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牢騷滿腹積怨氣,不如改變自己爭運氣(1)
- 生氣不如爭氣(大全集)
- 水中魚
- 5482字
- 2014-01-20 14:17:46
世上有許多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打造自己,是因為善于打破傳統,自創方法,并使得結果完全改觀。當許多的人說“不”的時候,就是改變的時機。很多人總是在遭遇很大危機的時候才想到要改變,但到了這一步已經太晚了,應該未雨綢繆。在最好的時候,發展最快、最得意的時候,就要考慮改變。
是否求變,還有一個規則:越多人說不,就越該改變。你應該相信,當越多的人說“不”的時候,就是必須改變的時候。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并沒有預見未來,他們只相信現在看到的,認為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過去的成就只需留下腳印,而不是讓你感到自滿。如果你想改變,卻遇到阻力,別人不相信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給他看。
都是抱怨惹的禍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一些人,他們整日在不同公司之間穿梭,看起來很忙,但卻不是在為工作而忙,而是在忙著到處尋找工作。他們曾經在許多公司任職,從事過不同的職業,能力不能說沒有,但卻被自己滿腹的抱怨掩蓋。其實,他們所抱怨的東西并不是導致失業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這種抱怨的行為正好說明,他們現在的處境——四處尋找工作,完全由自己一手造成。
他們說:“每天累死累活,只能拿到這么點錢,這算是什么工作。”
他們說:“老板太摳門,干得再好有什么用?”
他們說:“公司領導一個比一個差勁,這根本就是一個爛攤子,在這干得再久也翻不了身。”
……
他們就這樣,抱怨公司的老板摳門;抱怨工作時間過長;抱怨公司管理制度嚴苛;甚至抱怨自己當初怎么會進這家公司……他們的這些抱怨,有時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固有的矛盾之間會得到一些實據,因而也許會受到一些善良之人的寬慰,使自己的內心壓力暫時得到一定的緩解,并不能給公司造成損失而影響自己的發展。但是,持續的抱怨勢必會使人的思想搖擺不定,進而不能專注地工作,甚至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問題自然就出現了,到那時即使你不炒老板的魷魚,老板也已將你排在最應辭去的人之列。何況,如果你因此養成抱怨的習慣,想找到下一份工作,或者想在下一份工作中有所作為,將會是一件很難的事。
在我們的一生之中,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每份工作都有它的價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什么樣的工作,我們便會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工作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陪伴我們安然行走在人生大道上的重要保障。因此,對我們來說,一切合法的工作都值得我們去尊重,一切值得我們尊重的工作都有它不容輕視的價值。
現為通泰電子集團首席執行官的約翰·克林斯頓在向外界介紹他的成功秘訣時說:“我并不認為自己有多么優秀,我只是經常對自己的員工強調,在公司中無論你是什么身份,干著什么樣的工作,不管是CEO,還是普通員工,都必須記住一點,否定自己的勞動是個巨大的錯誤,只有看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才會有發展。”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只能勉強生活,在人生事業上無足輕重。正是這樣的態度嚴重地限制了他們的人生價值,阻礙了他們事業的發展。他們置身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之中,雖然也將工作當成一種必需的,但卻認識不到工作的真正價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苦勞作不過是為了生計。他們輕視自己的工作,對工作敷衍了事,總把心思放在怎樣才能干一件大事來擺脫自己的現狀。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有大的發展!
著名的管理咨詢專家蒙迪·斯泰爾在為《洛杉磯時報》所撰寫的專欄中曾經說道:“每個人都被賦予了工作權利,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工作是人的天職,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當我們把工作當成一項使命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發現機會,進而取得成功。當然,擁有這種工作態度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輕視工作’成為一種習慣時,其結果可想而知。工作上的日漸平庸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損失了一些金錢和時間,但是對你的人生將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奎爾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第一天起,他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修理這活太臟了,沒本事的人才干這樣的活。”“一天到晚累個半死,渾身上下沒一處干凈地方,真是丟死人了。”
如此,奎爾每天都在這種抱怨和不滿的心情中度過。他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份很低等的工作,只是日復一日地在為一點可憐的工資出賣苦力。因此,他便慢慢地開始消極怠工,當同他一起進廠的同事將眼光盯著師傅手上的“活”時,他卻窺視著師傅的眼神和舉動,稍有空隙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幾年過去了,當時同他一起進廠的3個工友,各自憑著自己的手藝和工作的勁頭,或升職做了他的上司,或另謀高就有了自己的事業,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只有他,仍舊在抱怨聲中,做著他自己蔑視的修理工。
奎爾的行為所造成的結果難道是一種偶然嗎?相反,這是一種必然。作為員工,你幼稚地認為你對工作的輕視目光,會瞞得過老板的視線。老板們或許并不了解每個員工的具體表現,熟知每一項工作的細節,但他能作為你的老板,一定有他超出一般的能力和見識,或者因為經驗,或者因為曾經在某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你輕視他給你的工作,他自然也會根據你對工作的態度,來設定你在公司的未來。這一點,天經地義。
在我們身邊,奎爾這樣的人并不少見。他們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將工作看成是創造人生事業的必由之路和發展人格的助力,而把它視作衣食住行的供給工具,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代價,是無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勞碌。這樣的錯誤觀念將他們的人生和事業都定格在一種永遠被動的生活方式里,使他們不愿意奮力崛起,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對他們來說,只有體面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工作,只有從事有高薪的工作才能使自己致富。豈不知任何偉大的工程都始于一磚一瓦的堆積,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是從一點一滴中開始的。這一磚一瓦、一點一滴的累積,都需要他們在工作中以盡職盡責的精神去完成。
好崗位、好工作人人趨之若鶩,普通瑣碎的工作人人避之不及。但好工作和好崗位是從哪里來的呢?什么樣的工作才算是普通瑣碎的工作呢?
