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經典粵菜教室
  • 張奔騰
  • 896字
  • 2020-06-19 18:59:00

前言

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的烹飪菜式是中國飲食文化大廈的基礎,是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瑰寶,是東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中國地大物博,烹飪菜式在其發展、形成過程中,受地理環境、氣候溫差、物產資源、民族風俗、生活習慣、經濟政治、信息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以菜肴風格為特征的不同烹飪菜式體系。西南地區的川菜,黃河流域的魯菜,嶺南地區的粵菜,長江下游的淮揚菜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四大菜系。

我國菜系的淵源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時代。晉代的《博物志·五方人民》中說:“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食水產者,龜、蛤、螺、蚌以為珍味不覺其腥臊也;食陸畜者,貍、兔、鼠、雀以為珍味,不覺其膻也。”因為菜肴的特色是以物產這一自然條件為基礎的,這是菜系形成的“根”。

不同地區民風食俗的差異是菜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全國風俗志》中指出:“食物之習性,各地有殊,南喜肥鮮,北嗜生嚼,各得其適,亦不可強同也。”這種千百年沿襲而成的飲食習俗正是中華民族的特點,更是歷史的寫照。

烹調方法的差別,也是菜系形成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履園叢話·治庖》中說:“同一菜也,而口味各不同。如北方人嗜濃厚,南方人嗜清淡;北方人以肴饌豐,食點多為美,南方人以肴饌得法,果品鮮為美。各有妙處,頗能自得精華。”由此可見南北差異,特色紛呈,菜系之說隨之形成。

飲食文化追隨歷史發展的腳步走進了現代生活。當年“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如今交通便利、信息發達、經濟繁榮、科技進步。總結四大菜系對中國烹飪的影響,探索中國菜創新之路是本書的宗旨。以四大經典菜系為源頭,教學形式由淺入深,圖文并茂,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尋根求變,通俗易懂是本書的特點。此系列叢書分為:“經典川菜教室”“經典魯菜教室”“經典粵菜教室”“經典淮揚菜教室”四部,涵蓋上下五千年飲食文化歷史,貫穿東西南北中烹飪經典菜例共2000余款。內容全面,經典實用,喻教易學,是廚藝從業人員、烹飪職業學校、美食愛好者手中的“寶典”。

您了解中國烹飪歷史的發展,就會愛上中國菜,您讀懂了傳統經典菜,就學會了中國菜。祝大家廚藝升華,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中國烹飪大師 張奔騰

Figure-001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泽县| 内黄县| 桂东县| 改则县| 涿鹿县| 太原市| 六安市| 舞钢市| 偃师市| 曲阳县| 惠安县| 昭通市| 西宁市| 凤台县| 开远市| 阿合奇县| 灌云县| 盐边县| 衡山县| 大新县| 虞城县| 兰考县| 泌阳县| 循化| 甘孜县| 土默特左旗| 文安县| 习水县| 纳雍县| 永济市| 揭西县| 江阴市| 陕西省| 辽宁省| 峨眉山市| 屏南县| 喜德县| 江津市| 雷山县| 通州区|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