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零煩惱育兒 寶寶喂養作者名: 查芙靜本章字數: 4396字更新時間: 2020-06-19 18:52:30
〈您應該這樣做〉
選擇母乳喂養
母乳不僅僅具有營養價值,而且當您抱著寶寶在胸前哺乳時,最近的距離看著寶寶的面孔,撫摸著寶寶的肌膚,這無論對寶寶還是對您都是非常幸福的事。寶寶有享受最適合于自己的乳汁的權力,不要讓寶寶失去這種特權。
母乳喂養既方便又安全,因為無論在哪里,只要媽媽露出胸部就可給寶寶哺乳,根本不必帶著配方奶罐,熱水和奶瓶,且配方奶和奶瓶在使用前都必須嚴格消毒。母乳是己“消毒”好后分泌出來的,還含有針對從外入侵病毒的免疫抗體。另外,寶寶通過母乳從母體獲得的免疫抗體還能有效地防止病毒所引起的炎癥。
寶寶的吮吸可刺激媽媽子宮的收縮,所以母乳喂養的媽媽,產后恢復也比較快。母乳喂養的媽媽至少10周(長者可達6個月)內不排卵,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再次懷孕。遠期觀察,母乳喂養的媽媽與非母乳喂養的媽媽相比,乳腺癌的發生率也要更低。
有的媽媽因為怕影響乳房的外形而不采用母乳喂養。其實,乳房下垂與母乳喂養無關。這也是因人而異,如果妊娠末期至哺乳期,乳房不是變得很大,以后就不會變形。起初胸圍就很大,到妊娠末期乳房進一步變大的媽媽,即使不給寶寶喂母乳,乳房也會下垂。給寶寶哺乳的媽媽,在妊娠末期及哺乳期,需用文胸從下向上支撐乳房,即可防止胸部下垂變形。
學會打開乳腺管
產后1周內,母乳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充足,所以不能充分地滿足哭鬧要奶的寶寶。在醫院里如果聽到“您的乳汁不夠,改用人工喂養吧”等勸告,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喂養。第一周并不是真正的泌乳期。
如果媽媽出奶時寶寶無法第一時間吃到乳汁,這時也不應放棄,應當把乳汁擠出并保存好。擠奶效果不好時,也可用吸奶器收集母乳,媽媽仍要定期擠奶,將乳腺管打開,以便回到家后繼續母乳喂養。萬事開頭難,所以各位媽媽一定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喂養。
充分保證媽媽的營養
媽媽的營養攝入直接影響寶寶的營養指數。如果媽媽營養不足,即使母乳分泌很多,濃度也會很低。如果您在懷孕前為了防止發胖而食用減肥食品,那在哺乳期應采用普通食譜。如果您在懷孕期有服用復合維生素的習慣,那在哺乳期應當繼續堅持。母乳中含有豐富的鈣質,有利于寶寶骨骼的發育。單純的母乳喂養需6個月左右,媽媽骨鈣含量會下降,所以應補充鈣劑。如果媽媽補鈣不及時,骨質變軟,到老年時可導致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
采用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
為了能更好地喂養寶寶,您要知道正確的喂養方法。
◎應盡早開始哺乳
母嬰剛剛度過分娩的歷程,都很疲勞,應稍作休息。恢復快的寶寶僅過兩小時,就會哭著要奶,此時如果媽媽身體狀況允許,可以開始哺乳。但某些寶寶過了12小時才想要奶。重要的是不能急于喂養,急于喂養會使母乳分泌減少,甚至導致媽媽乳頭破裂。初產婦第一周大部分都會出現“母乳不足”的情況,這段時期寶寶體重有所下降,是正常情況,媽媽無需過分擔心。
◎促進乳汁分泌
促進乳房泌乳的最好方法是讓寶寶用力吸奶。所有的媽媽都不是一開始就能分泌很多乳汁的,多是在寶寶吮吸的過程中,逐漸增多的。如果寶寶吮吸能力比較弱,可讓別的寶寶或寶寶的爸爸吮吸以刺激乳房,也能促進乳汁分泌。在產后第四天,乳房明顯發脹變硬,這是泌乳的前兆,并不是乳腺炎。此時可以做乳房按摩,避開硬結從其周圍向乳頭方向輕揉5~10分鐘。同時用溫度適宜的濕毛巾熱敷,每次2~3分鐘。按摩的力度要適當,可使媽媽元氣恢復,情緒穩定,泌乳增加。同時,保證媽媽足夠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哺乳時間不必固定
