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1987年初,農歷丙寅虎年除夕的前夜。

太陽剛要下到西邊小山的那一邊,薄暮開始籠罩這個東北的小山村,縷縷霞光被飄灑的白雪過濾后,一同奔向各個角落,燈都亮了起來,風歇雪止,縷縷炊煙直直的升騰著,小村煥發了勃勃生機。

這年的1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把農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要把農村改革必須堅持下去,并做好充實、鞏固、配套、提高工作,爭取再以五年或稍長一點的時間,使新體制充實和完善起來。

小村座落在三水一山環抱的一片平緩階地之上,用現代地理學定義,典型的鄉村聚落模式,因村東二三里的小河谷里發現古代石人,而得名西石人溝。

村子的西頭,最高的那一排,數到第六家,一個少年捂著耳朵站在自家房前,兩腳不斷輕踏著地面,眼睛始終盯著右前方公路的方向,那里依然沉寂,如同他一小時前看到的一樣,只有幾只似乎還沒有找到家的小鳥,亂撞了幾氣,制造了輕微的響動和黑色的弧線。

少年不想再進屋暖暖了,母親責怪他來回開門把灶臺上,正熱著飯的熱氣都帶跑了,最主要的是他知道,他的期盼越來越近了,生怕錯過。

一個白點,由遠及近,慢慢變大,少年口里喊著“來了、來了…”翻過墻頭,向水庫旁的長途汽車停靠點跑去。

車停了,一個二十歲左右,渾身上下吐露著青春氣息的姑娘,出現在車門口。

“二姐”

少年歡快的迎上去,半搶似的接過兩個沉沉的包,砸的他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少年口中的二姐笑的響起銀鈴一串。

“老弟咱倆抬著吧!”

“嗯!車咋晚這么久”

“半道上壞了,好不容易才修上,小滿呀!好好學習,也上大城市上班,就不用遭這洋罪了。”

“大姐抱著孩子回來了,媽給爸燙好了酒,爸也說等你,我們快點走吧!”

都快到家了,不知怎的,姑娘卻越來越想家,不爭氣的掉下來幾滴眼淚。

小滿叫李林長,小學五年級,二姐叫李曉竹,現在可是國營紡織廠的國家正式工人。

第二天,每家都早早起來將幾天前已經清理得干凈整潔的庭院,再打掃一遍。鍋里烀著肉,香氣隨著穿著新衣,手里拿著小洋鞭的孩子們屋內屋外跑來跑去,而飄到了外面。

約莫十點左右的光景,香子和小紅相約來看曉竹,她們有說不完的話,嘰嘰喳喳,就像一群快樂的小鳥,過了年,小紅要出去打工,相約“破了五”,一起走,這讓香子有些落寞,過了正月她就要遠嫁到外地。

小滿趴在里屋的炕上,將一塊奶糖扔進了嘴,開始看著兩個包里昨晚就拿出的東西,他要好好看看這外面的世界,哥哥冬至走了過來,看見小滿的表情有些不屑,但還是抓了一把松子揣進了兜,回身又抓了一把。

除夕夜,先“發紙”。發紙,可是馬虎不得的,家家的庭院中都會準備好幾大捆干草或者麥秸稈,首先要上供,最好的菜會擺在院中的小桌上,面向南面,老輩人口中老家的方向,小滿的父親手里拿著焚著的三柱香,鄭重地插在裝滿五谷的碗里,然后點燃寫好了家鄉地址的燒紙,面向供桌跪下來,小滿和冬至跟在身后,向南三叩首,接著點火,放鞭炮。

點火是非常好玩,也是有來歷的:燕王起事。也就是歷史上的靖難之役,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因不滿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蕃政策,于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聯合各個藩王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當時燕王假裝瘋病躲過一劫,處于嚴密監視之中,起事需秘密進行,相約除夕夜防備最為松懈之時,各地同時起事,以點火為號。

“團團圍住”,這是吃飯的講究。

“今年5口人,明年竹兒在出門子,就剩下4口人了”小滿媽媽眼里含著笑,卻忍不住流露出傷感。

“媽!我不嫁人,就守著咱們這個家。”

引起一片哄笑,竹的父親拍了一下竹兒的頭:就你頑固。

“你這個瘋丫頭,心最野,嘴還沒個把門的,”母親開始責怪她,這是有道理的。

曉竹從小要強,學習刻苦,成績優秀,兩年前初中畢業考個中師或者升入重點高中,都沒有問題,她報了五常師范,每個鄉只有一個名額,當時她感覺自己是城里人了,因為她的戶口已經悄悄的遷到了五常市,有一次沒忍住,就對同桌徐麗說了,一個比她小一歲,但同樣要強的女生,考試成績公布,曉竹第一,但卻被第二名的告了。

