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節(jié) 天南星

Tiannanxing

ARISAEMATIS RHIZOMA

天南星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為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別名掌葉半夏、虎掌南星等,產(chǎn)于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甘肅、河北等地。以塊莖入藥,具有解毒消腫、祛風(fēng)定驚、化痰散結(jié)之功效。天南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銹病和花葉病毒病等。

一、天南星炭疽病

(一)癥狀

葉片、葉柄、莖及果實均可受害。葉片上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5mm,邊緣暗綠色或褐色,中央灰白色或淡褐色,其上聚生或輪生小黑點(diǎn),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葉柄、莖上病斑梭形,稍凹陷,淡褐色,密生黑色分生孢子盤;天氣潮濕時分生孢子盤上聚集橙紅色分生孢子。漿果上病斑紅褐色,稍凹陷。

(二)病原

病原為一種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屬于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炭疽菌屬真菌。分生孢子盤,聚生,突破表皮,黑色。子座發(fā)達(dá)。剛毛散生于分生孢子盤中,數(shù)量較多,暗褐色,頂端色淡,多數(shù)剛直,基部稍大,2~4隔膜,大小42~11μm×24~6μm。分生孢子梗,圓柱形,無色,單胞,大小14~27μm×3.5~5μm。分生孢子,鐮刀形,單胞,微彎,內(nèi)含物顆粒狀,大小14~24μm×3~4μm。

(三)發(fā)病規(guī)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殘體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借風(fēng)雨傳播引起初侵染;生長季病斑上產(chǎn)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又不斷引起再侵染。主要為害成株,6月開始發(fā)生,7~8月為害嚴(yán)重。

(四)防治措施

(1)入冬前清潔田園,燒掉地上莖葉。

(2)5月底前噴灑1次1:1:160波爾多液;發(fā)病期噴灑25%施寶克6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藥劑,每10天左右1次,視病情噴1~3次。

二、天南星花葉病毒病

(一)癥狀

天南星花葉病毒病為全株性病害。葉部癥狀常表現(xiàn)為花葉、不規(guī)則褪綠或出現(xiàn)黃色條斑,同時發(fā)生葉片變形、皺縮、卷曲呈畸形,使植株生長不良,正常光合作用受到影響,影響塊莖產(chǎn)量、質(zhì)量。后期葉片枯死(圖7-26、圖7-27、圖7-28)。

(二)病原

主要為芋花葉病毒(Dasheen mosaic virus,DsMV),屬馬鈴薯Y病毒屬。DsMV病毒粒子呈彎曲線狀,無包膜,長約750nm,直徑約12nm,呈螺旋對稱結(jié)構(gòu)。RNA總含量約為5%,含有約10kb的單鏈正義RNA基因組,RNA的5'端有一基因組連結(jié)蛋白,3' 端為Poly(A)結(jié)構(gòu),該基因組可翻譯一個約350 kD的多聚蛋白前體。DsMV可侵染天南星科16屬植物。

(三)發(fā)病規(guī)律

用塊莖繁殖的天南星,病毒可在植株體內(nèi)積累,有的能通過蚜蟲傳毒,田間蚜量大,為害持續(xù)時間長則發(fā)病重。

(四)防治措施

(1)采用脫毒技術(shù),用無病毒種源種植和繁殖,也可用無毒種子繁殖。用熱處理方法結(jié)合莖尖脫毒獲取無毒苗。

(2)選擇抗病品種栽種,如在田間選擇無病單株留種;增施磷、鉀肥,增強(qiáng)植株抗病力。

(3)藥劑防治 可使用病毒A、病毒必克防治病毒病;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防治傳毒昆蟲。

(王蓉 丁萬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金阳县| 尤溪县| 平昌县| 伊吾县| 溧水县| 济宁市| 高青县| 武夷山市| 海丰县| 万宁市| 井冈山市| 林口县| 通渭县| 阿尔山市| 烟台市| 武山县| 丹寨县| 巴南区| 安义县| 申扎县| 黑水县| 体育| 邓州市| 永平县| 安远县| 金华市| 东乡族自治县| 灌阳县| 牙克石市| 梅州市| 永善县| 阿克苏市| 广水市| 衡南县| 皮山县| 江孜县| 湖南省| 江达县| 阳信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