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誦讀古今文化 傳承今古文明
- 古雅明
- 4159字
- 2020-06-19 14:13:39
2.4 法治: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2.4.1 吟誦
吟誦如下。
(1)治民無常,唯法為治。
(釋義:治理百姓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只有實行法治才能夠把百姓管理好。)
——《韓非子·心度》
(2)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
(釋義:在天下設立好法制,天下就會太平;在一國制定好法制,一國就會太平。)
——王安石
(3)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釋義:只要依法治國法令暢通,紀律和風氣自然清正,那樣就不會有治不好的國家,也不會有頑固不化的百姓。)
——包拯
(4)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釋義:法律一經訂立,凡有違犯者,必須實施懲治;命令一經發出,只有堅決執行,決不能加以違反。)
——王勃
(5)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釋義:國家不會永遠富強,也不會長久貧弱。執行法令的人堅決,國家就會富強;執行法令的人軟弱,國家就會貧弱。國家的強弱富貧,不是一成不變的。)
——《韓非子·有度》
(6)治強生于法,弱亂生于阿。
(釋義:國家太平強盛得力于法治,國家紛亂貧弱是由于執法的不公正。)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7)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8)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
——《管子·明法解》
(9)蓋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
(釋義:天下大事,困難之處不在于立法,而在于有法必行。)
——張居正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亞里士多德
2.4.2 品鑒
我們吟誦的這10條名言警句,事實上向我們傳遞了一個思想,即“法治”是前面三者的保障——無論是自由、平等還是公正。除了在意識上、道德上要積極轉變,還需要法治的保障。正如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所言:“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眹也粫肋h富強,也不會長久貧弱。只有法治意識堅決的人多,國家才會富強;相反,無法治意識的人多,國家就會貧弱。國家的強弱富貧,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國家國民的法治意識之強弱直接關乎這個國家的強弱。正如韓非子所言“治強生于法,弱亂生于阿”,國家太平強盛得力于法治;國家紛亂貧弱是由于執法的不公正。國泰民安得力于法治,因為只有實行法治,依法治國,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遵法守法;相反,若貪贓枉法,舉事不公,阿曲權貴,人民自然不服。一旦小的不服發展到大的不服,就容易給整個國家和社會造成動亂。
學校為了保障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也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作為中職生的我們在學校要有意識地遵守校規校紀,自覺地用這些規則約束自己。任何的違紀行為都是在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例如,小明、小華、小張、小王四名同學是某職校的學生,中秋節晚上四個人無視學校禁止學生飲酒的相關規定在宿舍內喝酒。酒后四人因口角發生沖突,致使小張、小華受傷連夜送至醫院,事后學校依據相關規定對四人分別進行了處分。
我們除了自己要有遵紀守法的意識之外,還要堅決與一切違法行為保持距離。甚至在保障自己安全的情況下,要對違法的行為進行舉報。相信在我們新一代青少年的努力下,中國的法治建設會更完善。
2.4.3 自省
青少年模擬法庭。
2.4.3.1 確定主題
依法治國是國家進行法治建設的重要方向,法院作為行使國家法律的主要機關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將通過青少年模擬法庭的形式體會法律的嚴謹性和公平性,進而更直觀地體會法治的重要性。
2.4.3.2 活動方案
如表2-7所示。
表2-7 活動方案

2.4.3.3 活動過程
1.角色分工
角色分別為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指定辯護人、旁聽人員和法警。
2.教師提供案例
某年某月某日凌晨,被告人某某用之前偷配好的同學某某家鑰匙打開某家門。撬開抽屜竊得LV皮包一個,包內有現金人民幣8000元、iphone手機一部、金戒指一枚、金手鐲一個,后其又將LV皮包、金戒指、金手鐲還回原處。經鑒定,LV皮包、蘋果手機、金戒指、金手鐲價值總額為人民幣26000元。
3.各組抽簽
4.各組準備,教師巡回指導
5.模擬法庭開庭
(1)法庭準備階段。
? 書記員入場,組織旁聽人員落座并宣布法庭紀律。
? 公訴人、法定代理人、指定辯護人入席。
? 審判長、審判員入席并由審判長宣布開庭。
? 提被告人到庭并由審判長對被告的身份事項及受審緣由進行詢問。
? 法定代理人陳述自己的身份事項。
? 審判長宣布庭審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并且詢問被告是否需要回避。
(2)法庭調查階段。
? 公訴人宣讀起訴書。
? 審判長依據起訴書內容對犯罪事實進行核實。
? 公訴人對起訴書指控的事實進行詢問。
? 代理人對起訴書指控的事實進行詢問。
? 辯護人對起訴書指控的事實進行詢問。
? 公訴人與被告人對與案件相關的證人證言證物進行舉證質證。
(3)法庭辯護階段。
? 公訴人就定罪部分發表公訴意見。
? 被告人就定罪部分進行自行辯護。
? 代理人、辯護人分別就定罪部分發表辯護意見。
? 公訴人就量刑部分發表意見。
? 被告指定人就量刑部分進行答辯。
? 法定代理人、指定辯護人分別就量刑部分進行答辯。
(4)被告人最后陳訴及合議階段。
? 被告人進行最后陳訴。
? 審判長宣布休庭。
? 合議庭合議。
(5)宣判結論。
審判長宣讀判決結果,并詢問被告及被告代理人是否服判、是否上訴。
(6)法庭教育階段。
? 公訴人對被告進行法庭教育。
? 法定代理人對被告進行法庭教育。
? 指定辯護人對被告進行法庭教育。
? 審判長對被告進行法庭教育。
? 被告自我反省。
? 書記員宣布退庭。
6.各組代表總結收獲
7.評價總結
(1)學生評價。
如表2-8所示。
表2-8 學生評價