媽媽每次分泌的母乳量并非總是一樣的,而且哺乳初期寶寶吮吸的方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每次給寶寶喂養的乳量也并不相同。另外,寶寶因饑餓而哭鬧的時間也不相同,有時為1小時,有時為3小時,一般寶寶兩個月內應每兩小時喂1次奶。如果媽媽的奶量逐漸增多,寶寶的胃中也能存食了,那么寶寶3個月時吃奶的時間自然而然會延長到3個小時1次。在夜里寶寶至少會因要奶吃而醒來兩次,此時一定要滿足他的要求。
◎完全塞入乳頭
為了便于寶寶含住乳頭,媽媽應該將乳頭完全塞進寶寶嘴里,把寶寶的嘴塞得滿滿的。從兩側觀察,寶寶不是用舌頭在吮吸,而是用兩頰在吮吸。所以要想把寶寶的嘴塞滿,同時還必須用手指夾住乳房的前部,在寶寶張嘴時,把乳房深深地放入寶寶口中。記住哺乳前應將手洗凈,也可用熱毛巾將手擦干凈。
◎喂完后輕拍寶寶的背
無論采用什么姿勢哺乳,在哺乳后都要把寶寶抱起來,上身直立,用手掌輕拍背部,使之打嗝。寶寶在吮吸的同時,也將空氣一同吞入。這些空氣在寶寶胃中大量積存,在躺下時,會因為打嗝把剛吃的奶又吐出來,可能造成窒息。因此,在喂完奶后,要讓寶寶打嗝,把空氣排出來。
學會判斷乳量是否真的不足
對媽媽來說,有的人分泌乳汁多,有的人分泌乳汁少。分娩后1周內尚不能確定是不是母乳不足。因為乳房分泌乳汁的多少有一定的個體差異,許多媽媽在產后第一周根本沒有分泌乳汁,第二周開始突然乳量增加,尤其是初產婦常常出現這種情況。
對寶寶來說也存在個體差異,以往認為出生后1周,寶寶的體重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但現在許多寶寶到了第十天才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所以,過了1周寶寶沒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也不能確定是母乳不足。
總之,前半個月應堅持嘗試母乳喂養。這個時期,即使因母乳不足導致寶寶體重下降,母乳充足以后也可以很快得到補償,根本不必擔心是否會引起寶寶腦發育遲緩等其他問題。
乳汁分泌不好時,讓寶寶吸乳是促進母乳分泌的最佳刺激方法,所以母乳喂養次數越多越好。不必擔心哺乳時間不定將來會導致生活不規律的問題。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促進母乳分泌。母乳充足,哺乳時間自然而然就規律了。
如果在哺乳后,寶寶還是每隔20分鐘或30分鐘就哭1次,即使抱起來也哭鬧不止,并且總是這樣,甚至夜里也哭個不停,幾乎不怎么睡覺,這也許是真的母乳量不足了。媽媽可在寶寶出生后第十五天為寶寶稱一次體重,只要比出生時增加200克就可以算作泌乳正常。如果此時的體重與寶寶剛出生時相同,則應加用配方奶,記住并不是換成配方奶哦。
學習配方奶的調配方法
配方奶調配時最關鍵的問題是不能受到外界污染。由于配方奶在出廠時進行了嚴格的滅菌處理,所以配方奶中不含細菌。將配方奶溶開、制成乳汁喂給寶寶的這段時間,保證不被細菌或病毒污染是作為媽媽的一種責任。
◎錯誤做法
1.媽媽手上有細菌,在配方奶調配過程中將細菌混入到奶中。
2.蒼蠅或蟑螂等害蟲也可能落到開著蓋兒的配方奶罐里,或進入到奶瓶中,或爬到奶瓶橡膠奶嘴上,從而把細菌帶進來。
3.水池中用的抹布常帶有少量的食物,是蒼蠅和蟑螂最喜歡的場所。如果再用這塊抹布擦奶瓶或奶嘴時就可能被細菌污染。
◎正確做法
媽媽在配乳前應用香皂和自來水洗手,用干凈的毛巾把洗好的手擦干。將奶瓶、奶嘴、奶瓶夾裝入蒸鍋中,加熱煮沸10分鐘后取出,不要用抹布擦干。
育兒經驗
有的媽媽雖想選擇母乳喂養,無奈泌乳不如意,連1次量都達不到,而采用吃鯉魚、請按摩師按摩乳房、去醫院就醫等多種措施。在此過程中,媽媽的情緒會變得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媽媽精神方面的健康,只能放棄母乳喂養,沒有必要用犧牲精神安寧、家庭平靜來保證母乳喂養。
