的未來生活,急切地希望像成年人那樣步入社會,甚至希望通過模仿成人的行為,來獲得一定的社會定位,獲得別人對自己長大的認可。

三、良好心理品質的基本要求

1.獨立性與合作性的統一

獨立性是指思維和行為不受外界和他人的影響,能獨立思考和選擇行為的心理品質。合作性是指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善于理解對方,體諒他人,善于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質。

2.敢為性和克制性的統一

敢為性就是指有膽識,做事堅決,行為果斷,敢于冒險,并敢于承擔行為后果的心理品質。克制性是指能自覺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克服沖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心理品質。

3.堅韌性和適應性的統一

堅韌性是指為達到某一目的,堅持不懈,不屈不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并能承受挫折和失敗的心理品質。適應性則是指能及時適應外界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靈活地進行自我調整、自我轉換的心理品質。

四、常見心理問題的調適

1.自卑依賴

自卑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缺乏信心,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做出偏低的評價;行動畏縮,常有如害羞、不安、內疚、憂傷、失望等情感體驗;處處感到不如別人,無所作為,悲觀失望;甚至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也往往因為自嘆無能而輕易放棄。自卑感強的人,常常有很強的心理依賴,總希望別人把問題都解決好,自己不要遇到什么困難。

消除自卑心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正確評價自己,如實地看到自己的短處和長處。切不可因為自己存在著短處,就看不到自己的過人之處。

其次要努力建立積極的自我印象。我們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較大的事情,哪怕這些事情很“小”,也不要放棄爭取成功的機會。因為任何成功都會增強自己的信心。

第三要學會正確的自我補償。如采用“勤能補拙”法。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但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決心和最頑強的毅力去克服這些缺陷,這就是積極有效的補償。也可采用“揚長補短”法。在生活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事屢見不鮮。像拿破侖因為身材矮小,而立志要在軍事上獲得輝煌成就,結果成為后人敬仰的偉大軍事家;蘇格拉底自慚形穢,而在思想上痛下工夫,結果在哲學領域大放光芒。

小資料

小嚴是一位女同學,平時沉默寡言,上課從不主動發言,老師提問她,也是搖搖頭,目光低垂不肯吭聲。在一篇以《我的煩惱》為題的短文中,她表露了自己的心跡:“如果有變不成天鵝的丑小鴨,那就是我。沒有一根羽毛是靚麗的,沒有一點氣息是怡人的,長相太普通,聲音不柔美,還有改不掉的濃濃鄉音。別人的驚異表情和嘲諷的笑聲,使我不得不緊閉雙唇。腦子太笨,大家一學就會的東西我要花費太多的功夫,似乎收獲永遠比不上付出。每每測驗完畢便汗顏的無地自容,我痛苦于一無可取,只有以過度的自尊維護脆弱的心靈。經不起同學的玩笑,受不起老師的探詢,聽不得父母的輕責……望著窗外的藍天,我常淚眼連連。斷翅的鳥兒,再渴望自由也無法振翅翱翔……”

不難看出小嚴是個自卑的女孩,她需要理解和幫助。

2.膽怯懦弱

其主要表現為膽小怕事,遇事好退縮,容易屈從他人,甚至逆來順受,無反抗精神;意志薄弱,在困難面前張皇失措;感情脆弱,經不住挫折和失敗。一個人一旦養成這樣的個性,往往會從懷疑自己的能力發展到不能表現自己的能力;從怯于與人際交往發展到孤僻地自我封閉,而由此形成不良的人際關系,反過來又會加深個性和怯懦。

消除怯懦的心理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首先是懂得“氣勢”的力量。戰場上的士氣勃發,可使原本怯懦之人也會產生決一死戰的堅強意志。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困難面前只要有一股敢拼敢斗的氣勢,擺出一副摩拳擦掌的架勢,你就會感到力量,就不會感到怯懦。因此,學會自我鼓勵、自我暗示等方式來培養自己無所畏懼的氣勢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敢于行動。古人言:“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許多人怯懦,無非是害怕失敗對人的打擊。其實,越是感到害怕的事越應該去嘗試實踐。因為不做本身就是一種失敗,只有去做,才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讓我們記住鄒韜奮先生的一句話:“以排除萬難堅定不移的勇氣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