亨利和阿爾伯特是同班同學,兩個人大學畢業后,恰逢英國經濟動蕩,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便降低了要求,到一家工廠去應聘。恰好,這家工廠缺少兩個打掃衛生的職員,問他們愿不愿意干。亨利略一思索,便下定決心干這份工作,因為他不愿意依靠領取社會救濟金生活。
盡管阿爾伯特根本看不起這份工作,但他愿意留下來陪亨利一塊兒干一陣子。因此,他上班懶懶散散,每天打掃衛生時敷衍了事。一次,兩次,三次,老板認為他剛從學校畢業,缺乏鍛煉,再加上恰逢經濟動蕩,也同情這兩個大學生的遭遇,便原諒了他。然而,阿爾伯特內心深處對這份工作抱著很強的抵觸情緒,每天都在應付自己的工作。結果,剛干滿了3個月,他便徹底斷絕了繼續干這份工作的念頭,辭了職,又回到社會上,重新開始找工作。當時,社會上到處都在裁員,哪里又有適合他的工作呢?他不得不依靠社會救濟金生活。
相反,亨利在工作中,拋棄了自己作為大學生——高等學歷擁有者的身份,完全把自己當做一名打掃衛生的清潔工。每天把辦公走廊、車間、場地,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半年后,老板便安排他給一些高級技工當學徒。因為工作積極,認真勤快,一年后,他成為一名技工。盡管如此,他依然抱著一種積極的態度,在工作中不斷進取,認真負責。兩年后,經濟動蕩的局面稍稍穩定后,他便成為老板的助理。而阿爾伯特此時才剛剛找到一份工作,是一家工廠的學徒。但是,他認為自己是高等學歷擁有者,應該屬于白領階層。結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仍然把活干得一塌糊涂,終于在某一天又回到街頭,繼續尋找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一個不輕視自己工作的人,工作中任何一件瑣碎和不起眼的小事都會成為他成長和鍛煉自己的機會。一個尊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人,根本無需為他的未來擔心。
平凡的是工作崗位,平庸的是工作態度。無論你從事的工作多么瑣碎,都不要看不起它。要知道,所有正當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你誠實地勞動,沒有人能夠貶低你的價值,你在工作中所能收獲到的一切,完全取決于你對工作的態度。
別讓抱怨聲影響了大伙的心情
抱怨的行為是雙刃劍,將給人帶來負面的影響。
“煩死了,煩死了!”一大早就聽見王寧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皺皺眉頭,不高興地嘀咕著:“本來心情好好的,被你一吵也煩了。”
王寧現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務繁雜,是有些煩,可誰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無巨細,不找她找誰?
其實,王寧性格開朗,工作認真負責,雖說牢騷滿腹,但該做的事情一點也不曾拖延。設備維護、購買辦公用品、交電話費、買機票、訂客房……王寧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恨不得長出8只手來。再加上她為人熱情,中午懶得下樓吃飯的人還請她幫忙叫外賣。
剛交完電話費,財務部的小李來領膠水,王寧不高興地說:“昨天不是來過了嗎?怎么就你事情多,今兒這個,明兒那個的。”抽屜開得噼里啪啦,翻出一個膠棒,往桌子上一扔,說:“以后東西一起領!”小李有些尷尬,又不好說什么,忙賠著笑臉說:“你看你,每次找人家報銷都叫親愛的,一有點事求你,臉馬上就長了。”
大家正笑著呢,銷售部的王娜風風火火地沖進來,原來復印機卡紙了。王寧臉上立刻晴轉多云,不耐煩地揮揮手:“知道了。煩死了!和你說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單。”單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王寧邊往外走邊嘟囔:“綜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對桌的小張氣壞了:“這叫什么話啊,我招你惹你了?”
