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能為王:如何有效捕捉市場機會與牛股
- 胡勝華
- 1344字
- 2020-06-19 10:37:59
3.1 散戶,中國式投資群體
在西方成熟市場,散戶幾近銷聲匿跡。而在中國股市,散戶依然活躍在舞臺里,并被打上中國大媽、中國大叔的標簽。
作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投資群體,加之思維方式與股市本質格格不入,所以大多數散戶成為資本市場機構們的盤中餐。
中國散戶要想在資本市場持續獲利,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只有接受系統性的投資訓練,以及改變頑固的散戶思維。
3.1.1 你在跟誰戰斗
要知道散戶在做什么,不妨看看2015年的相關數據。4月24日這一周,新增A股開戶數為413.03萬戶,比此前一周大增26%,創歷史新高,是2007年大牛市單周最高開戶數的近3倍。而此時,國際投資者在做什么呢?依然在撤退。
再來看看新開戶的投資者的基本情況吧,有研究機構稱,在新開戶的股民中,有67.6%的民眾甚至沒有讀完高中。當然,針對這一研究數據,深圳證券交易所金融創新實驗室認為,2014年年初到2015年3月31日之間的深市個人投資者開戶情況進行了分析,這批新開戶投資者以本科以上的學歷為主,并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當然,我們不用去辨別真偽,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牛市是新開戶的高峰期,大多人入市皆以投機為目的,匆匆入市,很少有專業的學習過程。盡管新股民不斷增多,但出版社的相關數據確實令人不夠樂觀,中國投資者看書的人越來越少,大多數人反而熱衷于題材消息。
知道散戶在與誰戰斗,就明白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他們。與散戶思維方式截然相反的是專業的投資機構,機構們經過系統的訓練,有著專業的研究團隊,是集體作戰,而散戶們則是一盤散沙。
既然機構訓練有素,專業性與系統性是其重要標志,那么,作為戰斗在前線的散戶,不妨學習投資專業知識,同時,接受交易與決策的系統訓練。
3.1.2 散戶思維,成功的絆腳石
由于散戶更多地體現為大眾行為,而大眾行為在資本市場幾近錯誤。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在資本市場往往渾渾噩噩,扮演著羊羔的角色。
他們有著較為嚴重的顛倒的牛熊思維,往往是市場的后知后覺者,當牛市接近尾聲,散戶開戶量大幅度上升,見面無人不股。相反,當熊市接近底部,散戶開戶量創新低,談股色變,人人自危。
散戶虧損也有其必然性,當一熱點已經炒完,主力資金早已逃之夭夭,散戶還身陷其中,以為自己的股票還會炒上天。股市見頂回落,他們急忙抄底,不知大難降臨。結果抄底抄在半山腰,深度套牢之后,不愿認輸,并堅決不止損,任其下跌不控制風險。本意在短線,結果做成中線,中線做成長線。
散戶喜歡談高拋低吸,牛市賺點小錢,便洋洋得意,忘乎所以,自以為比股神高人一籌。高拋之后,往往瘋狂上漲,低吸之后繼續大跌。牛市本應持股待漲,熊市本應快進快出。散戶則剛好相反,牛市頻繁換股,熊市套牢不動。
筆者見過不少的散戶,資金不大,股票眾多,持倉過于分散,疏于管理,一般來講,三只股票對于散戶而言,比較利于科學地管理倉位。
散戶一有時間就喜歡道聽途說,打聽所謂的內幕消息,而不愿意靜下來研究股票基本面,對于技術面以為很懂,其實都是一知半解。
散戶所認為對的,在資本市場一般都是錯誤的,散戶所不敢的,一般都是沒有風險的。如果某一熱點啟動,散戶總喜歡買便宜的、滯漲的,而不喜歡漲幅較大的龍頭股。最后,龍頭沒套牢散戶,反而是跟風股套牢散戶。
散戶是人性弱點的集大成者,它是中國股市最為明顯的相反指標。毫不夸張地說,只要你的投資行為與散戶剛好相反,你不賺錢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