小資料

小楊是一位身材瘦小的男同學,當班級展開集體活動時,他總是躲在一邊看,平時少言寡語,不敢和人大聲說話,看人的目光也是低垂著。在班上,他總是被其他同學差遣干活,如被人強迫去替別人打掃班級衛生,自己打的熱水,總被別人用掉,甚至自己的衣服也被別人亂穿。面對這些欺負他的無理行為,他總是不敢反抗,默默地忍受著,連報告老師都不敢,有時實在感到委屈了,就偷偷地流眼淚。

3.狹隘嫉妒

主要表現為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對他人的優勢心懷不滿,產生一種不悅、自慚、怨恨的心理感受。有狹隘妒忌個性的人,經常會出現猜忌、敵對的行為,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危害極大。

消除狹隘嫉妒的方法主要有:

首先,要學會寬以待人。在交往中應懂得人際間的互酬心理,也就是說,不要只想到自己的私利,生怕自己吃虧,甚至還想從交往中撈點好處。豁達大度、寬以待人是我們待人處事應遵循的原則。

其次,還應該擺正“自我”的位置。妒忌往往是“私欲”過度的膨脹,是以自我為中心,恥于人下的結果。一個人總有不如他人之處,不服輸、不甘落后是對的,但不能把別人的優勢看成是對自己的威脅,既要有勇氣超過別人,又要有勇氣承認“各有所長”的現實。這樣,就可以消極的妒忌為積極進取了。

小資料

有這么一個寓言:有個人幸運地遇到了上帝。上帝對他說:“從現在起,我可以滿足你的任何愿望,但前提是你的鄰居必須得到雙份。”那個人聽了喜不自禁,但仔細一想后心里很不平衡:要是我得到了一份田產,鄰居就會得到兩份;要是我得到一箱金子,鄰居就會得到兩箱;更要命的是,要是我得到一個絕色美女,那個注定要打一輩子光棍的家伙就會得到兩個。那人想來想去,不知該提出什么愿望,因為他實在嫉妒鄰居得到的比自己多。最后,他咬咬牙對上帝說:“萬能的主啊,請挖去我一只眼珠吧!”上帝就滿足了他的愿望。從此,他做了“獨眼龍”,他鄰居更是無辜地變成了瞎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嫉妒使人狹隘,不但害人而且害己。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嫉妒別人,干什么都想超過別人。如果自己優于別人,心里就美滋滋的;一旦別人超過了自己,心里就酸溜溜的,甚至產生怨恨情緒。

4.緊張焦慮

這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狀態,主要是有心理沖突或遭受挫折引起的。其主要表現為過分擔心、緊張煩躁、焦慮不安,或是得過且過、反應遲鈍、意志消沉、萎靡不振。過度的焦慮可以使人產生壓力,可以幫助我們克服自身的惰性,激發我們更加努力。但過度的焦慮會使人行為失常,造成心理障礙。

消除緊張焦慮情緒的方法主要有:

一是理智分析。引起緊張焦慮的情緒往往是由于受到某種刺激而引起的。針對此類不良的情感,我們應該冷靜理智地分析,看看自己對這種刺激的認識是否正確,是否確實可憂、可慮、可懼。如果發現事情并不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那么消極情感就會不解自消了。

二學會遺忘。有的人總是對引起消極情感的刺激耿耿于懷,這樣只能加劇不良情緒。正確的做法是把這些事情盡快地忘掉,使自己的思想暫時地離開這些不愉快的事情,從而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三是轉移宣泄。如果對不良刺激遺忘有困難,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通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或分散自己的情緒。如感到緊張焦慮時可以聽聽音樂、看看電影、外出旅游或參加體育活動等。也可以適當地進行宣泄。如當與人鬧了矛盾,要勇敢地與對方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以解開疙瘩,消除誤會;當面對沒有把握的事情舉棋不定時,可以和自己的親人、好友交流看法,訴說心中的困惑和不安,這樣也能緩解自己緊張焦慮的情緒。

5.抑郁冷漠

抑郁冷漠的主要表現少言寡語、孤獨抑郁;對一切事物都缺乏興趣,對未來失去信心,一點細小的過失或缺點也會帶來無盡的懊悔,遇事總往壞處想,自怨自艾,無精打采,精神萎靡,表情冷漠。抑郁冷漠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障礙,它能撲滅人心頭的希望之火,使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淪為平庸;它能摧殘人的意志,阻抑人的活動,削弱人的能力,損害人的身心健康。

