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生活就是問題疊加著問題(3)

人生的道路雖然不同,但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有快樂也有痛苦,就看你能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心往好處想。

希望和夢都來自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謝爾·西爾弗斯坦在《丟失的那塊兒》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圓環被切掉了一塊,圓環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來,于是就到處去尋找丟失的那塊兒。可是由于它不完整,因此滾得很慢,它欣賞路邊的花兒,它與蟲兒聊天,它享受陽光。它發現了許多不同的小塊兒,可沒有一塊適合它。于是它繼續尋找著。

終于有一天,圓環找到了非常適合的小塊,它高興極了,將那小塊裝上,然后就滾了起來,它終于成為完美的圓環了。它能夠滾得很快,以致無暇欣賞花兒或和蟲兒聊天。當它發現飛快的滾動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時,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塊又放到路邊,緩慢地向前滾去。

人生確有許多不完美之處,每個人都會有或這或那的缺陷。其實,沒有缺憾我們便無法去衡量完美。仔細想想,缺憾其實不也是一種完美嗎?

人生就是充滿缺陷的旅程。從哲學的意義上講,人類永遠不滿足自己的思維、自己的生存環境、自己的生活水準。這就決定了人類不斷創造、追求。從簡單的發明到航天飛機,從簡單的詞匯到龐大的思想體系。沒有缺陷,產品便不會一代代更新。沒有缺陷就意味著圓滿,絕對的圓滿便意味著沒有希望,沒有追求,便意味著停滯。

生活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也正因為有了問題,我們才有夢,有希望。當我們為夢想和希望而付出我們的努力時,我們就已經擁有了一個完整的自我。生活不是一場必須拿滿分的考試,生活更像一個足球賽季,最好的隊也可能會輸掉其中的幾場比賽,而最差的隊也有自己閃亮的時刻。我們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贏得更多的比賽。當我們能繼續在比賽中前進并珍惜每場比賽時,我們就贏得了自己的完整。

童年時,我們都玩過積木。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拼出不同的造型,可以說是千姿百態,千變萬化。但不管怎樣去拼積木,總是有缺陷,設計好一種造型后,覺得不完善,于是又重新去拼,結果,還是有不滿意之處,于是有可能繼續下去……做人就像拼積木一樣,到達一個目標,實現一個想法之后,總覺得還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于是又去找想象中的那種圓滿。一生總是不停地在尋找,但總是未能如愿,最后,許多人都是帶著一絲遺憾離開了世界。

其實,十全十美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找到的,這種完美之事只存在于人的想象當中。而且人的美好并不完全取決于完美無缺,而恰恰是因為有缺憾之處才會有追求和拼搏,才會使自己的生命分外多彩起來。

大多數人都知道斷臂的維納斯塑像,她的斷臂當然不是雕塑家的初衷,可是人們卻驚訝地發現她是如此之美。也許這種美恰恰就在于她的殘缺——失去雙臂,這就是殘缺美。失去也是得到,有缺憾的地方正好給人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有志者總是在這樣的信念下追求著。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打開兩扇心靈窗戶,只開一扇窗戶,就會視野狹隘,使自己變得孤陋寡聞,只能看到比自己遜色的人;多打開一扇窗,眼前就會變得豁然開朗,不僅會欣賞到自然美景,而且還會接觸到智慧和才能比自己更優秀的人。

有這么一個故事:

一個人去看心理醫生,醫生問他說:“你覺得什么地方不對勁?”

“祖父兩個月前去世,留給我7.5萬元;上個月一個表親死去,留下10萬元給我。”

“那你還有什么不開心的呢?”

“這個月我一毛錢也沒得到?”

有些人面對自己的不如意,或是面對不是自己設想的事情,就失去了控制力,放棄了一切。有時是因為他們太過于追求完美。

其實,“完美”只是一個目標,唯有透過每一次的“完成”才能使工作更趨于“完美”,不要讓“完美主義”阻礙了事情的“完成”。如果一個人為了追求完美,而不敢去完成第一個作品,他便永遠品嘗不到完美的果實。

如果你是“完美主義”者,建議你也變成“完成主義”者,我們不必在乎成果如何,也不要管別人的批評,只要開始行動,完成三分成果,必定能夠為下一個行動做好準備,完成五分的成果。

其實,世間的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呈現在不完美不完整與不精確里頭,而人們的頭腦卻要求一切是完美的完整的精確的,顯然,頭腦是在對抗這既存的事實,不是嗎?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完美不完整不精確的,可是我們不是也依然如此活著?也因此很多人變得很不安,有很多的煩惱,就是因為放不開完美完整與精確的心理需求,這也會使人變得沒有彈性,失去人際關系,變得不隨和,變得不快樂?

天賜食于鳥,而非投食于巢

一個很簡短的故事:

一位已經畢業兩年的大學生寫信給他的父親要錢的時候,他睿智的父親只回了兩句話:“天賜食于鳥,而非投食于巢”。

社會的競爭使得很多人面臨更巨大的壓力,很多年輕人選擇了逃避或者將責任推給父母,據媒體稱,“三十難立”是個全球性的問題:在美國、加拿大,他們被稱為“歸巢小孩”;在英國,他們是“口袋小孩”;在法國,他們被稱為“賴巢族”;在意大利,他們是“媽媽的小孩”;在中國,他們被稱為“啃老族”。一個社會問題總會有其典型的個案,下面的這個故事應該具有代表性。

路瑤是在父母過度的保護下長大的,從小學、中學、大學直至工作,父母告訴她該怎么樣學習、該與什么樣的同學交往、考什么學校、選什么專業、做什么工作……到了該買房成家的時候,父母將畢生的積蓄給了她。當父母老了,無力照顧她的時候,她突然感到很害怕、惶恐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覺得自己任何事情都處理不了,找不到方法,更找不到方向。

