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父母隨身讀:下奶又不胖的燉補月子餐
- 李磊
- 1729字
- 2020-06-19 19:07:01
順產的媽媽怎么吃
剛剛分娩的新媽媽正處于調節自己的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階段,同時還要將體內的營養通過乳汁輸送給嬰兒,因此對營養的需要比懷孕時還要多,所以必須加強飲食營養。新媽媽產后應合理安排膳食,需要補充充足的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食物,多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
產后第一餐
如果是正常分娩,如沒有特殊情況,稍事休息后新媽媽就可以進食了。產后的第一餐應首選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食物,如紅糖水、藕粉、雞蛋羹、蛋花湯、煮爛的肉和菜等。第二天就可以吃一些軟食或者普通飯菜了。
有些新媽媽在產后的第一天感到疲勞無力或腸胃功能較差,可食用比較清淡、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片、掛面、餛飩、粥等。
做會陰切開術的新媽媽術后1個星期內最好喝些含膳食纖維較少的食物,比如牛奶,以防形成硬便導致排便困難,從而不利傷口愈合。
多食各種湯飲
湯類味道鮮美,且易消化吸收,還可以促進乳汁分泌。如紅糖水、鯽魚湯、豬蹄湯、排骨湯等都可以,但必須湯肉同吃。
喝湯時要注意,湯的食用量要適度,以防引起脹奶。
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
由于新媽媽產后出血及為嬰兒哺乳,補充鐵是非常必要的,不然容易發生貧血。飲食中多注意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或肝、瘦肉、魚類、油菜、菠菜及豆類等,可預防產后貧血。
飲食清淡
產后第一餐的飲食應以清淡、稀薄為宜。所謂清淡,并非指完全不放精鹽等調味料,而是視新媽媽身體狀況而定,例如新媽媽若有水腫現象,應減少精鹽及調味醬油的攝取量。至于蔥、生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若攝取得當,則有利于血液循環,可將分娩后殘留在體內的瘀血排出,同時又能增進食欲,故無須過于限制。
不可忽視小米的營養
小米熬粥營養豐富,有“代參湯”的美稱。產后多吃些小米,能幫助新媽媽恢復體力,還可刺激腸道蠕動、增加食欲。并且小米含的B族維生素要比精制米面高出好幾倍。
產后第二餐
因為乳腺還不算通暢,新媽媽此時一定不要急于喝下奶湯,否則會導致乳腺瘀阻,從而加重乳房的不適感。
食物要松軟
產后第二餐能幫助新媽媽補充分娩時消耗的熱量,所吃的食物應該松軟可口、容易消化吸收。有些新媽媽產后會出現牙齒松動的情況,過硬的食物一方面對牙齒不好,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產后第二餐的飯菜要煮得軟一些,而且不要吃油炸或堅硬、帶殼的食物。
喝湯更要吃肉
產后適當多喝一些雞湯、魚湯、排骨湯、豆腐湯等確實可促進乳汁分泌,但同時也要吃肉,因為很多營養都在肉里,并不完全在湯里。如果只喝湯而不吃肉,不僅白白浪費了營養,還會影響身體對營養的攝取。
吃雞蛋要適量
如果產后對于第一餐的消化吸收比較好,第二餐就可以進食雞蛋了。雞蛋是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消化利用率高,對新媽媽的身體恢復有很大好處。
盡管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產婦食用,但并不意味著吃得越多越好。吃多了雞蛋,人體并不能完全吸收,反而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其他各種食物的攝取,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這不僅不利于新媽媽的身體康復,而且也不利于乳汁分泌。一般來講,月子里每天吃3~4個雞蛋較為適宜。
不要急于喝催奶湯
多數新媽媽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所以產后最初幾天不要急著喝催奶湯,否則會使奶水淤積,導致乳房脹痛,還容易患上乳腺炎等疾病。而且新媽媽腸胃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快速進補易造成虛不勝補,反而會給新媽媽的身體增加負擔。
產后第三餐
產后的新媽媽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身體所需,其中蛋白質中的氨基酸、B族維生素等是必不可少的。
蛋白質中的氨基酸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魚、肉、蛋、豆、奶類等,這些食物在被人體消化后會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氨基酸是人體組織建造修補的最基本單位,因此新媽媽一定要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才能讓分娩造成的傷口快速愈合,并盡快恢復體力。另外,氨基酸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可以刺激大腦分泌一些讓人心情愉快的化學物質,能夠有效地減少產后抑郁癥的發生。
主食種類宜多樣化
粗糧和細糧都要吃。粗糧的口感雖然不如精制米面,但營養比精制米面更豐富、更全面,所以粗糧和細糧混合食用為宜。
補充B族維生素
五谷類、肉類、豆類、蛋類、奶類都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能促進人體能量代謝,還具有加速血液循環的功效,對于新媽媽產后器官功能的恢復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