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當代通信
當代通信是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通信時代。
這個時代的特征是,在全球范圍內,形成數字傳輸、程控電話交換通信為主,其他通信為輔的綜合電信通信系統;電話網向移動方向延伸,并日益與計算機、電視等技術融合。
1982年,發明了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分別是歐洲標準的GSM,美國標準的DAMPS和日本標準的D-NTT。
1983年,TCP/IP協議成為ARPAnet的唯一正式協議,伯克利大學提出內涵TCP/IP的UNIX軟件協議。
20世紀80年代末,多媒體技術的興起,使計算機具備了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像、影視等各種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為信息處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國于1987年在廣州引入了英國的TACS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系統。于2001年底已經全部關閉了商用模擬移動通信服務。
1988年,成立“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數字蜂窩系統:1988年,第一個數字蜂窩系統在歐洲建立,稱為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最初打算提供一個泛歐標準來取代當時大量運行的不兼容模擬系統,GSM之后很快就出現了北美IS-54數字標準。
1989年,原子能研究組織(CERN)發明萬維網(WWW)。
20世紀90年代爆發的互聯網,更是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
1990年GSM標準完成。
1991年,歐洲開通了第一個GSM系統,移動運營者為該系統設計和注冊了滿足市場要求的商標,將GSM更名為“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雖然GSM作為一種起源于歐洲的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但它的研發初衷就是讓全球共同使用一個移動電話網絡標準,讓用戶擁有一部手機就能走遍天下。GSM也是國內著名移動業務品牌“全球通”這一名稱的本源。
我國于1993年開始引入GSM系統,GSM移動通信業務由中國電信(移動業務后來從中國電信分離,成立現在的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公司運營。聯通公司于2000年在國內又引入了IS-95CDMA移動通信系統,至此我國境內就出現了兩種第二代移動通信體制并存的局面。
1994年,中國聯入因特網。
1996年9月,美國的WebTV公司首先提出發展網絡電視的構想,網絡電視又稱IPTV(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它將電視機、個人計算機及手持設備作為顯示終端,通過機頂盒或計算機接入寬帶網絡,實現數字電視、時移電視、互動電視等服務,網絡電視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電視觀看方法,它改變了以往被動的電視觀看模式,實現了電視以網絡為基礎按需觀看、隨看隨停的便捷方式。1997年上半年,萬維網電視正式推向市場;1999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正式開通網站后,《新聞聯播》節目當晚就可以上網觀看;2000年底,北京中關村地區推出了中關村網絡電視臺;2003年9月15日,中國電信:互聯星空開始全面商用;2004年5月31日,中國最大的網絡視頻運營商——中視網絡開始對外服務。
2000年,提出第三代多媒體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標準,其中包括歐洲的WCDMA、美國的CDMA2000和中國的TD-SCDMA,中國的第一次電信體制改革完成。
2007年,ITU將WIMAX補選為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
現在,只要打開計算機、手機、PDA、車載GPS,很容易就能實現彼此之間的聯系,人們生活更加便利。
隨著數據通信與多媒體業務需求的發展,適應移動數據、移動計算及移動多媒體運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動通信開始興起,4G是第四代通信技術的簡稱。4G系統能夠以100Mbit/s的速度下載,并幾乎能夠滿足所有用戶對于無線服務的要求。而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方面,4G與固定寬帶網絡在價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計費方式更加靈活機動,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服務。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調制解調器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擴展到整個地區。2012年,ITU正式審議通過了4G(IMT- Advanced)標準,即LTE- Advanced: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的后續研究標準;WirelessMAN- Advanced(802.16m):WiMAX的后續研究標準。2013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4G牌照,宣告我國通信行業進入4G時代。
另外,目前國內外不少機構和運營商確實搶先公布了5G網絡計劃細節,主要方式是計劃通過使用大量的天線元件來實現高頻帶寬的信號傳輸,相對4G來說,5G網絡將會比4G快100倍。此前,華為、三星、愛立信等企業均提出過5G網絡初步設想,而實際能夠開花結果的時間,多數預測為2020年。
-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區塊鏈技術基礎教程:原理、方法及實踐
-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2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 基礎會計學習指導(第4版)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歷史學基礎考試中國近現代史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尼科爾森《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第11版)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薄松年《中國美術史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
- 智慧環保實踐
- 大學生心理健康十五講
- 工程制圖與3D建模習題集
- 數據結構與算法(Java版·第2版)
- 運營管理(原書第15版)
- 電子產品工藝與質量管理(第2版)
-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861綜合(二)(含公共政策、行政法、比較政治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6小時高清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