態度雖然不好,可整個公司的正常運轉還真離不開王寧。雖然有時候被她搶白得下不來臺,但也沒有人說什么。怎么說呢?她不是應該做的都盡心盡力做好了嗎?可是,那些“討厭”、“煩死了”、“不是說過了嗎”……實在讓人聽了不舒服。特別是同辦公室的人,王寧一叫,他們頭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么叫情緒污染嗎?”這是大家的一致反應。
年末的時候,公司民主選舉先進工作者,大家雖然覺得這種活動老套可笑,暗地里卻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獎金倒是小事,誰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領導們認為先進非王寧莫屬,可一看投票結果,50多份選票,王寧只得了12張。
有人私下說:“王寧是不錯,就是嘴巴太厲害了。”
王寧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卻沒有人體諒……”
有時,抱怨的確可以讓人的情緒得到舒解,有益健康。但如果抱怨太多,就會使人厭煩。抱怨絕對不是好事,它不會為你帶來多少正面的效益。
很多人不喜歡每天只知道抱怨的人。因為經常抱怨的人,生活的態度非常消極,對任何事都處于不滿意的狀態。其實完全沒有那種必要,無論怎樣的生活,都是自己必須要過下去的,何必不停地去抱怨呢?
我們更不喜歡看到一些人為了向其他人炫耀自己的某一方面,故意去抱怨一些事情,好像自己很了不起一樣。說穿了,無論你怎么抱怨,這都是生活。生活意味著自己必須要過下去,何必為了自己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而抱怨地活著呢?坦然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才是人生。
長年抱怨的人,最后可能會被周圍的人們放逐,因為每個人都發現自己的能量被這個抱怨者榨干了。他們借著抱怨的天性,把我們原有的憐憫變成了厭煩。相反地,有些面臨嚴苛處境的人,卻能保持樂觀,不讓自己感覺像是受害者。
“想當年”與“憶往昔”的慨嘆
由于社會結構與階層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資源與利益重新分配組合,社會地位與經濟利益受到沖擊的那一部分人,極易產生失落感,但又無能為力,只能通過懷舊的方式來表達對現實的遺憾。
從主觀方面來看,懷舊實質上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躲避和遁逃,是一種特殊的機制。它把我們所不想回憶的痛苦和壓抑隱藏了,忘卻了,以至于我們自己永遠不會再想起。另一方面,它又把我們過去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大大強化了,美化了,以至于人們在幾次類似的回憶后,把自己營造的回憶當作真實。另外,個人的失落感也容易導致人們產生懷舊心理。失落導致回首,以尋找昔日的安寧與情調。
有的人十分熱衷搞同鄉會、同學聯誼會,這是對過去的友人、戀人的懷舊和依戀。這包括幼兒園園友、小學校友、中學校友、大學校友……有的男士女士,過去曾有過一段戀情,因故未成連理,如今已屆中年,舊情萌發,開始“第二次握手”。
有的人過分看重過去所取得的功績,把所獲得的獎狀、勛章、獎品保存得完美無缺,時常追憶“想當年”那輝煌的經歷。相比之下,現在這榮譽的光環正逐漸在消失,心理時常有失落感。其實,這種懷舊心理,渴望“回到從前”的愿望,只是心靈的謊言,是對現在的一種不負責的敷衍。
現代人常說“活在當下”,就是指活在今天,今天應該好好地生活。這其實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們都可以輕易做到。
昨天就像使用過的支票,明天則像還沒有發行的債券,只有今天是現金,可以馬上使用。今天是我們輕易就可以擁有的財富,無度的揮霍和無端的錯過,都是一種對生命的浪費。
這世上再也沒有什么能比今天更真實了。即使能回到從前,也會有太多的遺憾,就像一個早已愈合了的傷口,又被我們重新揭起。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那些我們無力填補的空白,都是因為我們當初錯過了“今天”的結果。或許,回不到從前,那聲啼哭才更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或許,回不到從前,那段逝去的童年才會更令人神往;或許,回不到從前,那場沒有結果的初戀才能成為你生命之樹、永恒的花朵……
不要回避今天的真實與瑣碎,走腳下的路,唱心底的歌,把頭頂的陽光編織成五彩的云裳,遮擋凌空而至的風霜雨雪。每一個日子都向人們敞開,讓花朵與微笑回歸你疲憊的心靈,讓歡樂成為今天的中心。如果有荊棘刺破你匆忙趕路的腳,那也是今天最真實的痛苦。
迎接今天的最佳姿勢就是站立,用你的手拂去昨天的狂熱與沉寂,用你的手推開明天的迷霧與霞輝,用你的手握住今天的沉重與輕松。把迎風而舞的好心情留在今天,把若隱若現的陰影也留給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