前面雖然講述了許多母乳喂養的優點,但并不是沒有母乳就不能撫養寶寶。雖然對于未成熟兒來說母乳是絕對必要的,但對成熟兒來說,經3~4天的初乳喂養后,用人工喂養也足以健康地養育寶寶。只是,哺乳的目的不僅僅在于營養,所以在喂配方奶時也要將寶寶抱起,看著寶寶吃奶。像在醫院那樣,讓寶寶躺著,把奶瓶送到寶寶嘴里的喂養方法并不理想。
喂配方奶的方法
在給寶寶喂配方奶時,媽媽一定要親手抱起寶寶。怎么坐都可以,只要坐得舒服即可。當媽媽的肌肉放松時,寶寶會感覺到母體的柔軟。讓寶寶全身在吃奶的過程中都能感受到媽媽的愛撫。在整個過程中媽媽是起主要作用的,奶瓶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道具而已。但是,卻不能讓這個小小的道具變成影響母愛的一種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臥式哺乳,配方奶可能會進入寶寶咽喉部的耳咽管中,引起中耳炎。為防止出現這種情況,哺乳時也應使寶寶的上身接近直立,母乳喂養時也一樣。
雖然出生后10天左右的寶寶每次的吃奶量不盡相同,但如果每次都吃不了50毫升就應去請教醫生。出生后15天的寶寶一般每3個小時吃1次奶,每日吃7次,每次100毫升左右。有的寶寶每次能吃120毫升,每天吃6次。不過,食量大的寶寶有的1次吃120毫升還不夠,但15天左右的寶寶最好不要超過此量。當寶寶啼哭要奶吃時,可喂些溫開水。
學會挑選奶瓶
如果要采用人工喂養,那么就要為寶寶挑選安全的奶瓶。
◎看材質
玻璃奶瓶清洗方便,易消毒,但笨重、易碎。主要適用于小寶寶,由爸爸媽媽在家親自喂養時使用。
塑料奶瓶輕巧不易碎,適合寶寶拿用或外出攜帶。但不耐磨、不耐洗,且存在不安全因素。
◎看外觀
品牌:選擇正規大廠家生產的奶瓶,應有材質成分標志。
透明度:選擇透明度好的奶瓶。瓶身最好不要有太多的色彩和圖案。
瓶口:分為標準口徑和寬口徑。標準口徑便于寶寶抓握,寬口徑便于裝奶和清洗。
容量標度:最好選擇刻上去的而非燙上的,以避免磨損后刻度脫落。
◎聞氣味
打開瓶塞后,若瓶中味道刺鼻,則為不合格品。
◎看形狀
圓形奶瓶:內頸平滑,液體流動順暢,適合0~3個月的寶寶使用。
弧形奶瓶:便于寶寶抓握,適合4個月以上的寶寶自己拿用。
帶手柄的奶瓶:手柄方便寶寶握住,還可根據姿勢調整手柄,適合1歲左右的寶寶使用。
◎安全性
目前,最適合用于奶瓶的材質是玻璃,因為玻璃奶瓶經高溫沒有釋毒的危險。
塑料奶瓶分為PC、PP、PES、PPSU 4類。美國加州環境研究政策中心認為PC奶瓶在反復使用中會釋放出雙酚A。雙酚A會影響寶寶發育。因此,應盡量不選擇PC材質的奶瓶。
塑料中,PPSU從安全性來說是最好的,PES在耐水煮和沖擊方面比PPSU差,PP耐溫一般80℃左右,當溫度至120℃以上時PP材質的奶瓶安全性會降低。
使用塑料奶瓶應盡量控制好水溫,消毒時溫度不要超過100℃。選購時,需注意奶瓶底部帶數字的三角形標志,若數字為“7”,一般含雙酚A。塑料奶瓶在初次使用前,用小蘇打粉加溫水清洗,在室溫中自然晾干。同時,塑料奶瓶要經常更換。因為奶瓶會在初次使用與長期使用時釋放出較多雙酚A。
奶瓶的橡膠奶嘴不能太硬,其長度也應根據寶寶的喜好來選擇。一次適合并不等于永遠適合,一旦發現不好用就應該換掉。如果橡膠奶嘴孔太大,出奶量過多,會嗆著寶寶。而孔太小,寶寶吃起來則太費勁,體弱的寶寶容易在吃奶的途中累得不吃了。對于健壯的寶寶來說,讓其在吃奶時費點勁是有好處的,所以在開始時應根據寶寶的特點進行選購。所謂小奶嘴孔的標準是指將奶瓶倒過來時,每秒鐘滴1滴左右。
如果遇到無論采取什么辦法都不吃奶的寶寶,可將奶瓶奶嘴孔變大,但不能大到像往嘴里倒奶一樣。如果寶寶不想吃,就停下,等下次寶寶餓了哭著要奶吃時再喂,在30分鐘以內可以將上次吃剩并在冰箱貯存的奶加熱后喂給寶寶。超過這個時間的奶就不要再喂了。用完奶瓶后應立即將殘留的乳汁倒掉,清洗奶瓶后應口朝下立起備用。因為吃剩的乳汁長時間留在瓶里會使細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