“我現在不是更好嗎!”曉竹給自己打圓場。

小滿從小習慣了父親喝酒的過程,一個約莫半斤裝的白色瓷制燙酒壺,寸許的敞口連著拇指粗的頸,一圈連一圈的向下,底部也不過兩寸。燙時放到鍋中,如圖方便也可放在或盆或比壺稍大的器皿的熱水中,再配上幾個七錢的小盅,喝時“滋”的一聲,不用說喝,看著都舒服。

不過,今天小滿卻在心里想著怎么去形容一件事物,心想如果爸爸也能喝上它該有多美好!他第一次見到它是今年暑假,在水庫職工家屬區,一個小學同學的家里。

他開始笨拙的描述著:是一種酒,圓圓的,上下一般粗,喝時用手一拉,嘭的一聲…

“傻弟弟,那是易拉罐!”曉竹又響起銀鈴一串。

飯快吃完的時候,老叔家的七哥林書站在墻外喊:老九、老十,快點!給老祖宗磕頭去了,冬至和小滿早有準備,小滿提了下趿拉的鞋,哥倆出門和七哥一起去“后趟干”的二大爺家,那里供著家譜。

那里有一個李家御莊的故事。

李家御莊,這個有極深印象的地方,是從家族人記事起,一遍遍聽老輩人講起,沉淀凝結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名字。

小滿記得父親說起是在昌義縣,兒時一直以為昌義的義為這個,直到他看到項羽和劉邦上演楚漢爭霸的故事時,一個叫彭越的超級打手的出場,一開始沒引起太多的關注,后來一個偶然的發現,司馬遷的《史記》為此先生做了一個傳,原文大致如下:彭越者,昌邑人也,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此昌邑才真昌邑也。

東北黑土地上的大多數人都是當年闖關東過來的,他們的老家也是山東的,有些傳奇,確也沒有不信的理由。

他先祖生活在當時叫李家莊的地方,由于世代書香,仕人輩出,不知哪代哪朝,李家莊被封為李家御莊。

先祖當時也出仕為官,大抵感覺應該是縣令級別的官員,由于剛正不阿,又缺少必備的戒備心,官印被盜,這在沒有指紋認證,手機驗證碼,密碼的當時,印記是唯一驗證真實性的工具,同樣官印重要的都有一絲神圣,當官丟了印,如同丟了頭(王杏元《綠竹村風云》:“印要好好藏著,你要知道,做官丟了印,就像丟了頭一樣!”)雖然后來找到了官印,但確也是保管不當,致使丟失,當時這也是大罪,由于為官清正、頗有賢名,得以法外開恩,貶為庶民、永不錄用,后八個字頗有點現在的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意思,就如同很多小說描寫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突然功力盡失,華麗轉身也許會有偶遇武林秘笈的境遇那樣,在一個風雪夜,也許是風雨際會,三叩淚眼拜別高堂后,據說也沒有揮一揮手,來到了黑土地這片絕望亦重生之地。

如同每一個游子都日夜思念他的故鄉,用情絲演繹出萬千華章,訴說著對來處的愛戀一樣,黑土地上最初的外來人每個人都有一種尋根的情結,正像現在很多對于夢想有遺憾,不甘而又無可奈何,只有冀希望與下一代一樣,他們怕斷了家鄉那最后的一點念想,只有演繹著曾經的故事講給將來的自己聽。

小滿一開始不喜歡聽這類故事,每當父輩講起時,他的思緒早就飄向了外面園子里的螞蚱,以及趙云趙子龍長板坡單騎救主,秦瓊秦叔寶在功夫排行榜上到底排名第幾?對于遙遠家鄉的記憶斷斷續續,而且印象不深。

家譜只有在除夕夜才被請出來,按照傳統由長房供養祭祀,小滿的大爺在鄉里衛生院上班,搬到了鄉上,這個榮譽就落到了二大爺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通渭县| 武强县| 邵东县| 稻城县| 苗栗市| 游戏| 扬中市| 乐清市| 新安县| 白玉县| 麟游县| 天气| 浑源县| 和林格尔县| 腾冲县| 柯坪县| 花莲县| 阳信县| 汝阳县| 随州市| 鹤岗市| 中阳县| 商南县| 项城市| 南岸区| 常山县| 晋中市| 合江县| 会昌县| 喀喇| 西平县| 沧州市| 长沙县| 雅江县| 盘锦市| 海原县| 黄梅县| 财经| 望城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