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溫庭筠,字飛卿,本名岐。(庭筠,又作廷筠、庭云。夏承燾《溫飛卿系年》疑其“本名庭筠或庭云;字‘飛卿’,則當作‘云’;被辱后乃改名岐,旋復本名。飛卿弟名庭皓,其一證也”。)祖籍并州祁縣(今屬山西)。史稱庭筠貌丑,號“溫鐘馗”。

庭筠出身于官宦世家,先祖大雅(字彥弘)、彥博、大有(字彥將)兄弟三人均為唐朝開國功臣,位列卿相。唐太祖曾對大雅兄弟說:“我起義晉陽,為卿一門耳。”(《舊唐書·溫大雅傳》)庭筠在《書懷百韻》詩“采地荒遺野,爰田失故都”句后特作注明:“予先祖國朝公相,晉陽佐命,食采于并汾也。”大雅官至禮部尚書,封黎國公;彥博官至尚書右仆射,封虞國公,在家鄉并州有采邑。但其身后家道漸趨中落,子孫后代不斷遷移他鄉,家族的并州采邑一片荒野,身為彥博裔孫的溫庭筠感慨系之。

庭筠自稱“弱齡有志”(《上杜舍人啟》),當與其自幼受到的家族影響有關。雖說溫大雅、彥博之后,溫氏家族名望漸衰,但仍為官宦世家。溫庭筠在《書懷百韻》中不無自豪地自述家史:“奕世參周祿,承家學魯儒。”世代奉儒守官,如溫大雅之子溫無隱官至工部侍郎、五世孫溫造官至禮部尚書,溫彥博之子溫振官至太子舍人、溫挺官至延州刺史,曾孫溫曦官駙馬都尉。其中尚有數人與皇室聯姻,即溫挺娶髙祖女千金公主,溫曦娶睿宗女涼國長公主,溫西華娶玄宗女平昌公主。或許可以說,特定的家世背景使溫庭筠意識到效命唐王朝是其當然職責,對其仕宦前程充滿期待。

然而,溫庭筠的現實人生并不如意。成年之前家居江南,今人考證其本人占籍,有無錫、吳中(今蘇州附近)兩種說法(參見陳尚君《溫庭筠早年事跡考辨》)。童年時曾拜謁進士及第初入仕途的李紳。數十年之后,科場失意的庭筠向身為淮南節度使的李紳獻詩“感舊陳情”時,開篇即追述說:“嵇紹垂髫日,山濤筮仕年。琴尊陳座上,紈綺拜床前。”(《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垂髫日”、“紈綺”,均指少年。史載山濤(字巨源)與嵇康交善。后嵇康被陷害,臨刑前對十歲的兒子嵇紹說:“巨源在,汝不孤矣。”(《晉書·山濤傳》)嵇紹二十八時因山濤薦舉而入仕。庭筠詩中以嵇紹自喻、以山濤喻李紳,又稱“感深情惝恍,言發淚潺湲”,難以言表的身世憂傷充溢于字里行間。很有可能當年的相見,庭筠的父親對李紳有所請托,后不幸早逝,故而庭筠感今追昔,涕淚漣漣。庭筠年少時的一則軼事也透露出其早年的不幸。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引述庭筠外甥沈徽稱:“溫舅曾于江淮為親表槚楚。”槚楚,即鞭打。《玉泉子》對此事有較詳細的記載:“溫庭筠有詞賦盛名。初從鄉里舉,客游江淮間。揚子留后姚勖厚遺之。庭筠少年,其所得錢帛多為狹邪所費。勖大怒,笞且逐之。以故庭筠不中第。”(狹邪,指歌樓妓院。)庭筠因此名譽大損,科場屢試不第。多年后,其姊見到姚勖仍恨之切齒,拽其衣袖大哭道:“我弟年少,宴游人之常情,奈何笞之?迄今遂無所成,安得不由汝致之?”應舉而需親友資助、長姊的深切疼愛,似乎也左證了庭筠的孤貧身世。

