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印文明:中國古代印刷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 中國印刷博物館組編
- 306字
- 2020-06-15 17:24:06
二、通過科學的檢測
鑒于銅活字的文物屬性,對該批金屬活字樣品適合采用X射線熒光表面無損分析方法。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周衛(wèi)榮、北京印刷學院教授施繼龍的主持下,分別對這批銅活字進行了科技檢測,結(jié)果表明這批銅活字乃鑄造而成,其翻砂鑄造工藝已相當成熟。其構(gòu)成成分是典型的銅鉛錫三元合金的青銅,且與古代青銅錢幣合金具有很大的相似度。
中國古代銅錢幣合金鑄造分前期的青銅鑄幣和后期的黃銅鑄幣兩個階段,二者之間的界限在明代嘉靖朝,明代嘉靖以前從現(xiàn)存實物和考古發(fā)掘報告中分析基本都是銅鉛錫三元青銅合金。嘉靖開始,逐漸用鋅礦石和提煉的單質(zhì)鋅為最主要配料鑄造銅鋅黃銅合金。因而,大致推定,該批青銅活字鑄造的下限應(yīng)在嘉靖朝所處的明朝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