經歷了一系列的苦難后,這位在蜜糖般的愛中長大的孩子很有感觸地說:“看來,不斷索取、太多順利的生活并不是什么好事,要是早早地由自己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現在我可能會堅強得多。”

是的,學會解決問題是年輕人最不應該拒絕的事情。溫暖的魚缸中的金魚常會莫名其妙地死去,而野生的魚蝦不管潮起潮落總能保持旺盛的活力;家中精心種植的花草常會莫名其妙地枯萎,而野生的植被不管旱澇卻總能保持郁郁青青的活力。

其實,索取、付出與回報之間總是有著必然的聯系的。

有兩個人死后來到了陰曹地府,閻王查看過功德簿后說:“你倆前世未作大惡,準許投胎為人。但是現在只有兩種人可供選擇:付出的人和索取的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必須過不斷付出、給予的人生,另一個則必須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搶先道:“我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見此情景,別無選擇,就表示甘愿過不斷付出、給予的人生。

結果,甲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投胎轉世后,成了一個乞丐,每天都在索取和接受。而乙呢,因為選擇過付出、給予的人生,轉世后,變成了一個富人,每天都在給予和付出。

精彩的人生是奉獻和付出的人生,只有乞丐才會去不斷的索取。世間絕沒有無付出的回報,也絕沒有無回報的付出。一個人付出的多少,決定了他成就的大小。

不斷索取的生活與太過順利的成長,像一顆裹著巧克力的慢性毒藥,消解了人的意志,迷惑了人的心智。當生活丟給我們一個又一個難題的時候,同時也會給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怎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一劑良藥,也許過程固然不好受,但這種經歷卻能讓人沉淀出智慧與力量,讓心靈變得強大而寬闊,表現出生命的張力與活力。

我們身處的時代給了所有人無數種可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成功路徑,但是,最重要的一條:幸運不會主動地向你靠近,而是需要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去贏得機會。

接受生命賜予我們的一切

正如前面所說,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人們也許在還沒有享受到人生的快樂之時便先品嘗到它的苦澀,但痛苦并不是全部,生命中會有痛苦,但同時也充滿了很多奇跡,像藍天、陽光、嬰兒的甜甜的微笑。痛苦不是全部,我們還要去認識和體驗生命中的奇跡,它們就在我們心中、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分鐘。苦澀一樣可以轉換成甜蜜。

過去有這樣一個傳說,意大利古城龐貝有位賣花女叫做莉迪雅。她自小雙目失明,雖然她擁有這樣的不幸,但她并不自怨自艾,也沒有垂頭喪氣把自己關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樣靠勞動自食其力。

不久,一場災難發生了,在古城旁邊的維蘇威大火山爆發,龐貝城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中,昏暗如無星的午夜,漆黑一片。驚慌失措的居民跌來撞去尋找出路卻無法找到。但莉迪雅本來看不見,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里賣花,她的不幸這時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著自己的觸覺和聽覺找到了生路,而且她還救了許多人。因為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殘疾已成為她的財富。

命運很公平,在向莉迪雅關閉一扇窗的同時,又為她打開另一扇窗。人生沒有總是不幸的一面,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個側面,這個側面讓人痛苦,但痛苦卻往往可以轉化,風雨之后還會有彩虹。

有一個成語叫做“蚌病成珠”,這是對生活的貼切的比喻。蚌因身體上嵌入沙子,傷口的刺激使它不斷分泌物質來療傷,等到傷口復合,舊傷處就出現一顆晶瑩的珍珠。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任何不幸、失敗與損失,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有利的因素。

如果生命給你的是一顆檸檬,你就把它拿來做成一杯檸檬汁吧!

檸檬又苦又酸,一點也不討人喜歡,根本無法下咽。可是把它榨成汁,加上水,加上糖,倒進蜂蜜,卻變成人人愛喝、生津止渴的檸檬汁。

生命給我們酸苦,我們自己制造出甘甜。只有無知的人,才會期望生命賜給我們現成好喝的檸檬汁。

聰明人都知道,生命就像一個處處刁難的老師,他給你一個似乎無可奈何的難題,等你自己想辦法,把它剖開、切片、榨干,細細地加工處理,然后靜靜坐下來,好好享受歷經千辛萬苦才得到的寶貴成果。

好喝的檸檬汁,是擠壓檸檬的結果;好吃的麻薯,是捶打米粒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被擠壓、被捶打,也許不是快樂的事,但是曾經痛不欲生的檸檬與米粒,也不知道有一天它們會備受贊賞。被生活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想想檸檬汁吧!每一次擠壓,都讓我們又流出一滴清涼爽口的檸檬汁。

即使是苦澀的檸檬也可以成為酸酸甜甜的檸檬汁,只要你去榨取。

生命賜予我們每個人的不一樣,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接受,接受甜蜜,也接受酸苦;接受公正,也接受不平;接受,接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宜市| 中阳县| 郁南县| 色达县| 陵川县| 拜城县| 教育| 华容县| 永州市| 英吉沙县| 迁安市| 安徽省| 呈贡县| 古浪县| 建水县| 丰宁| 尼玛县| 华宁县| 民权县| 祥云县| 桃源县| 莱西市| 洮南市| 江华| 新兴县| 洪泽县| 法库县| 鹤庆县| 宜兴市| 开远市| 营口市| 九龙坡区| 朝阳县| 武陟县| 阳东县| 乡宁县| 高淳县| 南雄市| 小金县| 杂多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