溫庭筠雖早有經濟懷抱,但終身未第,前后十年左右的仕宦生涯,主要任職地方幕僚,難有作為。其一生大部分時光都在漫游、求仕、應舉、閑居中度過。其漫游足跡所歷除京城長安及家鄉江浙一帶之外,尚有蜀中、湖南、湖北以及邊塞綏州(今陜西綏德)等地。游歷的同時也是在求仕,因而不斷有干謁之舉,其存世之文多為此類作品,如其《上杜舍人啟》所說:“必由賢達之門,乃是坦夷之徑。”雖然干謁之舉收效甚微,但依然信心堅定:“自知終有張華識,不向滄洲理釣絲。”(《題西明寺僧院》)

干謁之外,應舉也是求得“張華識”的重要途徑。在科場上,溫庭筠屢敗屢試,其中有一次堪稱功敗垂成,即開成四年(839)秋通過京兆府考試,薦名第二,可謂成功在即。(據《唐摭言》卷二“京兆府解送”條,獲京兆府薦名者“謂之等第”,中第概率為十之七八。)溫庭筠頗引以為榮,在《書懷百韻》、《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中兩度言及并作自注。然而他卻成了開成四年京兆府薦名中唯一的罷舉者,自稱:“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自注)學者據詩中情調及當時的政局,指出庭筠放棄禮部考試,實為憂讒畏譏、遠禍保身之舉(參見陳尚君《溫庭筠早年事跡考辨》)。其后,大中年間(847-859),溫庭筠又多次應舉均告失敗,卻流傳著考場替人作賦的舞弊劣跡。《北夢瑣言》卷四謂其“才思艷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多為鄰鋪假手,號曰‘救數人’也。”大中九年(855),終因代人作賦應吏部博學宏詞科考試之事暴露,次年貶隋縣(治所在今湖北隨州)尉,至襄陽(今湖北襄陽),山南東道節度使徐商延入幕中任巡官。

大中十年(856)至咸通三年(862),庭筠先后在襄陽徐商、荊州(今湖北江陵)蕭鄴幕府任職,與僚友段成式(字柯古)等宴游唱和。段氏《嘲飛卿》有云:“曾見當壚一個人,入時裝束好腰身。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詩中寫取真。”“知君欲作《閑情賦》,應愿將身作錦鞋。”“愁生半額不開靨,只為多情團扇郎。”“多少風流詞句里,愁中空詠早環詩。”又有《柔卿解籍戲呈飛卿》三首。庭筠《答段柯古見嘲》云:“尾生橋下未為癡,莫雨朝云世間少。”又有戲謔之作《光風亭夜宴妓有醉驅者》。這些詩作展示出溫庭筠宦游襄陽、荊州的某些生活場景,也顯露出其多數詞作的創作背景。

離開荊州回到長安,庭筠在鄠郊(今陜西戶縣附近)家中閑居了兩三年,咸通六年(865)任國子監助教,次年主持國子監秋試,并將合格者所納“聲詞激切”詩作榜示于眾(參見劉學鍇校注《溫庭筠全集校注》卷十一《榜國子監》)。或許因所榜詩作觸犯權要,庭筠為此獲罪,貶方城尉而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牙克石市| 前郭尔| 神木县| 怀柔区| 玉林市| 广丰县| 太保市| 始兴县| 凌源市| 兴和县| 闻喜县| 黔西县| 莱西市| 新营市| 邹平县| 兰州市| 将乐县| 和平县| 横山县| 密云县| 临西县| 宜宾市| 偏关县| 邵武市| 名山县| 建始县| 禄丰县| 民勤县| 和静县| 抚宁县| 兰溪市| 临邑县| 丹阳市| 广元市| 固原市| 福泉市| 乐平市| 宝丰县| 日喀则市| 盐边县|