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再版序

小時候,我對自然界的一切奧秘都非常著迷:宇宙從何處開始、地球為何擁有生命、花兒何以爭艷、生靈因何演化、人類如何起源……這些問題吸引著我不斷探求,最終幸運地走進了科學的殿堂。在我們年幼的時候,每個小孩都會有很“崇高”的理想,都說想做工程師、宇航員、科學家……那個時候,我也曾經天真地認為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我的理想是做一個植物學家,研究各種植物是如何演化的,這可能源于我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這個理想一直堅持到了我就讀本科,并且讓我對進化學有著不改的特殊興趣。因著這一份特殊的興趣,我參加了師兄組織的云南資源調查小組,然后又“不小心”進入了金力教授的人類進化實驗室,走進了精彩紛呈的人類學研究的殿堂。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迷眼。一晃已近20年了,這些年里,我跑遍了東亞的千山萬水,去采集各種部落的基因樣本,其中艱辛和樂趣,真是不可勝言。今天看到張振老師這本《人類六萬年》中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尤為感同身受。我經歷的、探索的、發現的,在我腦海里再次生動起來,和那些國外同行的故事連接在一起,形成了美妙的交響。

這本書,當然不是給我這樣的業內人士看的。這是如此好的一本科普作品,它使用的是深入淺出的語言,配上的是精美獨到、信息量豐富的圖片,呈現的卻是最復雜深奧的人類基因組中記錄的人類進化的知識。我相信,大眾可以特別流暢地閱讀這部書,并且得到這個領域內的前沿知識。

用基因組信息解讀人類進化的科普介紹,在國內是那么稀缺而可貴。這是令我感到非常慚愧的,本來作為業內人士應該做一些宣傳本專業知識的科普工作,但是一方面因為工作繁忙,一方面因為沒有張老師那種文采,竟一無所呈。也可能是因為宣傳不夠,我們的研究竟然遭受了大量的誤會,對“分子人類學”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的人都來質疑我們的研究結果。因為很多人把“中國人本地起源說”與“愛國主義”綁架在一起,而基因的研究毫無疑問地支持了全世界人群的非洲起源說。一個科學問題,在某些人眼中變成了一個所謂的政治問題。其實,不管是基因、化石還是語言文化的研究,現代人起源的學術爭議都已經塵埃落定。現代人的基因組差異不超過20萬年,最大差異在東非;而最早的現代人化石奧莫人(Omo remains)也距今約20萬年,也同樣發現于東非。所以,現代人約20萬年前起源于東非,早已成為全世界公認的事實。在非洲之外的人群中,基因組的差異不超過6.4萬年,也就是說,6.4萬年前的那個冰峰期,現代人開始走出非洲,移民其他大陸。這就是《人類六萬年》精彩故事的開幕。

中國部分的人類自然史,是一部特別復雜的歷史。中國最早的人類是直立人物種,約170萬年前就來到了這塊土地上,包括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南京人等。但是直立人與我們智人是完全不同的物種,沒有任何基因交流的跡象。大約30萬年前,智人的第一個亞種——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來到了中國,成為東亞的早期智人。從大約5萬多年前開始,智人的現代人亞種的各個族群開始陸續來到中國,而我們現代中國人的主體,是兩三萬年前才來到的。不過,這些都是舊石器時代的事情,與國家和文明沒有關系。國家和文明是新石器時代開始萌發的,那起碼是一萬年之內的事情。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近幾年做的研究,正是用基因重構中國人群和中華文明的演化歷史。我們的研究成果漸漸吹散了中華上古文明的迷霧。在基因譜系的線索中,不僅曹操的身世可正視聽,上古帝王的血脈也歷歷在目。中華文明古國的歷史,可能不僅僅是我們宣稱的上下五千年,更不是西方片面認定的三千年,而是可以推測到的七千年。分子人類學的新視角,或已推動我們重新進入了信古時代。我期待著張振老師用我們中國的故事,為《人類六萬年》續寫更精彩的篇章。

李輝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主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武威市| 博客| 美姑县| 化隆| 瑞丽市| 廊坊市| 二手房| 区。| 吴忠市| 犍为县| 平和县| 岳西县| 河北区| 安岳县| 五莲县| 龙江县| 香港 | 将乐县| 长葛市| 新沂市| 石家庄市| 托克逊县| 金沙县| 天等县| 鄱阳县| 万山特区| 闽侯县| 青海省| 绥滨县| 乐陵市| 韩城市| 虹口区| 吉木乃县| 磐安县| 犍为县| 筠连县| 神木县| 嘉峪关市| 隆化县|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