(2)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
(3)教師圍繞活動主題進行總結。
2.4.4 求索
1.閱讀資料
人民網北京2019年06月05日電:今天是第48個世界環境日,北京市檢察機關三級檢察院以“檢察公益訴訟你我攜手同行”為主題,共同開展公益訴訟集中宣傳活動,介紹公益訴訟職能,傳遞公益保護理念,凝聚公益訴訟合力?;顒又?,檢察機關在全市多個公園和景區向群眾講解公益訴訟知識、發放宣傳資料,并通過趣味問答等生動活潑的形式與群眾互動交流。
北京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焦慧強介紹,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的新增職能,也是一項新生事物。在北京市檢察機關設立公益訴訟檢察專門部門或者辦案組不久,我們開展這次集中宣傳活動,為的是讓群眾了解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參與公共利益保護、共建美好家園。之所以選在“世界環境日”這一天,是因為保護生態環境正是檢察公益訴訟的重要內容,是檢察機關依法履行公益訴訟職責的應有之義務。在此特殊的時間節點,檢察機關積極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維護公共利益的新需求新期待,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到檢察公益訴訟工作中來,有利于形成全社會保護公益的良好氛圍,推動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更好發展。
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由法律規定的國家機關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制度。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發現在以下5大領域中出現侵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檢察機關可以依法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財產保護、英雄烈士保護。
如圖2-5和圖2-6所示。

圖2-5 北京市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集中宣傳活動

圖2-6 宣傳公益訴訟
據悉,自2015年7月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以來至2018年年底,北京市檢察機關共收集公益案件線索745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298件,提起公益訴訟23件。通過具體案件辦理,全市檢察機關共保護耕地、林地、濕地等各類土地600余畝。督促拆除違法建筑約5.7萬平米、平整恢復土地230畝、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10余公里;督促關停和整治違法企業73家、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生活垃圾及固體廢物77.5萬噸、6萬立方米。法院判決民事公益訴訟被告承擔環境修復費用900余萬元,督促保護、收回國家所有財產和權益價7200余萬元。全市檢察機關先后部署開展環境資源保護、涉食品藥品安全領域、英雄烈士保護、網絡餐飲食品安全、“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等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辦理了一批公益訴訟案件。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已將“縱深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作為2019年全市檢察機關“三項重點工作”之一,下一步全市檢察機關將牢牢把握公益保護這一核心,積極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責,與首都人民群眾一道共同助力北京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責編:尹深、孝金波
2.觀看視頻
(1)《百家講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
法治是迄今為止,人類探索總結出來的最為有效的治理方式。其最好狀態是讓法治制約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視頻2-8 《百家講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
請回答如下問題:
? 怎樣理解“法無禁止即可為”這句話?
? “中國式過馬路”是正確的嗎?
(2)《我們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蓖ㄟ^視頻中的小案例,我們能更具體地感受法治的力量,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視頻2-9 《我們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
請回答如下問題:
? 上面的視頻中哪里體現了法治的嚴謹性?
? 視頻中遇到盜竊事件時,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么?
? 生活中與同學發生了矛盾,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3)《法治中國》。
《法治中國》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景式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統籌謀劃,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將法治確立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偉大征程。

視頻2-10 《法治中國》
請回答如下問題:
? 通過觀看視頻,你認為法治對國家建設有著怎樣的意義?
? 通過觀看視頻,你認為表達訴求的正確途徑是什么?
3.歌曲
成長在法治的陽光下
作詞:葛遜
作曲:吳小平
大海是小溪的向往,
藍天是小鳥的天堂。
我們是幸福的花朵,
沐浴著法治的陽光。
法律進學校,
春風滿心靈。
雨露潤綠色,
桃李正芬芳。
我們快樂,
我們成長。
與春天同行,
放飛夢想,
揚帆遠航。
云霞是太陽的微笑,
小樹是明天的棟梁。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擁抱著法治的陽光。
法治在心中,
長路向遠方。
暢想美如畫,
神采正飛揚。
我們舞動,
我們歌唱。
與時代同行,
揚帆遠航,
揚帆遠航。
結合歌詞內容,請思考生活中可以通過怎樣的行為體現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