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創業必讀:一看就懂的新公司管理全圖解
- 林科炯
- 1836字
- 2020-06-19 15:08:09
1.2 要懂得怎樣放權
我們要進行創業,其中最明確和直接的目的就是通過他人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從而獲利。所以我們在管理公司或企業時,也應該讓他人來做事和管理,不要事必躬親。
【不適當放權的后果】
從前有個將軍,他對部隊的管理,大到軍事策略制定,小到將士的小獎勵和懲罰,都要過問和管理,軍隊的素質和戰斗力都非常強。
但這樣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將軍本人特別累,二是其他職位的人員很少有事情可做,這時就有人對他勸諫說:“將軍為何不將相應的事情分給相應的人員去做呢,這樣您不僅不會太累,而且還能讓其他人有事可做呢。”將軍沒有聽從勸諫,最后英年早逝,醫官診斷為工作疲憊勞累而死。
在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直觀地看出這個將軍事必躬親,不放心權力下放,從而出現了兩個問題,所以作為老板或管理者一定要懂得適當放權,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做都做了。
下面我們就對公司放權進行一些實際介紹。
1.2.1 為什么要授權
我們創業的一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讓別人來幫自己賺錢獲利,也就是自己讓別人來做事,而自己就是告知他們怎樣來做,做什么等。所以要將公司一些不太核心的事務,交給其他合適的人來做,也就是放權。
創業者放權會帶來5個方面的積極作用,如圖1-7所示。

圖1-7 授權的積極作用
1.2.2 如何進行授權
當然,創業者在授權前,必須搞清楚授權的3個要素,如圖1-8所示,也就是要弄明白:到底要給員工授予什么權利。

圖1-8 授權的3要素
在工作中授權并不是一個籠統的行為,它可以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進行類別授權,如圖1-9所示,這樣就可以讓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負責人或管理人,從而更好地落實工作。

圖1-9 授權的分類
上面介紹了授權的要素、分類,那么具體的授權該怎樣操作呢?下面分別進行介紹。
● 確信員工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工作,解決困難。
● 向員工解釋工作時應清晰表達做什么,為什么做,什么時候做。
● 有目的地視能力而授權,不同的事情可更改被授權人。
● 適度授權,事先應確定對方可用的人力、物力、財力、技術及其他資源,討論應達到怎樣的目的。
● 不要刻意告訴員工應如何具體完成工作。
● 授權不是授予后就完全不再考慮這個問題,應給予被授權者信任并隨時與其進行充分交流,給予輔導與支持,共同解決問題。
● 不能因為員工的工作失誤而打擊其信心。
1.2.3 授權的注意事項
我們在授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哪些權限可以授予,哪些權限在授予后要進行監督,哪些權限該授予哪些人等,因為這些都關系到創業的成敗,下面分別進行介紹。
● 不能授權的工作包括關系公司前途命運的重要會議和未來計劃。
● 選拔員工,直接下屬和關鍵部門的人事任免權也需親自把關。
● 考核績效辦法、重大經營決策等需和合伙人商討得出結論。
● 選擇合適的人進行授權,例如要熟悉候選人的優缺點,并認真評估其經驗和才能。
● 授權時要先明確任務目標,并準備一張全面的權限核對表,以確保任務的權責范圍都已包括在內。
● 根據被授權者的經驗水平以及信任程度,來確定是嚴加控制,還是相對地讓其自由發揮。
● 要時刻監督工作進度,但不能干涉具體工作,只在必要時進行提醒和鼓勵,在任務結束時需兌現獎懲。
● 確定被授權者時,要親自將其介紹給團隊成員,并把責任介紹清楚。這有助于被授權者被團隊接納,并提升其責任感。
1.2.4 找對你打算放權的人
《陰符》中寫道:成則,得人也;敗者,失人也。我們可以直觀地理解為:事業的成功,是因為選擇了合適的人;失敗,也是因為選擇了不合適的人。
創業雖比不上治國安邦,但其道理是相通的,所以我們在授權前,一定要弄清楚哪些人可以授權,其中創業者可以從4個方面結合考慮,如圖1-10所示。

圖1-10 放權的合理人員因素
1.2.5 放權后也要適時詢問
我們將相應的權利授予他人后,不能不聞不問,做甩手掌柜。要對其工作進展情況和能力發揮狀況進行適時詢問,這樣不僅體現了老板對其的關心,同時也要考察他是否完全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勝任賦予的權限工作,以此保證整個事務的順利開展,避免出現因授權人員能力不夠或工作不到位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損失。
1.2.6 給予支持措施
我們將相應的權利授予指定對象前,就應該考慮到有哪些地方或事項需要公司/企業或他人甚至是自己的支持與幫助,在授權過程中,就清楚應該告知哪些人員應該為其提供支持幫助,哪些人可以尋求幫助,哪些事務、東西、權限可以使用等,最大限度讓受權人順利地開展工作并將工作做得完善些。
1.2.7 為下次放權做“檢討”
我們在做很多事情后,都要進行經驗的總結,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要從中吸取經驗或教訓,當然公司放權也應該這樣,對放權成功的案例進行成功分析,對放權失敗的案例進行失敗檢討,從而為以后的放權提供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