要消除抑郁冷漠的情緒可以用以下方法:

首先要學會達觀。所謂達觀,就是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懂得社會與人生變化的辯證關系,不把局部困難看成是整體困難,更不把一時的困難看成永久的困難。對許多事情只要能用樂觀主義精神、用發展的觀點來想一想,抑郁冷漠就會煙消云散了。

其次要加強交往。要盡量參加集體活動,增加與同學們友好往來的機會,同學的真誠和友誼能使自己感到集體的溫暖,減少抑郁冷漠的情感體驗。

再次要學會心理防御。要尋找引起抑郁的事情發生的“合理”原因及消除辦法,以防止心理上的創傷。

小資料

小劉是某學校一年級新生,進校半學期以來,考試經常不及格,多次受到老師的批評。平時表現為沉默寡言,憂心忡忡。請看他的內心獨白:“心憂無人知,月夜獨自嘆。但愿逢知己,解我憂與愁”。原來小劉在中學時,雖然成績不是名列前茅,但也沒有不及格的情況,自從進了新的學校,遠離父母,新的環境他不能適應,因此常常沉溺于玩樂,全沒了中學的學習勁頭,以至于期末考試幾門課程不及格。加上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夠,和同學們的關系也相處的不太融洽,這些使得原本性格內向的他更是感到憂慮和不安,整天愁眉苦臉,笑口難開,覺得生活沒意思,表現出抑郁苦悶的心理狀態。

6.沖動敵對

處于青春期發育的年輕人,情感豐富、血氣方剛。但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和缺乏社會生活的經驗,因而在遇到不太如意的事情時情緒波動較大,容易發生沖突失衡現象,在這個方面男同學比女同學更為明顯。有的人常常為一些小事而爭吵、謾罵或斗毆。某些個性狹隘的同學容易產生敵對心理,認為周圍的人都在輕視自己、傷害自己,因此有著強烈的不滿情緒,對他人和集體心懷報復之心,常表現出喜歡做老師、家長所不高興的事,搞惡作劇,甚至以戲弄或毆打同學為樂。

克服沖動敵對情緒的方法是: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懂得區分行為善惡,做到通情達理。

其次,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如當別人用譏諷或嘲笑的語言挑釁時,視而不見或置之不理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再次,要能換位思考。通常年輕人考慮問題時往往強調自己行為的合理性,這樣容易出現“得理不饒人”的情況,造成矛盾沖突。同學們如果設身處地為別人多想一想,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就有可能感到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有偏頗之處,從而使許多誤會、沖突、糾紛在相互理解中得到消除。總而言之,同學們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逐步達到一種“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成熟境界。

小資料

小鐘所在的班級里,不知道為什么男同學都容易沖動。例如,樓上宿舍的同學曬衣服,不小心把水滴到了他們曬的被子上,雙方就不互不相讓,先是爭吵,繼而大動干戈。再如,一次下課休息,鄰班的兩位同學打球,不小心打碎了他們班的玻璃,于是他們一哄而上把對方包圍了起來,若不是老師及時趕來,這場“戰爭”在所難免。其實,這些都是小事情,但雙方一旦動怒,問題就復雜化了,甚至可能釀成大禍。事后他們總是后悔自己的行為,但一遇事又重蹈覆轍,真不知如何處理為好。其實,我們應牢記一句話:“與其事后后悔不迭,還不如遇事三思慎行。”

2.2.4 心靈感悟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個時期,而是一種心態。處于青春期的我們,生理上已經日趨成熟,但心理上還不成熟。我們還存在著反抗和依賴、閉鎖與開放、勇敢與怯懦、自尊與自卑等種種矛盾的心理,但是,我們要對自己充滿信心,根據自己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發展策略,開發自己的潛能,讓夢想早日成為現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宜宾县| 青阳县| 天柱县| 阳西县| 沙洋县| 团风县| 都江堰市| 吐鲁番市| 大城县| 绥芬河市| 德化县| 盐山县| 昌吉市| 八宿县| 措美县| 阳西县| 茂名市| 理塘县| 柯坪县| 肥西县| 龙江县| 营山县| 托克托县| 韶山市| 望江县| 米泉市| 武川县| 盐亭县| 高台县| 垣曲县| 嫩江县| 茂名市| 临泽县| 安达市| 连云港市| 阿坝| 阳信县| 台中县| 绵阳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